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警惕印度海上軍事“算盤”

  李傑

  洞朗地區的中印軍隊對峙已近兩月,雙方調兵遣將、運送裝備、補給物資……可謂劍拔弩張。然而,就在中印陸地邊界緊張日漸升温之時,印度在海上方向也動作頻頻。印度在海上開設“第二戰場”,欲與陸上相互支援、彼此配合,以圖給中國最大戰略掣肘。我們必須對此高度警惕。

  近些年來,發展迅速的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中,海運貿易比例呈逐年增加趨勢。不過,中國進出口貿易和海上運輸線也面臨着一個嚴峻事實:位於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國際貿易運輸最重要的通道之一,也是中國海上貿易必須通過的最主要通道之一;馬六甲海峽不僅承擔着全球1/3的貨物貿易量和約50%的石油運輸量,也連接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四個國家中的三個: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更令人擔憂的是,馬六甲海峽還存在着諸多不利的地理因素:例如,馬六甲海峽航道最窄處僅寬1.7公里,對海上運輸船舶具有極為不利的“瓶頸”阻塞效應。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印度正是看準這一點,利用其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欲形成兩道天然閘門,控制馬六甲西北口海上通道的過往船舶。從1999年起至2010年,印度海軍即在那裏先後組建印度“遠洋艦隊”和三軍司令部。期間,在安達曼-尼科巴羣島中央直轄區首府布萊爾建設海軍基地,先後在該地區部署有數十艘戰艦,包括多型較為先進的艦艇。

  進入2010年後,印度又加緊升級該羣島的兩處機場,增加戰鬥機和偵察機數量。近年來,印度在那裏的兵力部署大大增加。因此在極端情況下,印軍可能在距離馬六甲西北口350公里處安達曼-尼科巴羣島海空域附近,採取“以逸待勞”戰術,實施全面封鎖,扼控中國過往運輸船舶乃至迎戰中國艦艇編隊。

  對於安達曼-尼科巴羣島的封鎖功能與扼控作用,印度覺得躊躇滿志、信心十足,但對中國的核潛艇和常規潛艇“進入印度洋”活動,印度軍方似乎憂心忡忡。為此,印度海軍近些年來一方面加強與美國、日本海軍舉行“高規格”的反潛演習,另一方面竭力發展屬於自己的反潛作戰平台及各種武器裝備。“2017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美印日各派出一艘航母,演習重點依然是反潛。

  印度最終是想在極端情況下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大肆搜尋和全面驅離中國潛艇,達到真正取得“水下控制權”的目的。

  迄今中國護航編隊已輪換了27批。對此,印度的心態極其複雜敏感:對於這支在印度洋“待了”近十年的中國護航編隊,印度部分人士視之為“心腹之患”。在他們看來,中國軍艦經過印度洋進入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顯然是“中國長期駐留印度洋的第一步,而中國海軍長期進入印度洋無疑是對印度在這一地區權威的挑戰”。

  出於減小和抵禦中國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編隊的影響和“威脅”,印度海軍進行了相應兵力兵器的部署及演練,特別是利用其航母編隊及艦載機的空艦作戰、對岸打擊及聯合打擊等強力行動,以圖在戰時,對我艦艇實施體系化的“以多打少”的襲擾或各種破壞行動。對印上述舉動,不可掉以輕心。(作者是海軍軍事專家)


  外媒稱,針對中國外交部發布15頁事實清單列舉有關洞朗地區對峙的地圖和其他細節,印度外交部8月2日表示:“印度認為,印中邊境地區和平安寧是我們與中國雙邊關係順利發展的重要前提。”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據印度Zee新聞網站8月2日報道,在印度和中國於洞朗展開軍事對峙之際,北京8月2日聲稱該地區的印軍“最多時”達到400餘人,截至7月底,仍有40多人和1台推土機“在中國領土上非法滯留”。

  另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8月3日報道,外交人士稱,北京希望能在金磚國家峯會前解決邊界糾紛,以確保能顯示中國致力於新興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和友誼。

  然而,氣氛相當緊張。中國8月2日抬高了聲調,指責印度政府在印軍非法進入中國領土的行為上混淆視聽。

  中國國防部上週也警告印度對中國捍衞其領土的能力不要有任何幻想。與軍方有聯繫的一名人士透露,他最近與中方一名熟悉中印軍隊對峙事件的高官交談過。他稱,中國無意同印度發生衝突,但不能被人視為軟弱。他透露,這名中國高官表示,沒人願意交戰,但如果印度繼續添麻煩,“我們就會讓他們看看,我們是什麼人”。

  此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8月2日報道,“假如印度撤回,那就會向周邊國家表明,中國比印度更靠得住,”新德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謝鋼説,“這場爭端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一條公路,它體現了亞洲正在發生的變化和重組。”

  (2017-08-05)


  中印邊境危機,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一,改變策略,印度暗藏陰謀

  7月20號,印度政府和外交部對外界釋放願意和中國談判的信號,但有個談判前提——中印雙撤軍!

  對於印度這種鬼把戲,中國就奉上一句話:“印軍必須無條件滾蛋”。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緊接着,印度有做了兩件事。一方面對安達曼羣島擴建,對中國進行戰略脅迫。另一方面,印媒高調宣揚莫迪政府二號人物,多瓦爾訪華,藉此將不願和談的鍋甩給中國。

  很明顯,中國的讓印度無條件的滾蛋的立場並沒有改變。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印度意識到必須改變策略。

  首先,7月30號在朱日和“沙場點兵”後,中國亮相的一大批新型裝備以及領導人擲地有聲的發言,讓印度國內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其次,位於中印邊境錫金段的西孟加拉邦騷亂仍在持續。29號,示威者已經向中央政府發出了為期十天的最後通牒。若政府無所作為,騷亂將演變為暴動!

  退,則顏面掃地;不退,內外交困下,容易爆發更大的戰略危機。

  況且,對印度而言,中國已經借中印邊境危機在南亞和印度洋撰取了諸多戰略利益。更多絕密請點擊下面的圖片!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印度不但要體面結束中印危機,還要在其他方面拿點東西回去才好交差。而不丹,就有現成的利益擺在印度面前。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下面這樣奇葩的一幕。。。

  印度大舉增兵不丹的同時,高層對外放風:願意撤軍,但是要用不丹士兵換防印軍。

  借中印邊境危機之際,印度已向不丹派遣大軍。從防務體系上增強了印度的影響力,實質削弱了不丹王室對國家的控制權。

  二:印度吞併不丹之心,昭然若揭!

  而用不軍換防對峙的印軍,可以説是印度騎虎難下之際讓利益最大化的計策。

  從短期內來看,此計能給印度在這次邊境危機上帶來以下兩個好處:

  1。印度雖然風光的撤下去了,但對峙仍在持續,對峙雙方從中印變成了中不。中國在洞朗這條路,還得拖着。

  2。之前印度一直宣稱雖然中印對洞朗沒有領土爭議,但不丹和中國有啊。不丹一旦派軍隊出來對峙,印度必將事態擴大化,在國際上大肆炒作這是有爭議的。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對於印度用不軍換防印軍,以及印度的滔天野心,不丹自然明瞭。不丹從中印邊境對峙一開始就怒噴印度脅迫不丹國家意志。

  所以,筆者目測就算印軍真撤了,我們也會看到,穿着不丹軍服的印度士兵在邊境上搞事兒。。。

  從長期來看,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必將提前引爆印不兩國矛盾。

  為了讓不丹反水印度,中國自邊境危機爆發以來可沒少在宣傳和外交上下功夫。其中一大目的,就是讓全世界知道印度有吞併不丹的野心,將印度的野心昭告天下,也同時為不丹鼓氣。

  阿三的種種行為,越來越讓人相信,阻擾中國修路是假,故意引發對峙是真,然後藉口受到了中國的威脅而增兵不丹,事實上完成對不丹的進一步控制,完了再借不丹的名義向中國提出領土訴求。最後向中國提出領土訴求也是假,阿三的目的就是完全控制不丹。微博上的軍事家政治家們在下大棋,阿三在施展連環計。

  今天印軍越境入侵洞朗,實際的目的是增兵不丹進一步完全控制不丹。但若不丹被完全控制甚至是象錫金一樣被吞併,中印邊境還會有一系列不利於中國的連鎖反應。值得警惕!

  (2017-08-03)


  文|我就是不服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這是“我就是不服”的第8篇文章

  原創 | 緩緩君

  01

  6·16印度非法越界事件導致的中印邊境對峙已持續一個半月了。

  在談論這件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今天你買一台華為手機,明天打你的子彈就是你出錢造的。今天你買一台格力空調,明天開進新德里的坦克就是你出錢資助的。12億印度人一月不買中國貨,中國經濟蕭條。一年不買,中國崩潰。看見都要轉,不轉不是印度人。

  是不是覺得很搞笑?

  其實這段文字是中國網友配上去的,但圖片的來源是印度人在街頭抵制中國的照片,照片裏他們一邊拉扯着五星紅旗,一邊打出他們的標語:

  if you are ture Indian boycott China 。(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印度人就應該抵制中國)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從去年10月開始,印度國內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中國貨”運動。

  普通民眾在街頭焚燒中國產品。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聲稱購買中國貨就是資敵。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在網上發起“如果你愛印度並且尊重印度軍隊那就轉發抵制中國的信息”。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所以中國網友配的那段”不轉不是印度“的搞笑文字還真的確有其事。

  這一切都緣於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

  曾經所向披靡的印度被中國打得潰不成軍。

  這對印度人而言,其震撼程度不亞於甲午海戰對中國的影響。

  從那之後,印度對中國就一直充斥着憂慮和敵意。

  雖然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太關注印度,但印度無比關注中國,稍有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印度的熱議。

  而這一次的中印邊境對峙,是這個國家長期被壓抑的情緒爆發了。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大獲全勝)

  02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印邊界紛爭的真實過程》中梳理了中印邊界爭議的來龍去脈,有人留言問我這次對峙是不是在中印邊界的爭議地區,其實不是。

  這一次的事發地在亞東縣的洞朗。

  先來看亞東縣的位置。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亞東縣位於印度的錫金邦(印度的邦類似於我們這邊省的概念)和不丹中間,從形狀上看,有點像一把插入到山脈的匕首。

  亞東縣靠印度的那一側是沒有邊界爭議的,因為在1890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中,已經明確了亞東和錫金的邊界,這也是中印邊界紛爭中,唯一一段法定邊界

  但亞東靠不丹的那一側,是有邊界爭議的。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和不丹進行了24輪邊界會談,希望通過外交手段來確定邊界,但卻一直沒能簽訂邊界協議,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印度的阻撓。

  不丹的地位有點像印度的附屬國。

  1949年,兩國簽訂了《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政府同意對外關係以印度政府的意見為指導”。

  後來因為不丹一直要求修改條約,所以在2007年的時候,兩國重新簽訂了修改過的《不印友好條約》,抹去了“不丹外交接受印度指導”的條款,但印度依然想方設法對不丹進行控制。

  《不丹新聞網》甚至直接指責印度用“鐵腕政策”,通過對不丹經濟等方面的控制,阻撓中不之間的邊界談判。

  而這次事件的爆發地洞朗,就是在中國和不丹的爭議地區。

  印度越過中印的法定邊界,闖入中國領土,阻撓中方施工,理由是為了“維護不丹利益”。

  然後就遭到了不丹媒體的炮轟。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其實印度也知道自己理虧。

  印度觀察家基金會資深學者馬諾吉·約什在接受印度火線網站採訪時表示,這是中國和不丹的爭端,印度無權干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印度明知理虧,還不惜代價越界製造衝突呢?

  因為印度被逼急了。

  印度非常擔心中國會扼住他們的咽喉。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03

  今年6月,中國開始向洞朗地區修路,這引起了印度的恐慌。

  鳳凰客户端主筆唐駁虎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文章《“中國掐斷印度脖子”?不是這麼回事》。

  雖然我並不同意這篇文章的結論,但作者把洞朗的地理條件解釋得非常清楚,這裏簡要説明一下。

  洞朗,在印度也叫“多蘭高地”,往南3公里,就是吉布馬珍的山頂。

  從山頂向南望去,就是印度的恆河平原。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由於恆河平原海拔僅100米,雙方高差達4000米,根據地球曲率視距公式,未來中方在這裏設置的哨所,視野可達225公里之遠!

  印度通過西里古裏走廊,向東北部地區的調動,盡在眼底。甚至只要架起幾門155毫米火炮,就能打擊下方的鐵路線、公路線。

  這裏提到的西里古裏走廊很有必要介紹一下。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西里古裏走廊是連通印度次大陸和東北部的交通要道,但它最窄處只有20公里,所以從地圖上看這條通道還不如小拇指粗,在戰略位置上可以説是極其脆弱又極其重要。

  而印度的東北部偏偏又是分裂勢力的聚集地。

  由於人種不同(印度東北部有大量黃種人),語言不同,文化不同,印度東北部活躍着印度共產黨和伊斯蘭組織以及民族分裂分子。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簡稱“印共(毛)”,是印度一個信仰毛主義的地下政黨,目標是推翻印度政府。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第一次看到六星紅旗的時候真是亮瞎了我的眼)

  所以對於印度來説,一旦被扼住西里古裏走廊,向東是國家分裂,向西是恆和平原腹地被威脅,這無疑是印度人的噩夢。

  印度人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長期派重兵把守這一國防紅線,而中國則只需要少量的兵力配備就可以消耗印度大量的國防力量。

  這種消耗上的對比,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唐駁虎在文章中把中印在這一區域的兵力進行了對比,稱印度在這一地區的軍力達到5-6萬,遠遠超過了中國的邊防軍,所以“切斷西里古裏走廊”只是印度的瘋狂臆想。

  但這種説法顯然不能成立。

  首先,兵力是可以調度的。而這次中國向洞朗地區修路,就如同快遞行業裏的“最後一公里”,一旦完成後,就有了快速投放部隊的能力。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帕裏鎮到亞東的路,距離洞朗70公里左右,路況非常不錯,可見經營已久)

  而一旦中國修路成功,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在吉布馬珍的山頂建立哨所,這是印度無論如何都不願看到的。

  此外,過去有一種説法是,青藏高原地形複雜,可以阻擋中國的機械化部隊前進。

  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這樣一條信息:

  中國在2014年曝光了新一代的輕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非水陸兩用的輕型坦克,但卻可以在異常複雜的山地環境作戰。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這款坦克被部署於西部山地,針對的是哪個國家顯然已十分清楚。

  三年過去了,現在中國在西藏配備了多少輛這種坦克是軍事機密,但據外媒判斷,這種坦克已在解放軍部隊中大量列裝,用於西部山地作戰。

  換成你是印度人,你怕不怕?

  最近你們真是把我們逼急了。在我們看來,國家安全快要徹底落入中國的掌控之中,不採取極端行動,還有什麼辦法呢?

  上面這句話來自一位印度網友的哭訴。

  中國對印度的壓制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嗎?

  04

  2005年,美國國防部一份名為《亞洲的能源未來》的內部報告被曝光。該報告稱,中國正採取一種“珍珠鏈”式的戰略:

  “中國正在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沿線建立戰略關係,表明了它保護中國能源利益並同時為廣泛的安全目標服務的防禦與進攻態勢。”

  簡單的説,就是中國想要通過在印度洋區域建設海外港口和軍事基地,然後配合陸上力量全方位包圍印度。

  由於涉及到的國家在地圖上聯繫起來像一串珍珠,所以叫“珍珠鏈戰略”。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百度百科的介紹很有意思,説珍珠鏈戰略,是國外有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在刻意傳播中國威脅論。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但你看看中國這些年在做的事你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

  比如目前正在建設中的中巴經濟走廊,從新疆直通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其中包括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及光纜,堪稱“四位一體”。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而在珍珠鏈戰略裏,首當其衝的恰恰就是瓜達爾港,而中國和巴基斯坦又堪稱巴鐵關係。

  再比如去年10月,習近平訪問孟加拉國併發布了聯合聲明,內容包括修建吉大港至昆明的鐵路、公路以及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

  BBC發表文章稱,吉大港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工程,大部分資金來自於中國,總投入將達90億美元。

  而吉大港恰恰也是珍珠鏈中的一環。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再到前幾天,斯里蘭卡政府正式宣佈:允許中國企業以10.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赫班託達港,中方負責港口運營。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把這幾個地方連起來,恰好把印度圍住。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雖然官方一直稱珍珠鏈戰略是子虛烏有,但中國正在大力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真的和珍珠鏈戰略有不少重合之處。

  而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什裏坎特•孔達巴里在接受BBC記者採訪時説:

  “很明顯,中國對印度洋地區的關注並非完全是出於貿易考慮,還可能是21世紀的大戰略設計。”

  中國在悄無聲息地下一盤很大的棋。

  05

  印度越界和中方對峙,不僅理虧,而且非法。

  但客觀地説,這次中印對峙,是中國先打破了地區的平衡。

  換位思考,當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時,理論上也沒侵犯中國主權,但中國的反對聲非常激烈,因為薩德威脅到了中國的戰略安全。

  而中國對印度的戰略性包圍,以及在印度的咽喉處挺進,這對印度的壓制其實已經超過了薩德對中國的影響。

  換成你是印度這一方,你也會急得跳腳,所以我覺得印度的表現完全可以理解。

  理解歸理解,但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博弈,本來就是要儘可能地擴大自己的優勢的,每一個國家的崛起都是如此。

  有一個詞叫“修昔底德陷阱”,來源於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因為他觀察到了一個現象:

  當一個新興大國崛起時,必然會挑戰現存大國的地位,而現存大國為了消除這種威脅,則必然會想辦法遏制新興國家的崛起。

  就在前幾天,美國中情局長蓬佩奧在接受《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採訪時説出了大實話:

  “中長期看,中國有可能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手”。

  他的話應該代表了美國情報界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的主流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很可能將影響美國整體國家戰略的制定和實施。

  這就是現實。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06

  中國的崛起之路其實一直都比較孤單,走的也是一條厚積薄發之路。

  在過去實力不濟的時候,我們的外交辭令是“擱置爭議”,然後一邊埋頭髮展經濟,一邊拼命搞基建,但最近這些年,我們談到領土爭議的時候就變成了“自古以來”和“神聖不可侵犯”。

  這一切都以實力做底氣。

  記得去年和前年,非常流行一句話,叫“看到祖國這麼流氓,我也就放心了”。

  事情起因於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工程。

  中國造島的速度有多快?

  僅僅1年的時間,中國就把永暑礁建成了永暑島,並在島上建起港口、飛機場和足球場。

  什麼叫暗礁?就是漲潮的時候看不到,退潮的時候才能露出來一點點。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看到上面第一張圖左下角那個白點了嗎?那個就是我們原來的小型基地!一年後它變成了下面這樣子!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當西方記者問,中方大規模填海造島是不是有軍事考慮?

  我們外交部的發言人説這是為了改善駐島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可全新的島嶼上哪裏會有居民?

  所以其背後的潛台詞是:我就要造島,我就要建軍事設施,但我不承認,你能奈我何?

  而就在最近兩年,中國對外的發言甚至變成了“分分鐘懟死你”。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隨便摘幾個給你看看。

  記者:美國智庫稱,中國疑似在南沙島礁上部署武器裝備,請問國防部對此作何評論?

  國防部新聞局:別人在你的家門口耀武揚威,難道你還不能準備一個彈弓嗎?

  記者:美國防長卡特在談及朝鮮新一輪核試驗時稱,“這是中國的責任”。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楊宇軍:朝核問題歸根到底是美朝矛盾。美國卡特防長在這個問題上不必“甩鍋”,這個“鍋”中方也不會背。

  記者:4月,媒體報道稱,美國軍方將進行新一輪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這將是美國自去年10月以來第三次到中國南海島礁相關海域。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美國很喜歡拿“航行自由”説事兒,擺出一副為世界和平操碎了心的樣子。

  記者:據日媒報道,日本防衞省23日稱中國兩艘護衞艦和一艘補給艦當天從東海通過宮古海峽的國際水道駛向太平洋,日本防衞省稱正在分析中國方面的意圖。對此,作何評論?

  吳謙:日方總是喜歡炒作中國軍隊正當合法的訓練活動,依我看這主要是心態還沒有調整好,也許是以往中國軍艦過宮古海峽過得少了,那麼今後我們多過幾次,日方習慣了,也就好了。

  最後發一段王毅外長答人權問題的視頻。

  明明是即興回答,卻跟機關槍一樣凸凸凸凸,真是厲害了我的外交部長。

  感受下王毅外長的嗓音與霸氣↓↓↓

  當然,外長的霸氣不是一個人的霸氣,而是因為他背後的祖國變強大了。

  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是真的不希望發展戰爭,因為一旦有了戰爭,最先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但作為一名中國公民,我也真心希望祖國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實現和平崛起。

  快一點,再快一點。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2017-08-02)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海外網8月5日電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並強力中斷中國修路工作已進入第7周,因印方遲遲不肯撤兵,雙方軍隊仍在緊張對峙。印媒5日發文對此表擔憂,稱中印邊境持續對峙,兩國近幾年來在貿易方面取得的成果或將受到影響。

  據《印度快報》報道,過去幾年,中國對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甚至呈井噴之勢。中國對印度電信硬件等行業的投資呈現明顯的上漲態勢,中資銀行也加大了對印度企業的投資,尤其是對電商領域的投資。然而,因近來中印軍隊在邊境地區對峙愈演愈烈,中國對印度的投資可能會降温,投資金額可能會縮減。

  報道指出,過去3年裏,中國在印度的累計投資金額從2014年5月僅有的4.1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7月的16.3億美元。到2017年7月,中國已經成為印度在全球的第17大投資國。2015年,印度外來遊客數量中,中國遊客佔第11位,2016年突破25萬人次、躋身第9位,佔印度外來遊客總量的2.85%。

  從進軍印度的中國企業數量來看,過去幾年,中印貿易趨勢也是向好的。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共有53家中國企業在印度註冊公司,包括ViVo,Oppo,聯想,華為技術和TCL等電子和手機制造公司。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今年7月底甚至宣佈擬向印度電商Paytm增加投資2億美元。

  另外,印度方有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6年初,中國互聯網企業對印度創業公司的累計投資額約為13.5億美元,而到2016年年底,投資額已增至23億美元。

  對於印媒的擔憂,印度中國研究所的一位專家阿爾温德·耶勒雷(Arvind Yelery)卻妄稱,中印在洞朗地區緊張對峙,對印度企業來説不是大問題,最該擔心貿易受影響的應該是中國。這一言論公開後,一時間引來眾多印度網友各種開噴……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不少印度網友認為,印度對中國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比中國對印度的出口佔總出口比重大,加上印度並非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因此,如果中印軍隊在邊境持續對峙、導致兩國貿易中斷的話,那印度方的損失會更大。

  (2017-08-05)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76 字。

轉載請註明: 邊境對峙日益升温 印度想把印度洋變為“印度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