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的鐵鐘,竟被遺棄在機修大院內。近日有文物愛好者在門頭溝軍餉村看到了這一幕。
《法制晚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這口有351年曆史的鐵鐘,被當做廢鐵放在村子裏,長年遭受着風雨侵蝕。
康熙年間鐵鐘被當廢鐵遺棄 文物保護現狀堪憂
文物部門表示,如果保護狀況不佳,文物部門願督促當地村委會並予以指導。而就大鐘的歸宿,最好是能在村裏保護,畢竟它是當地的文化和歷史見證。
記者探訪 351歲大鐘放在澡堂牆角
軍餉村位於北京門頭溝區齋堂鎮。早年間因為工作的關係,文物愛好者吳曉平經常下基層走訪,曾聽聞村內尚存一口古鐘,但從未謀面。
近日,身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的吳曉平,從市區駕車近百公里,再次來到軍餉村,試圖尋找傳説中的那口古鐘。
吳先生告訴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他先找到村委會,發現無人知曉這口鐘的存在,更説不出鐘的具體位置。但他沒放棄,通過走訪村裏的老人、四處尋找線索,終於在村裏的機修大院,見到了這口大鐵鐘。但古鐘的境況,讓他欣喜卻又擔心。
在吳先生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軍餉村。村裏有一處滿地泥濘的機修大院,停放各類新老車輛,在院內一座澡堂的牆角,記者看到了這口鑄鐵大鐘。
鐵鐘放在地上,外表呈深棕色,顏色發污、毫無光澤,但周身文字清晰,記述了鑄鐘信息及捐資人姓名。
文字顯示其鑄造於康熙三年(1664年),距今已有351年曆史。經測量,鍾高1.5米、中段直徑0.73米,鐘壁上部厚40毫米左右、下部厚70毫米,大鐘重達一千餘斤,看上去敦厚硬朗。
有趣的是,鍾鈕上的蒲牢(神話傳説為龍九子之一)造型奇特,中部為龍身,上有龍鱗。兩端是人面造型。其雙目圓睜、眉骨、顴骨突出,與現代的機器人有些神似。
村民講述 學大寨時用來報時
正在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拍照時,走過來一位當地村民——64歲的楊義泉,他正是負責看護這座大院的。他告訴記者,這口大鐘本懸掛在村裏的一座庵廟內(也有説法是娘娘廟)。學大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大鐘被人運了出來,架在了兩根電線杆之間,成了村民上下工的報時鐘。
楊義泉説,這麼多年來,文物部門、文物愛好者,幾乎沒人注意過大鐘的存在,但好在放在場院內,由他負責看護。
楊義泉所説的庵廟,距離大鐘現在的位置大約500米遠,但其房舍並不像存放大鐘的建築,而村民所説的娘娘廟也已經被拆除。
還有多位當地村民證實,軍餉村附近過去有三口大鐘,有兩口已經被毀壞,只剩下場院裏這個。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地名志》關於軍餉村的記載當中,也有提及康熙年間鑄造的鐵鐘,但並無過多描述。
專家説法 文字信息珍貴古鐘全市不到200口
吳曉平介紹説,此鍾為民間鑄造,雖然比較粗糙,但仍有其特點:一是鍾鈕的蒲牢造型特點突出;二是鐘壁上的文字記述了本村和周邊村莊寺院的名稱和主持姓名;三是記述了軍餉鄉和軍餉村在康熙年間的叫法——桑峪鄉和台上村,為研究地名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但吳曉平發現,此大鐘並非官方登記的文物,而且就放置在户外,很難保證不被機動車碰撞,村委會人員對此鍾並不知情,所以難以談到保護。
他還指出,大鐘所在位置,正是澡堂的牆角處,好似一座防撞墩,保護着建築不被進出車輛誤撞。他呼籲有關部門儘早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昨天下午,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致電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副館長劉克全介紹説,過去大部分的廟觀都有鍾,因此鐘的存在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但受到戰亂等影響,不是所有的古鐘都能遺存至今。因此,保護好現有的古鐘文物,是非常有意義的。
劉克全指出,保護古鐘文物,最好能提供一個室內場所,防止風吹雨淋,酸雨對鐵鐘會造成腐蝕,不利於延長文物的壽命。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業務部的羅飛估算,高度超過1米的古鐘,全北京市應該不到200口,而且大鐘鑄造時留下的文字信息非常豐富和珍貴。而就軍餉村的大鐘,他們10多年前去調研過,當時就是露天放置。
部門回應 最好在原址加以保護
隨後,法制晚報(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致電門頭溝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一位杜姓男工作人員介紹説,古鐘在門頭溝區並不少見,因為當地寺廟較多,但由於歷史原因,很多寺廟荒廢,一些古鐘成了學校的上課鐘,從而遺存了下來,但軍餉村的古鐘,他並未見到過。
杜先生説,保護好古鐘,很有價值和意義,如果保護狀況不佳,文物部門願督促當地村委會並予以指導。而就大鐘的歸宿,最好是能在村裏保護,畢竟它是當地的文化和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