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2歲摩梭女孩:外面世界千篇一律 摩梭文化是內心歸宿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綜合

  22歲摩梭女孩:外面的世界千篇一律 摩梭文化才是內心歸宿

  鹽源10月11日電 (楊B)“以前在外地讀書,出去了之後才發現它們(摩梭文化)的珍貴。”11日,22歲的摩梭女孩次若直瑪一邊用歐作(當地織布的機器)在傳習所製作花腰帶,一邊對記者説。

  與當地很多年輕人不同,次若直瑪12歲開始就接觸外面的世界。“我小學畢業就離開瀘沽湖了,在西昌上中學,在湖北讀了四年的大學。外面的世界雖然物質條件更好,但總感覺千篇一律,畢業後我就回來了,還是覺得摩梭文化是內心的歸宿。”次若直瑪説。

  大學畢業後,次若直瑪回到家鄉,一邊開客棧,一邊跟外婆學習傳統摩梭服裝編織。74歲的外婆拉珠瑪已經織了60餘年的花腰帶。“外婆説她的第一根花腰帶是織給外公的,這是摩梭人的習俗,第一條花腰帶一定要織給自己的情人,才能拴住兩個人的感情。”次若直瑪笑稱自己很期待送出親手製作的第一根花腰帶。

  雖然在外生活了近十年,次若直瑪説仍然羨慕外婆與外公的愛情,對於走婚這種婚姻形式也表示接受。“外婆與外公是自由戀愛,而且走婚後還能在自己家裏生活,對女孩來説其實是一種保護,我希望自己以後也能走婚。”次若直瑪説。

  圖為高佐甲澤與徒弟阿阿扎巴繪製唐卡。 王鵬 攝

  次若直瑪所在的傳習所位於木垮村,是瀘沽湖鎮7個傳習所之一。據瀘沽湖鎮文化站站長楊央章介紹,2016年開始,為開展摩梭母系大家庭保護和達巴文化傳承,鹽源縣及瀘沽湖鎮開始試點傳習所,有興趣的男女老少都可到傳習所學習民俗,政府對達巴、木匠、石匠以及民間音樂人等文化傳承人實施補貼,同時把一些家庭打造為“家訪户”,向遊客展示摩梭文化,也提高村民收入。

  記者看到,傳習所設置了木匠、達巴、繪畫、篾匠、釀酒、花腰帶、豬膘肉等七個傳習室,正值學生上學期間,傳習所裏學徒不多。當地著名唐卡繪師高佐甲澤帶着徒弟阿阿扎巴正在繪製唐卡。“我繪製唐卡20年了,一般情況下要五六年才能出師,這對小孩子來説是個挑戰,但是繪製唐卡確實能鍛鍊人的意志,也能調節情緒。”高佐甲澤説。

  圖為阿阿扎巴繪製唐卡。 王鵬 攝

  楊央章表示,目前瀘沽湖鎮有198個摩梭非遺文化傳承人。“按要求,每個傳承人至少要收兩個徒弟,當然也有很多非遺傳承人希望主動教更多孩子,把真正的摩梭文化傳承下去。”楊央章説,對於傳承人與當地百姓來説,文化的繼承已經成為一大難題。“現在我們沒有在學生的教育中加入傳統文化課程,都是自願學習,但自願學習的孩子很少,他們可能並不明確學習摩梭傳統文化的意義。”楊央章説。

  據瞭解,2017・中國四川環瀘沽湖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將於10月15日進行,而作為本次比賽的主題活動之一,摩梭文化國際論壇將於14日舉行。屆時來自海內外的文化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專家將就摩梭文化的傳承等話題進行探討,成果以供當地借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