8月19日,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於單親母親周小紅和女兒甜甜來説確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母女倆同上手術枱,周小紅為女兒甜甜進行親體肝移植的日子。近20名醫護人員不眠不休持續14個小時,為這對生死一線的母女做了免費手術。
周小紅,29歲,家住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的農村,父母均以務農為生。2016年,周小紅認識了有過一段婚姻的侯亦傑,不顧父母反對同居,4個月後周小紅懷孕在身,卻發現侯亦傑竟然吸食毒品,隨後與侯亦傑分居。家裏人讓周小紅打掉這個孩子,但她不忍心,就這樣,2016年11月12日,女兒侯景甜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滿月後的甜甜黃疸一直不退,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檢查確診為“先天性膽道閉鎖”,肝臟移植是孩子唯一活路。
在家休養期間,侯亦傑一次毒癮發作爭吵間要把孩子摔死,周小紅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一怒報了警把侯亦傑送到了戒毒所,自己也成了單親媽媽。為了挽救孩子生命,周小紅決定用自己肝給孩子做移植,兩邊長輩都反對。甜甜的爺爺奶奶因為怨恨周小紅把他們的兒子侯亦傑送去戒毒所,對她們不聞不問。甜甜外公説:要去你就自己去,家裏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照顧你。就這樣,母子倆無人照顧,相依為命,而甜甜因為拖延治療,生命也岌岌可危。
令人欣慰的是,醫院得知了甜甜母女的特殊情況後,減免了甜甜的手術費用。早上9點整,甜甜媽被護士接入手術室,甜甜交給了志願者和護工阿姨照顧,10點,甜甜由志願者七七抱着護送入手術室交給了護士進行術前準備。
據醫生介紹,親體肝移植需要先從甜甜媽身體裏取大約十分之三的肝臟移植到甜甜的身體裏,手術伴隨着風險,所以,省兒童醫院普外科醫生聯合湘雅附二醫院器官移植普外科在湘雅附二醫院展開手術。
取肝很順利,下午3點半甜甜媽被推出手術室,因為麻藥關係甜甜媽一直昏昏欲睡,而甜甜的手術是相對比較複雜的,因為長期的肝腹水壓迫臟器,甜甜自身的門靜脈發育差,這無疑加大了手術難度。兩家醫院近20名醫護人員不眠不休持續14個小時的緊張手術,為了這對生死一線的母女。
8月20號凌晨兩點59分,甜甜終於被推出手術室轉入ICU病房進行嚴密的監護觀察。
兩天過去,甜甜媽躺在病牀無法動彈又牽掛着孩子的情況,據甜甜主治醫生彭醫生介紹,甜甜肝移植術後的各項指標都還不錯,現在有肺部感染的現象,監護室的醫生護士都嚴陣以待時刻。
雖然減免了甜甜的手術費用,但是對於甜甜母女來説後續治療費還有較大缺口,我們感動於醫務工作者對於患者的仁心仁術,也心憂着這對母女的未來康復之路。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微言薄語”
陝西網訊(通訊員 張小莎 祝雅莉)8月8日21:19,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北緯33.21度,東經103.88度)發生7.0級地震,我市大面積有感。
眾人紛紛從家中轉移到空曠地帶,一時間,廣場、街道人聲鼎沸。遙望人民東路78號,“咸陽市中心醫院”的霓虹燈牌在黑夜裏堅定挺立,閃閃發光,彷彿告訴人們:無論何時,中心醫院永遠在你身旁。
咸陽120急救中心:啓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隨時待命
“昨晚一切正常,我們120急救中心有4個班次出診,分別前往彬縣、涇陽、乾縣、興平、禮泉及市內各處執行了共17趟急救任務,無一例因地震引起的混亂、踩踏事件發生”,咸陽市中心醫院院前急救隊隊長虢濤介紹了昨晚的工作情況。
發現地震情況後,120急救中心辦公室主任強振軍立即啓動了地震應急預案、人力資源緊急調配預案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調度人員迅速測試應急指揮中心與各出診車輛的通訊情況,保證通訊通暢和後續聯繫,虢濤緊急聯繫第二、第三梯隊的急救人員,告知其隨時準備來院出診,通知急救後勤組檢查急救設備和後勤物資以確保後續可能使用。
手術室:病人還在手術枱上一切如常
“地震發生時,手術室有7台手術同時進行,其中6台急診手術,1台腹腔鏡胰十二指腸手術,醫護人員都在堅守崗位。”麻醉手術部護士長歐陽雪倩説到。
“因為腹腔鏡胰十二指腸手術是從當天下午1點多開始的,地震發生時,醫護人員確實感到頭暈,但都以為是站得時間過久體力不支導致的。”歐陽雪倩補充。
當確認確實發生地震後,麻醉師房明剛、巡迴護士李梅立即關掉尚未工作的手術間的水源、電源,其他醫護人員繼續埋頭手術,直至完成任務才離開。
重症醫學科:16樓晃得厲害立即搬運病人
“ICU在大樓最頂層,震感還是蠻強烈的,當時我正在看病歷,突然感到頭暈,站也站不穩當,病區的圍簾、輸液杆都在左右晃動”,重症醫學科護理小組組長王利英説。
重症醫學科當晚住了12位病人,他們病情危重自然不能離開。還有一位正用呼吸機的病人,更不能拔掉呼吸機搬運,一位正在接受骨牽引的病人,因為地震,牽引錘搖晃得他直喊“護士,我腿疼!”
按照日常的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王利英立即組織科室值班人員採取應急措施,分頭向科主任、護士長報告情況,將病人搬運至病區大廳的承重牆附近,吩咐儘可能多準備10%和5%的葡萄糖,關鍵時候保證人體的水分和能量。
“那個用呼吸機的病人,我們怎麼辦?”實習護士小王問王利英。
“他不能搬動,我們必須守在他牀旁!”王利英不假思索將心中所想脱口而出。
所幸,震感很快消失,但因擔心後續突發狀況,醫護人員繼續忙碌着,保衞科電話通知可以正常工作後才將病人一一挪回原先位置。
病房:醫護第一時間疏散病人堅守崗位
“那會兒我們的護理工作剛剛緊接尾聲,病房也漸漸安靜下來,突然我感到腳底不穩,頭暈、噁心,第一反應就是:地震了…於是我和幾個護士立馬從治療室跑出去查看病人,只見樓道好多病人、家屬情緒緊張”,骨一、二科護士龐喜迎説到。
為防止踩踏事件發生,保障病區秩序,醫護人員緊急疏散能夠行動的病人,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他們立即給予安撫,告知病患不要驚慌、害怕。
當醫護人員走到1112病房,一位家屬問:“地震了,你們大夫、護士不怕嗎?”
“怕,怎麼不怕?”,龐喜迎答到。
“那你們咋不跑呢?”
“因為我們是醫生、是護士啊,這種時候我們只能往前衝,這是職責呀!”龐喜迎和身旁護士相互一笑,回答患者家屬。
“好!有你這話我就放心,有你們在,我們也不怕!”病房裏的人們齊聲説。
8月9日,太陽照常升起,昨晚因地震驚慌了一陣子的人們又重新投入了工作,人民東路車水馬龍,78號的咸陽市中心醫院依舊人來人往,醫生查房、護士治療,大家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為每一位病人的安全、健康保駕護航。
(2017-08-09)
7 月 11 日,國家衞計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文。
文件中指出,建立特殊人羣就醫接診制度,遇有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就診,要安排保衞人員陪診,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立即採取果斷措施,確保醫務人員及患者安全。
今天,邀請到周祥醫生,來講一講他身邊關於“潛在醫鬧”的故事,以及一些在面臨這類患者時的應對技巧。
一天中午我正在加班,護士拿着住院卡,形色緊張地對師姐(值班醫生)説,來了一位超級“麻煩”的病人。
“快來醫生,你們動作太慢了,醫生怎麼這麼不負責?”
話還未落音,病房走廊傳來一串中年女子的刺耳吆喝聲。
怕師姐受欺負我立馬停下手中工作,和她一同去病房看病人。那位大喊大叫、嚼着檳榔、面紅耳赤的中年女子,正是患者的女兒。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半睡半醒的狀態。通過了解病史得知——糖尿病腎病 V 期,持續透析中。右足明顯潰爛,散發腥臭味;左足密密麻麻的出血點,懷疑 DIC。
“您哪兒不舒服?”
“我生了兩個畜生。”這是患者嘴裏説的唯一的一句話。
麻煩的病人和麻煩的家屬,師姐萎靡地走到辦公室,內心第一反應是要拒收這個患者。正當她要像主任彙報的時候,值班護士悄悄地溜進辦公室,神經兮兮地關了門——
“她反覆在我們醫院腎內科住院,病情之所以這麼糟糕,是因為她本人信教,拒絕所有藥物治療,醫從性極其差。她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在蹲監獄,女兒吸毒,女婿還是混混。聽説在腎內科還欠了十來萬住院費。”
聽完這些師姐似乎遭到了雷擊:這真的是一個麻煩病人啊,這種病人不能收。她立馬撥通主任電話,主任的回覆很簡單明瞭:“必須收入院,先做必要處理。”
我偷偷瞟了一眼瘦弱的師姐,眼角都泛着委屈的淚水……
入院後的幾天裏,患者都由護工照理。有些治療需要女兒的簽字,卻無故不接電話,遇到這種家屬,醫生也是分分鐘崩潰。
醫生能拒收這類患者麼?
不 能 !!!
很明顯,這種患者和家屬,無論到哪個科室,醫生內心都是拒絕的。但是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不論患者貧窮還是富貴、醫從性好與壞,還是家屬態度惡劣、有潛在的“醫鬧傾向”,我們首要任務還是先救治病人。出於職業道德,我們不能拒收病人。
而且,《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第一條就是首診負責制度:凡掛號病人,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轉院、轉科、傳染病報告等工作負責。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這位患者,病情危重,作為首診醫生的師姐也是必須接受的。所以,處於法律制度,我們不能拒收病人。
面對潛在醫鬧,我們該怎麼做?
這是一例病情危重、非常晚期的患者,最終結果極有可能人才兩空。根據患者家庭背景,家屬態度,可列為潛在的“危險分子”。既然不能拒絕,唯有積極面對處理。
充分告知家屬 治療以病人為中心
危重的病情、不聽話的患者、蠻橫的家屬,這是此病例三個十分棘手的地方。我們應比平日更充分的告知病情。“華佗在世、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平日裏,患者對我們醫生滿滿的期望,然而醫學的侷限性,面對很多疾病我們醫生也充滿無奈。因此,要充分告知病情,獲得家屬理解。
再者,以往都是以“疾病”為治療中心,現在醫療模式改為以“病人”為治療中心,這樣我們才能在生理上、心理上雙管齊下,事半功倍。日本的醫患關係比較融洽,他們就設專人聆聽患者痛苦。在醫院的大樓經常能在佈告欄上看到“患者服務至上委員會”的字樣,這就是醫院為患者提供一些便利服務,以及人文關懷而特設的一個部門。目的就是讓患者享受優質的服務和温暖關懷。
上報醫務科 做好緊急預案
第二天,師姐就將該病例上報了醫務科,讓醫務科對該病例有所預案,畢竟“防”醫鬧的成本,往往比“治”醫鬧的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好。有些上報醫務科後,必要時還可以啓動當地警察系統。
在這裏我想説一個來自廣東中山同學的故事。他每次都跟我“嘚瑟”——中山市是一個行醫非常安全的城市。2012 年 4 月開始,市政府牽頭,中山市建立了警院聯動機制,從事先、事後兩方面着手,聯合多方力量治理醫鬧。中山市公安局長也曾承諾:“再有醫鬧就是我的失職”。醫療機構設置一鍵式報警,執法人可一分鐘到場。正是這些努力,才有了中國唯一沒有“醫鬧”的城市。
寫好病歷 病歷就是打官司的證據
大家都知道醫生的三要素:會説、會治、還要會寫。會寫就是我們一定要寫好病歷,這是在打官司的時候“舉證倒置”的有效證據。如果因種種原因而導致醫患之間產生了較大且難以通過溝通解決的問題,那麼病歷可能就是唯一能夠通過法律解決矛盾的最有利證據……
所以不管我們再忙,也要記錄好病歷。記好了,它是你倖免於難的保護傘;沒記好,它會進一步把你推向“牢獄的深淵”。
“醫鬧”似乎是架在我們醫患之間的鴻溝,醫生不應該在這裏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或許現在是醫療環境最壞的時代,我相信不久也會迎來最好的時代。
中公護士資格考試(zghsks),每日分享護士考試、護士求職面試、護理知識,護理備考等相關信息,為廣大護士提供信息幫助!提供福利!
平台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2017-07-17)
7月12日,酷熱難耐,在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不斷穿梭的醫護人員與疾病奮戰。當天13小時的蹲點,於記者而言似乎漫長,於醫護人員而言,卻僅僅是他們工作日中普通的一天。
12日12∶00
在浙江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門口,記者看到很多私家車排隊等着進門,從兒康路的入口一直排到濱盛路省疾控中心的大門處。
急診室內人來人往,小患者意外傷害排在頭三位的是燙傷、車禍傷和高處墜落傷。當天,搶救室已收治3個因車禍受傷的孩子。一名來自德清的3歲男孩正在接受檢查,他的腦部和腹部都需要做CT。此前,孩子從店門口跑出去,結果被駛過的貨車撞傷,右腳被車輪碾壓,緊急送到杭州時還血流不止。
12日15時
7歲的小杰等待做腹部CT檢查。他住在金華,爺爺早上騎電動車送他去上暑期培訓班,快到校門口時被貨車撞倒,爺爺在當地醫院救治,他由於傷勢嚴重被送到浙大兒院,頭部有創傷出血,右上臂被貨車輪胎碾壓,需要做植皮手術。
16時20分,醫生告知,來自德清的3歲男孩可能要被截肢。現場媽媽、奶奶哭成一片,骨科醫生説會全力保右腳。爸爸撲通一聲跪下來説:“保住孩子的腳啊!求求你了醫生!”聽到這些,記者內心裏一陣心酸。
12日19時
暑期兒科就診的高峯期,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搶救室大廳的8張牀位,到19時30分前都是滿員狀態。晚班值班護士俞小平對記者説:“沒想到今天這麼多病人,快忙到飛起來了!”
搶救室的高峯結束,夜門診的高峯接着拉開大幕。
到20時29分,二樓的內科夜間門診已經排到340號,孩子和家長們幾乎將門堵住。急診外科醫生章培良説:“晚間急診最忙時接診140到150個患兒,二十幾個清創包還不夠用。”
12日22時10分
就診高峯過去,但22時許,位於門診二樓的牀位輸液區,叫號還在繼續。這時,搶救室來了一個從兩米左右高的樓上墜落的小女孩,做了腦部、四肢和頸部CT檢查。護士告訴記者,目前檢查發現,女孩四肢問題不大,但頸部可能存在問題,待會兒專科醫生會來查看。
當天值後半夜班的急診創傷外科醫生胡中南告訴記者,他們平時在急診做得最多的是清創和縫合,多的時候,一個晚上一個人要為10多個患兒縫合。“我們每天都處在戰鬥狀態。你在那裏給病人縫合,看着診室叫號系統上的數字顯示還有很多人排隊,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胡中南説。
急診室裏不乏温情。章培良告訴記者,今年5月,一個家長抱着治癒的孩子,特地從麗水帶水果趕到杭州來表示感謝。這個孩子傷在臉上,因為傷口縫得好,避免了孩子毀容。“其實,大部分患者都懷着感恩的心而來,能治好他們是讓醫生很開心的事。”章培良説。
23時59分,一個孩子被家長抱着急匆匆地送到搶救室:孩子燙傷了!原來6歲的孩子在晚上洗澡時,不小心滑倒,一屁股坐到裝開水的臉盆裏,整個屁股和下體被燙傷。“燙傷後,他奶奶給他塗了醬油。”孩子媽媽告訴醫生。胡中南告訴記者,男孩體表13%燙傷,屬於二度燙傷。
統計數據顯示,7月12日急診和夜門診共收治病人1252人。
過了零點,已經平靜了1個小時的搶救室又熱鬧了起來,一下子湧進了3個小患者和八九個家屬。一樓急診科的兩個急診掛號收費窗口開放,後半夜就診的家長排起了長隊。記者從俞小平處瞭解到,後半夜醫院預計還會收治200多號病人。
13日凌晨1時
記者還堅守在醫院。看來,這將是一個忙碌的不眠之夜。本報記者將通過浙江新聞客户端繼續不間斷播發新聞。
【記者手記】仁心撫傷痛
12日晚9時,記者想靜下心來寫稿子,但背後的留觀室裏還有孩子在哇哇大哭。斜對面的搶救室大廳,突然有家長大嗓門説話。我忍不住站起來,過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跑醫療衞生線兩年,記者已對各種疾病和疼痛,自我感覺已經有較強的免疫力。
但是在搶救室,當骨科醫生用平靜的語氣説出“這個腳要截肢”時,孩子的爸爸和奶奶立馬撲通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懇求醫生保住孩子的腳;孩子的媽媽也嚎啕大哭起來。
孩子是家裏的寶貝,是每個家庭未來的希望,這樣的身體殘缺,家長如何能夠承受?面對此情此景,記者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下來。但醫生沒有哭,她必須冷靜地和家長説清楚可能發生的情況,讓家長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記者站在搶救室,看着那位跪下懇求醫生保住兒子腳的父親,看着母親為出生才4個月、患肌肉萎縮症的孩子餵奶,看着為孫女體温上升不斷給她搓手的奶奶……人世間既温情又有些殘酷的畫面,此刻似乎都彙集在這方小小的搶救室。
這裏,有太多的疼痛、焦慮和淚水。只有不停奔走的白衣天使,能夠撫平患者和家屬的焦慮和不安。四五個小時下來,記者們幾乎沒坐下來休息。而這些醫護人員們早已習以為常。
這樣的晚間,不斷穿梭其間的醫護人員還在奮戰。13個小時的蹲點,於記者而言似乎漫長,於醫護人員而言,卻僅僅是他們工作日中極普通的一天。
希望通過我們的記錄,能讓醫患之間有更多體諒和理解。
【浙江新聞+】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
1.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不要把他(她)一個人留在家裏,意外往往在此時發生。孩子醒來發現大人不在家會非常害怕,看到有光亮的窗户就想出去。所以,窗邊不要放小凳子、小牀。
2.避免交通意外。家長應反覆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闖紅燈,還要示範他們怎麼過馬路,如何遠離汽車視線盲區。騎自行車、電動車等不要載小孩。
3.熱水壺等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洗澡時,很多人習慣在澡盆先倒熱水,再兑冷水,這樣一來,孩子很容易在大人去提冷水的時候被燙到。
4.車裏準備安全座椅。孩子如果坐在副駕駛位置或被大人抱在懷裏,不幸發生車禍時,孩子往往傷得最重。對孩子來説,普通的安全帶不安全,安裝安全座椅才可靠。
5.請家長告誡孩子,千萬不要去水庫等處游泳。就算會游泳的孩子,去泳池也要有家長陪同。
6.為預防肘關節骨折,孩子玩滑板、輪滑等要做好護腕、護膝等防護措施。
7.遠離暴力玩具,家長要盡到監護人的義務,注意“熊孩子”的動向,使他們遠離危險和意外傷害。
(2017-07-13)
原標題:7旬老漢夢中突發腦梗死昏迷 15名醫護人員接力 23天后甦醒
家住市區的王老漢年過7旬,在2個月前的一次午睡中,他突發急性腦梗死,昏迷不醒。而王老漢腦梗死的部位十分兇險,死亡率高達80%。所幸在蘇北醫院多學科專家的協作下,進行了雜交取栓、椎動脈斑塊剝脱手術,把老漢從死亡線邊緣拽了回來。目前,老人尚在住院,處於恢復期。
午睡時嘔吐不止
老漢突發急性腦梗死
4月4日,75歲的王老漢跟往常一樣午睡,老伴突然發現睡夢中的王老漢出現嘔吐,“前後吐了三次,吐的都是中午剛吃下的食物。”隨後,老伴發現王老漢意識不清,“叫他幾次都沒有反應,也沒有醒來。”老伴很是緊張,連忙撥打120,將王老漢送到了蘇北醫院。
經急診檢查,醫生髮現老人出現了急性腦梗死。“老人患有多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臟也不太好,6年前曾出現過一次腦中風。這次頭顱CT顯示基底動脈閉塞,也就是通往腦幹的大血管出現梗堵,這種情況下的死亡率高達80%,病情十分兇險。”蘇北醫院腦卒中診治中心主任李曉波介紹,老人入院時已昏迷2個多小時,時間不容耽擱,當下專家團隊決定為其進行取栓手術。
3小時成功取栓
老人昏迷23天后甦醒
“老人當天下午5點20分送到醫院急診的,6點就被送入手術室。”蘇北醫院介入科主任呂朋華介紹,瞭解到病人的情況,介入科團隊15分鐘到齊,準備進行介入取栓手術。“患者的基底動脈堵了,而通往基底動脈的‘分支’血管也不通。”呂朋華説,右側椎動脈閉合,左側椎動脈先天發育不好,這樣相當於“下水管道”都不通,給取栓建立通道帶來困難。
李曉波考慮到患者手術困難,立刻聯繫血管外科團隊前來協作。血管外科主任張喜成對患者血管進行手術分析,剝脱左側椎動脈內膜,成功幫助介入科建立取栓通道。“通道打開,我們取栓支架往血管裏一伸、一拉,10多分鐘就取出了第一個栓子。”3毫米的血栓取出後,血流立刻有了恢復。就這樣,手術進行了3個小時,老人大血管內的血栓基本全部取出,血管恢復了供血。
由於王老漢年紀較大,並且患有多種疾病,手術雖然成功,但是老人術後一直昏迷。直到4月27日,也就是術後23天,老人終於甦醒。昨日,記者在蘇北醫院病房見到了王老漢,他仍處於恢復期,但神志清醒,能有簡單的動作,也能與人對話。
省內罕見雜交手術
15名醫護人員接力合作
“這次手術很成功,可以説是省內少見的雜交取栓、椎動脈斑塊剝脱手術。”李曉波介紹,雜交手術是在同一個手術室,不同專家完成不同手術。在該院,有全市首家“雜交手術室”,也就是複合手術室,可以同時進行內外科手術、介入治療和影像檢查。“雜交手術適用於高危的心腦血管疾病、複雜的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心瓣膜病、血管外科等疾病的內外科聯合治療。”據介紹,雜交手術的優點很明顯,不僅能有機地將內、外科治療的優點結合起來,而且還降低了二者各自的不利因素,可一站式完成多種疾病治療。像王老漢這樣,就是神經內科、血管外科、介入科三個學科、15名醫護人員“接力”,為同個患者完成不同手術。
那麼,王老漢究竟為何會出現急性腦梗死?李曉波表示,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從而繼發血栓。特別是當中老年人頸動脈狹窄超過50%以上,就有可能發生腦供血不足,更重要的是,當頸動脈斑塊脱落,就會堵了遠端的血管,造成腦梗塞。
通訊員 蘇 宣
記 者 王詩韻
【專家提醒】
最好定期做頸動脈彩超
在動脈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高血脂症、抽煙三大危險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運動不足、緊張狀態、高齡、家族病史、脾氣暴躁等都有關係。但不少研究結果提示,吸煙對頸動脈硬化形成影響最大。
如何預防頸動脈硬化?專家介紹,頸動脈彩超,是診斷、評估頸動脈壁病變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對動脈粥樣硬化預防、治療試驗的有效性評價中起着關鍵作用。高血壓、高血脂、尤其經常抽煙,有頸動脈狹窄隱患的病人,可以做頸部B超檢查,DSA是判斷的“金標準”。頸動脈在脖子兩側,頸動脈彩超可以清楚地看到血流是否通暢,血管壁有無異常,並判斷頸動脈狹窄的程度和範圍,包括斑塊性質。早期的狹窄不影響供血,可通過藥物控制狹窄發展。
(2017-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