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大換血 文言文比例飆升
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將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由教育部直接編寫),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
據媒體報道:此次“部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加了55篇(一年級就有古詩),增幅高達80%;總計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3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提升至124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這是自白話文興起後百餘年來,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所佔比例最高的一次。 據騰訊網
我深信不疑的一點是:如果一個人的文言文功底很紮實,一定會對他熟練、甚至創造性地使用書面白話文有莫大的幫助。
撰文 | 冰川思想庫研究員陳季冰
近期大中小學教材改革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國家為此首次成立了專門的教材委員會,其規格之高也前所未有。
然而教材改革究竟應該奉行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它主要的內涵又應該包含哪些?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係一個民族的根本。因此這是一個極為宏大和複雜的問題,我非教育專家,不敢輕易發表涵蓋全面的高論,但我想就人們關心最多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問題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來,相較目前,中小學語文教材確需要有根本性的改革,它應該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第一,大幅增加文言文內容,例如,總體上不少於全部內容的一半;
第二,大幅度增加詩歌內容,例如,總體上不少於三分之一;
第三,大幅度增加前人的優秀作品,減少現當代作品,例如,1930年以後的作品原則上不收入。
……
我知道,你讀到這裏一定會認為我是在説瘋話,對此我有心理準備。
之前,我已經習慣了朋友們一邊倒的反對和譏諷,每當我提出上述觀點時。反對的理由當然也是一目瞭然——如今早已不是文言文和詩歌的時代,我的提議就像是來自一個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間的抱殘守缺的酸腐老學究。
然而,作為一個每天都在與文字打交道的人,這麼顯而易見的道理難道我真的不明白嗎?
恰恰相反,我倒認為,那些譏諷我的人根本沒有(或不願意)稍微費點力氣思索一下中小學語文的本質。他們根本就沒有(也不想)搞清楚這樣一個核心問題:中學語文是幹什麼的?或者説,它要達到的基本目標是什麼?
▲教材編選應該以語文教育的目的為綱
就我的觀點而言,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非常簡單,它應該有兩項:第一,幫助學生掌握日常社會生活所需要的語言交流能力,也就是基本的讀寫能力;第二,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
假如同意上述這兩條,那麼中學語文教材入選文章的標準就有了一個大致方向。我認為,除了語言文字使用規範流暢、對理解力的要求適合大多數同齡人的智力水平(亦即做到所謂深淺適中)和兼顧各種文學體例之外,最重要的一條是:它們必須是公認的經得起考驗的優秀作品。
然而,相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中國的語文存在一個獨一無二的難題,即我們在過去的百年裏經歷過一次書面語言的“斷裂”——白話取代文言,成為書面語言的主流。眾所周知,文言與白話之前的差別不亞於兩種不同的語言,這就大大增加了中國語文教育和教材選編的複雜性。
要知道,在中華民族自有文字以來的3000多年曆史中,與文言文的漫長統治相比,白話文占主導地位的時間短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謂“公認的優秀作品”,是必須經歷過相當長時間——比方説50年以上——的大浪淘沙。
因此,漢語中真正的優秀作品絕大多是用文言文寫成的,而其中詩歌又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中國曾經是一個屬詩的國度。
這就是我提出上述中小學語文教材內容選擇原則的依據。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
在今天,説得極端一點,正式成為官方書面語言尚不足100年的白話文基本上還不能算是一種已經充分成熟了的書面語言。考慮到上世紀30年代到改革開放前,國家一直處於戰亂動盪和政治運動之中,現代書面白話文還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嚴重的“暴力性”和“政治性”。
我們當下不知不覺中使用的語句中就經常充斥着軍事化的“戰鬥話語”……這些原因都意味着,未來我們需要對書面白話文作出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
嘲笑我的人自認為最有力的一條論據是:“你不可能讓社會大眾回到五四以前,恢復寫文言文。”言下之意是:文言文學得再好,對一個寫白話文的現代人又有什麼用呢?
而在我看來,真正滑稽可笑的恰是這種狹隘的看問題的方式。按照這個邏輯,中學數學中為什麼還要有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難道學生們未來踏上社會以後,會用得着這些知識?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
我當然不會主張我們應該回到以文言文為正式書面語言的時代,我自己的這篇文章也是用白話文寫的。但説句老實話,我絕不相信一個文言文和古典詩歌基本功非常紮實的現代中國人,會看不懂或寫不好白話文。
▲陳獨秀是“白話文運動”的發起者之一
白話文是我們每天都在讀、寫、説的工具,況且,我也沒有主張過將白話文趕出語文教材。我只是認為,文言文中的不朽經典(意味着可供選擇的機會)比白話文中多得實在太多了。
我深信不疑的一點是:如果一個人的文言文功底很紮實,一定會對他熟練、甚至創造性地使用書面白話文有莫大的幫助。
從語言的社會交流功能方面來説,文言文或許的確是一種已經死了語言;但從語言的文學功能方面來説,文言文能夠給予現代白話文的滋養遠沒有枯竭。就算是再狂妄的“進步主義者”恐怕也不得不承認,即便有了莫言這樣的諾貝爾獎得主,中國當代文學的整體水平相比民國早期的一大批優秀白話文作品,差距是十分明顯的。
這裏面的一個重要原因難道不正是當代中國作家缺乏巴金、曹禺那代人的紮實的文言文基本訓練嗎?
在任何時代,文學發展的最重要養料無非是兩個,一是古代經典;二是民間口頭文學。當代中國人如果不具備基礎的文言知識,那麼當代中國文學就失去了一條腿,變成了無源之水。
許多學者認為,像韓國、越南、土耳其等這些經歷過激進文字改革的國家之所以很難產生優秀的現代文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在這些國家,除了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工作的專家,幾乎沒有人能夠看懂古代典籍。
▲古籍
在本文的最後,我還想順便討論一下目前高考作文的出題。應該説這有點偏離了本文的主題,但考慮到它也是與中學語文教育關係重大的問題,所以這裏不妨簡單説幾句。
現在的高考作文題目大多是考學生的觀點及論述,這是我一直很反對的。一般來説,以一個高中畢業生的閲歷和思維能力,不可能對社會事務有多少深刻的觀點。而且,説圓一個觀點需要的主要是邏輯能力,這些都超出了語文教育所要培養的能力範疇。
我認為,中學寫作應該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高考作文題目應該是要求學生比較清晰地把一個事物敍述和描述出來。因此它最好是記敍文或書信。打分的標準不管觀點,只考慮是不是把一件事情説清楚了。這當然也需要一定的邏輯能力,但它的重點是書面語言的使用能力。
我認為這才是中學語文教育所應該達到的目標。
(2017-07-31)
中考語文複習2018年的準備也逐漸要開始了吧!下面是小編老師給各位考生整理的文言文虛詞大全彙總表:
初三語文複習虛詞整理:
安
⑴怎麼,哪裏。
例:①爾安敢輕吾射!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又安敢毒邪?
④燕雀安知鴻鵠這志哉?
⑤安能復為之下乎!
⑥安能抗此難乎?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⑧君安與項伯有故?
⑨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域?
⑩安得使餘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12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⑵安全,安定。
①謝莊遂安。
②可以為富安天下。
③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④在於知安而不知危
⑶安逸。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⑷安生,有“養”的意思。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所安:這裏指養生的東西。)
太多了,就不一一截圖展示了。如有需要的,請自行去下載。
手機打開這可愛的圖標:
添加朋友,找一下中小學教師幫。
回覆中考,可以下載到上面的資料。
不知道怎麼關注的朋友,請詳細閲讀下文:
手把手教你如何關注我們公眾號
(2017-07-11)
提及文言文,首先想到的是“之乎者也”,這四個字都是虛詞。文言文難懂嗎?難!難!難於上青天!就難在一大堆的虛詞,雲裏霧裏,誰知道古人要搞什麼?下面,我們就傳授大家“破虛三式”無上劍法,什麼“之乎者也”,秒懂!秒殺!
七嘴八舌説考情
陝西説:“虛詞用法及意義是每年的必考點,要求選擇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固定2分。而且《説明》規定了14個虛詞為:之、而、其、以、於、為、雖、則、然、乃、且、乎、與、者。”
河南説:“你們認為我中考不考查虛詞嗎?錯,我只是習慣在句子翻譯中偷偷地考查,如: 16年“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之”“者”“而”等。
湖南、四川説:“我們好多地市也考啊!雖然形式不太一樣,不過沒有大的區別!”
安徽説:“我都敢以直接解釋的形式考查虛詞。你們都太作了,各種花裏胡哨地考,不還是那幾個虛詞嗎?無聊!”
其他地區:“不管是直接解釋也好,選擇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也罷,還是句子翻譯,都是形式,不光以上幾個省,全國各地的中考題都少不了虛詞的考查。虛詞,雖然沒有重點實詞考得多,但滲透在文言文的角角落落。
説來説去還得練
專家秘招趕緊看
虛詞的考法,題型變來變去,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無論怎樣換,也不外乎對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考查。針對虛詞的考查,小編教你“破虛三招”,輕鬆解決虛詞考題。
第一招:句意分析法
根據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以上面2016陝西C項為例,“可以處樂”意思是“可以享受安樂”,分析可知“以”做助詞,可不譯。“以衾擁覆”意思是“用被子蓋着”,分析可知“以”做介詞,意思為“用”。因此二者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以上面2016陝西D項為例,“太豐則吾不敢也”意思是“太豐厚我就不敢了”,分析可知“則”表承接,意思是“就”。“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意思為“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分析可知“則”錶轉折,意思為“卻”。因此二者意義和用法不同。
第二招:代入檢驗法
陝西中考虛詞意義或用法辨析採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的例句多是一些較典型、同學們熟知的,所以只要知道課內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將它代入選項中去檢驗,就可以推斷其和課外語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以上面2016陝西B項為例,“戴朱纓寶飾之帽”是課內《送東陽馬生序》中的句子,根據課內所學可知“之”做助詞,意思為“的”。將其帶入“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中,意思為“只希望(你)做個讀書明理的君子”,意思符合語境。因此二者意義和用法相同。
第三招:語法驗證法
根據詞性、句子成分等來判斷詞語的意思,也可結合句意來劃分句子成分。以上面2016陝西A項為例,“餘為少慰”,結合上文語境,可知其意思為“我為此稍感欣慰”,主語是“我”,謂語是“稍感”,賓語是“欣慰”,“為此”做狀語,“為”做介詞;“餘不願為大官”的主語是“餘”, 謂語是“不願”, 賓語是“為大官”,“為大官”是動賓短語,“為”是動詞,意思為“做”。因此二者意義和用法不同。
(2017-05-31)
《勸學》
1.金就礪則利,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特別警示:“礪”的右半部分不要誤寫成“歷”;“知”不要誤寫成“智”)
2.而致千里,假舟楫者(特別警示:“致”不要誤寫成“至”;“楫”的左半部分是“木”)
3.積土成山,蛟龍生焉(特別警示:“蛟”的左半部分是“蟲”)
4.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特別警示:“跬”的左半部分容易誤寫;“至”不要誤寫成“致”)
5.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特別警示:“鍥”的左半部分不要誤寫成“木”;“鏤”的左半部分容易誤寫)
6.筋骨之強,下飲黃泉(特別警示:“黃”字不要誤寫成“皇”)
《逍遙遊》
1.不知其幾千裏也,其翼若垂天之雲(特別警示:“翼”的最上部分是“羽”,不要誤寫成“北”)
2.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特別警示:“摶”是較生僻的字)
3.則芥為之舟,水淺而舟大也(特別警示:“芥”的上半部分不要誤寫)
4.而後乃今培風,而莫之夭閼者(特別警示:“培”的左半部分是“土”;“閼”是較生僻的字)
5.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特別警示:“反”不要誤寫成“返”;“猶”不要誤寫成“尤”)
6.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特別警示:“蟪蛄”是較生僻的字)
7.翼若垂天之雲,且適南冥也(特別警示:“翼”的最上部分是“羽”,不要誤寫成“北”)
8.德合一君–而徵,國者(特別警示:“合”不要誤寫成“和”)
9.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辯乎榮辱之境(特別警示:“沮”不要誤寫成“阻”;“辯”不要誤寫成“辨”或“變”)
10.彼且惡乎待哉,至人無己(特別警示:“己”不要誤寫成“已”)
《師説》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孰能無惑(特別警示:“受”不要誤寫成“授”;“孰”不要誤寫成“熟”)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特別警示:“庸”不要誤寫)
3.無長無少,道之所存(特別警示:“道”不要誤寫)
4.猶且從師而問焉,而恥學於師(特別警示:“猶”不要誤寫成“尤”;“恥”不要誤寫成“齒”)
5.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特別警示:“遺”不要誤寫)
6.君子不齒,其可怪也歟(特別警示:“齒”不要誤寫成“恥”;“歟”不要誤寫)
7.師不必賢於弟子,術業有專攻(特別警示:“攻”不要誤寫成“功”)
《阿房宮賦》
1.覆壓三百餘里,驪山北構而西折(特別警示:“覆”不要誤寫成“復”;“驪”不要漏掉左半部分的“馬”;“折”的右半部分是“斤”)
2.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特別警示:“蜂”的左半部分是“蟲”)
3.春光融融,而氣候不齊(特別警示:“融”不要誤寫成“溶”)
4.開妝鏡也,渭流漲膩(特別警示:“妝”不要誤寫成“裝”)
5.盡態極妍,縵立遠視(特別警示:“妍”的左半部分是“女”;“縵”不要誤寫成“漫”)
6.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特別警示:“礫”的左半部分是“石”;“邐迤”不要誤寫成“迤邐”)
7.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特別警示:“錙銖”是較生僻的字)
8.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特別警示:“嘔啞”的左半部分都是“口”)
9.則足以拒秦,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特別警示:“拒”不要誤寫成“距”或“據”)
10.秦人不暇自哀,後人哀之而不鑑之(特別警示:“暇”的左半部分是“日”)
《赤壁賦》
1.舉酒屬客,歌窈窕之章(特別警示:“屬”不要誤寫成“囑”;“窈窕”的上半部分都是“穴”)
2.徘徊於斗牛之間,縱一葦之所如(特別警示:“鬥牛”不要誤寫成“牛鬥”)
3.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特別警示:“溯”不要誤寫成“朔”;“渺”不要誤寫成“緲”)
4.如怨如慕,餘音嫋嫋(特別警示:“慕”不要誤寫成“幕”)
5.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特別警示:“蜉蝣”的左半部分都是“蟲”;“渺”不要誤寫成“緲”;“粟”的下半部分是“米”)
6.則天地曾不能以,瞬–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特別警示:“瞬”的左半部分是“目”)
7.惟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特別警示:“清”不要誤寫成“青”)
8.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特別警示:“藉”不要誤寫成“籍”)
《氓》
1.匪我愆期,子無良媒(特別警示:“匪”不要誤寫成“非”;“愆”的下半部分是“心”)
2.泣涕漣漣–載笑載言(特別警示:“泣涕”不要誤寫成“涕泣”)
3.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特別警示:“嗟”的左半部分是“口”)
4.士貳其行–士也罔極(特別警示:“罔”不要誤寫成“惘”)
5.至於暴矣–咥其笑矣(特別警示:“咥”的左半部分是“口”)
6.不思其反–亦已焉哉(特別警示:“反”不要誤寫成“返”)
《離騷》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特別警示:“哀”不要誤寫成“衰”)
2.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脩之浩蕩兮(特別警示:“猶”不要誤寫成“尤”;“未”不要誤寫成“末”)
3.寧溘死以流亡兮–鷙鳥之不羣兮(特別警示:“溘”“鷙”都是較生僻字)
4.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特別警示:“尤”不要誤寫成“猶”;“付”不要誤寫成“服”)
5.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特別警示:“芰”不要誤寫成“技”)
6.餘獨好修以為常–豈餘心之可懲(特別警示:“常”不要誤寫成“長”;“懲”不要誤寫成“成”)
《蜀道難》
1.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特別警示:“爾”不要誤寫成“而”;“塞”的最下部分是“土”)
2.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鈎連(特別警示:“摧”不要誤寫成“催”;“棧”的左半部分是“木”)
3.百步九折縈巖巒–以手撫膺坐長嘆(特別警示:“縈”“膺”都是較生僻字)
4.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特別警示:“規”不要誤寫成“歸”)
5.枯松倒掛倚絕壁–砯崖轉石萬壑雷(特別警示:“倚”不要誤寫成“依”;“砯”是較生僻字)
6.劍閣崢嶸而崔嵬–所守或匪親(特別警示:“嵬”不要誤寫成“巍”;“匪”不要誤寫成“非”)
7.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特別警示:“青”不要誤寫成“清”;“諮嗟”都是較生僻字)
《登高》
1.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特別警示:“渚”是較生僻字;“清”不要誤寫成“青”;“蕭”不要誤寫成“瀟”或“嘯”)
2.萬里悲秋常作客–艱難苦恨繁霜鬢(特別警示:“作”不要誤寫成“做”;“繁”不要誤寫成“煩”;“霜”不要誤寫成“雙”)
《琵琶行》
1.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特別警示:“慘”不要誤寫成“殘”)
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特別警示:“猶”不要誤寫成“尤”)
3.轉軸撥絃三兩聲–弦弦掩抑聲聲思(特別警示:“撥”不要誤寫成“拔”;“抑”不要誤寫成“仰”)
4.大珠小珠落玉盤–幽咽泉流冰下難(特別警示:“幽”不要誤寫成其他同音字)
5.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特別警示:“幽”不要誤寫成“憂”)
6.四弦一聲如裂帛–唯見江心秋月白(特別警示:“帛”不要誤寫成“綿”)
7.血色羅裙翻酒污–秋月春風等閒度(特別警示:“秋月春風”不要誤寫成“春風秋月”;“度”不要誤寫成“渡”)
8.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特別警示:“鞍”的左半部分是“革”)
9.繞船月明江水寒–夢啼妝淚紅闌干(特別警示:“妝”不要誤寫成“裝”;“闌干”不要誤寫成“欄杆”)
10.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特別警示:“涯”不要誤寫成“崖”;“淪”不要誤寫成“滄”)
11.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特別警示:“鵑”不要誤寫成“娟”;“哀”不要誤寫成“衰”)
12.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特別警示:“坐”不要誤寫成“座”)
13.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特別警示:“座”不要誤寫成“坐”;“州”不要誤寫成“洲”)
《錦瑟》
1.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特別警示:“鵑”不要誤寫成“娟”)
2.藍田日暖玉生煙–只是當時已惘然(特別警示:“藍”不要誤寫成“籃”;“惘”不要誤寫成“罔”或“枉”)
《虞美人》
1.春花秋月何時了–小樓昨夜又東風(特別警示:“春花秋月”不要誤寫成“秋月春花”)
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特別警示:“恰”不要誤寫成“洽”)
《念奴嬌·赤壁懷古》
1.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特別警示:“郎”不要誤寫成“朗”;“壁”的下半部分是“土”)
2.捲起千堆雪–一時多少豪傑(特別警示:“豪”的下半部分是“豕”)
3.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特別警示:“喬”不要誤寫成“橋”;“綸”的右半部分是“侖”)
4.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特別警示:“華”不要誤寫成“花”)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特別警示:“仲”不要誤寫成“中”)
2.人道寄奴曾住–氣吞萬里如虎(特別警示:“住”不要誤寫成“駐”)
3.贏得倉皇北顧–烽火揚州路(特別警示:“皇”不要誤寫成“惶”;“揚州”不要誤寫成“楊洲”)
4.一片神鴉社鼓–廉頗老矣(特別警示:“頗”不要誤寫成“波”)
《孔子語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特別警示:“愠”是較生僻字)
2.學而不厭–何有於我哉(特別警示:“於”不要誤寫成“與”)
3.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特別警示:“焉”不要漏掉)
4.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特別警示:“己”和“已”要分辨清楚)
《魚我所欲也》
1.亦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特別警示:應注意句中的“者也”連用)
2.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特別警示:不要漏掉“可以”中的“以”)
3.所惡有甚於死者–賢者能勿喪耳(特別警示:“勿”不要誤寫成“匆”)
4.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特別警示:“蹴”是較生僻字)
5.萬鍾於我何加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特別警示:“乏”不要誤寫成“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動心忍性(特別警示:“志”不要誤寫成“智”;“忍”不要誤寫成“任”)
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特別警示:“喻”不要誤寫成“諭”)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特別警示:“法”不要誤寫成“發”)
《曹劌論戰》
1.又何間焉–肉食者鄙(特別警示:“肉食者”不要誤寫成“食肉者”)
2.弗敢專也–民弗從也(特別警示:“弗”不要誤寫)
3.齊人三鼓–齊師敗績(特別警示:“績”不要誤寫成“跡”)
4.登軾而望之–遂逐齊師(特別警示:“軾”的左半部分是“車”)
5.一鼓作氣–彼竭我盈(特別警示:“竭”的左半部分是“立”;“盈”不要誤寫成“贏”)
6.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特別警示:“靡”的最下部分是“非”)
《鄒忌諷齊王納諫》
1.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特別警示:“昳”的左半部分是“日”)
2.吾孰與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也(特別警示:“孰”不要誤寫成“熟”)
3.妾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特別警示:“於”不要誤寫成“與”)
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王之蔽甚矣(特別警示:“廷”不要誤寫成“庭”;“蔽”不要誤寫成“弊”)
5.上書諫寡人者–能謗譏於市朝(特別警示:“諫”不要誤寫成“見”)
6.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特別警示:“廷”不要誤寫成“庭”)
《出師表》
1.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特別警示:“弊”不要誤寫成“敝”或“蔽”)
2.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特別警示:“妄”的下半部分是“女”;“薄”不要誤寫成“簿”)
3.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特別警示:“刑”不要誤寫成“邢”)
4.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特別警示:“傾”不要誤寫成“頃”)
5.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遂許先帝以驅馳(特別警示:“馳”不要誤寫成“弛”)
6.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特別警示:“受”不要誤寫成“授”)
7.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特別警示:“付”不要誤寫成“負”;“明”不要誤寫成“名”)
8.以諮諏善道–深追先帝遺詔(特別警示:“諏”是較生僻字;“詔”不要誤寫成“召”)
《桃花源記》
1.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特別警示:“夾”不要誤寫成“加”)
2.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特別警示:“儼”不要誤寫成“嚴”)
3.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特別警示:“髫”是較生僻字;“怡”不要誤寫成“貽”)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特別警示:“率”不要誤寫成“帥”)
5.乃不知有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特別警示:“具”不要誤寫成“俱”)
《三峽》
1.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特別警示:“亭”不要誤寫成“停”)
2.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特別警示:“御”不要誤寫成“馭”)
3.飛漱其間–清榮峻茂(特別警示:“漱”不要誤寫成“嗽”;“峻”的左半部分是“山”)
4.常有高猿長嘯–哀轉久絕(特別警示:“長”不要誤寫成“常”)
《馬説》
1.然後有千里馬–而伯樂不常有(特別警示:“常”不要誤寫成“長”)
2.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特別警示:“駢”的左半部分是“馬”)
3.雖有千里之能–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特別警示:“與”不要誤寫成“於”)
4.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特別警示:“材”不要誤寫成“才”)
《陋室銘》
1.有仙則名–斯是陋室(特別警示:“名”不要誤寫成“明”)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特別警示:“鴻”不要誤寫成“宏”)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特別警示:“牘”的左半部分是“片”)
4.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特別警示:“陋”容易寫成同音別字)
《小石潭記》
1.卷石底以出–青樹翠蔓(特別警示:“蔓”不要誤寫成“曼”)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特別警示:“依”不要誤寫成“倚”)
3.俶爾遠逝–似與遊者相樂(特別警示:“俶”是較生僻字)
4.潭西南而望–其岸勢犬牙差互(特別警示:“差互”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5.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特別警示:“寥”不要誤寫成“廖”)
《岳陽樓記》
1.百廢具興–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特別警示:“於”不要誤寫成“與”)
2.橫無際涯–朝暉夕陰(特別警示:“涯”不要誤寫成“崖”;“暉”不要誤寫成“輝”)
3.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特別警示:“覽”不要誤寫成“攬”)
4.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特別警示:“蕭”不要誤寫成“瀟”)
5.皓月千里–靜影沉璧(特別警示:“皓”的左半部分是“白”;“璧”的下半部分是“玉”)
6.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特別警示:“己”不要誤寫成“已”)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特別警示:“憂”不要誤寫成同音別字)
《醉翁亭記》
1.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特別警示:“尤”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2.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特別警示:“寓”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3.雲歸而巖穴暝–山間之朝暮也(特別警示:“暝”的左半部分是“日”)
4.野芳發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特別警示:“幽”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5.溪深而魚肥–雜然而前陳者(特別警示:“魚”不要誤寫成“漁”)
6.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特別警示:兩句中的“而”容易漏寫)
《愛蓮説》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特別警示:“淤泥”不要誤寫成“污泥”;“濯”是較生僻字;“漣”不要誤寫成“蓮”)
2.花之隱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特別警示:“逸”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3.同予者何人–宜乎眾矣(特別警示:“予”不要誤寫成“餘”)
《記承天寺夜遊》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特別警示:“起”不要誤寫成“啓”)
2.庭下如積水空明–蓋竹柏影也(特別警示:“蓋”不要誤寫成“概”)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1.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特別警示:“致”不要誤寫成“至”)
2.不敢稍逾約–餘因得遍觀羣書(特別警示:“逾”不要誤寫成“愈”;“遍觀”不要誤寫成“觀遍”)
3.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特別警示:“辭”不要誤寫成“詞”;“侍”不要誤寫成“待”)
4.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一言以復(特別警示:“叱”不要誤寫成“斥”)
5.以衾擁覆–久而乃和(特別警示:“衾”的上半部分是“今”;“覆”不要誤寫成“復”)
6.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特別警示:“緼”是較生僻字;“敝”不要誤寫成“弊”或“弊”;“慕豔”不要誤寫成“豔慕”)
《關雎》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特別警示:“窈窕”“逑”均是較生僻字)
2.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特別警示:“寤寐”是較生僻字)
3.左右芼之–鐘鼓樂之(特別警示:“芼”是較生僻字)
《蒹葭》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特別警示:“謂”不要誤寫成“為”)
2.道阻且躋–宛在水中坻(特別警示:“躋”不要誤寫成“擠”或“濟”;“宛”不要誤寫成“婉”;“坻”的左半部分是“土”)
3.白露未已–在水之涘(特別警示:“已”不要誤寫成“己”;“涘”是較生僻字)
《觀滄海》
1.以觀滄海–水何澹澹(特別警示:“滄”不要誤寫成“蒼”)
2.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特別警示:“蕭”不要誤寫成“瀟”)
3.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特別警示:“裏”不要誤寫成“理”)
《飲酒》
1.而無車馬喧–心遠地自偏(特別警示:“喧”的左半部分是“口”)
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特別警示:“氣”不要誤寫成“汽”;“夕”不要誤寫成“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風煙望五津–同是宦遊人(特別警示:“宦”容易誤寫成同音別字)
2.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特別警示:“歧”不要誤寫成“岐”)
《次北固山下》
1.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特別警示:“潮”不要誤寫成“朝”)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特別警示:“生”不要誤寫成“升”)
《使至塞上》
1.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特別警示:“蓬”不要誤寫成“篷”;“胡”不要誤寫成“湖”)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特別警示:“圓”不要誤寫成“園”)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特別警示:“與”不要誤寫成“於”;“郎”不要誤寫成“朗”)
《行路難》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特別警示:“箸”是較生僻字;“拔”不要誤寫成“撥”)
2.欲渡黃河冰塞川–閒來垂釣碧溪上(特別警示:“渡”不要誤寫成“度”;“釣”的右半部分是“勺”)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特別警示:“滄”不要誤寫成“蒼”)
《望嶽》
1.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特別警示:“割”不要誤寫成“隔”)
2.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特別警示:“眥”的左半部分是“目”;“凌”不要誤寫成“陵”)
《春望》
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特別警示:“驚”不要誤寫成“警”)
2.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特別警示:“白頭”不要誤寫成“白首”)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特別警示:“渡”不要誤寫成“度”;“罥”是較生僻字)
2.忍能對面為盜賊–唇焦口燥呼不得(特別警示:“燥”的左半部分是“火”)
3.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裏裂(特別警示:“衾”的上半部分是“今”)
4.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特別警示:“腳”不要誤寫成“角”)
5.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特別警示:“俱”不要誤寫成“具”)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特別警示:“忽如”不要誤寫成“忽然”)
2.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特別警示:“控”不要誤寫成“空”)
3.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特別警示:“闌干”不要誤寫成“欄杆”)
4.風掣紅旗凍不翻–去時雪滿天山路(特別警示:“掣”的下半部分是“手”)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特別警示:“酥”不要誤寫成“蘇”;“卻”不要誤寫成“確”)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特別警示:“吟”的右半部分是“今”)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特別警示:“畔”的左半部分是“田”)
《觀刈麥》
1.婦姑荷簞食–相隨餉田去(特別警示:“簞”不要誤寫成“單”或“擔”;“餉”不要誤寫成“響”或“晌”)
2.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特別警示:“暑”的上半部分是“曰”)
3.歲晏有餘糧–盡日不能忘(特別警示:“晏”不要誤寫成“宴”)
《錢塘湖春行》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特別警示:“鶯”不要誤寫成“鷹”)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特別警示:“迷”不要誤寫成“眯”)
《雁門太守行》
1.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特別警示:“摧”不要誤寫成“催”)
2.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特別警示:“報”不要誤寫成“抱”)
《赤壁》
自將磨洗認前朝–銅雀春深鎖二喬(特別警示:“磨”的下半部分是“石”;“雀”不要誤寫成“鵲”;“喬”不要誤寫成“橋”)
《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猶唱後庭花(特別警示:“庭”不要誤寫成“廷”)
《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特別警示:“漲”不要誤寫成“張”)
《無題》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特別警示:“蠟炬”的左半部分分別是“蟲”和“火”)
2.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特別警示:“蓬”不要誤寫成“篷”)
《相見歡》
1.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特別警示:“鈎”不要誤寫成“釣”;“清”不要誤寫成“青”)
2.剪不斷–理還亂(特別警示:“理”不要誤寫成“裏”)
《漁家傲·秋思》
1.四面邊聲連角起–長煙落日孤城閉(特別警示:“角”不要誤寫成“腳”)
2.燕然未勒歸無計–將軍白髮征夫淚(特別警示:“勒”的右半部分是“力”)
《浣溪沙》
1.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特別警示:“亭”不要誤寫成“停”)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特別警示:“燕”不要誤寫成“雁”)
《登飛來峯》
聞説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特別警示:“升”不要誤寫成“生”;“畏”不要誤寫成“為”)
《江城子·密州出獵》
1.老夫聊發少年狂–錦帽貂裘(特別警示:“貂”的右半部分是“召”)
2.親射虎–看孫郎(特別警示:“郎”不要誤寫成“朗”)
3.酒酣胸膽尚開張–何日遣馮唐(特別警示:“遣”不要誤寫成“譴”)
4.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特別警示:“挽”的右半部分是“免”)
《水調歌頭》
1.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特別警示:“闕”是較生僻字)
2.又恐瓊樓玉宇–起舞弄清影(特別警示:“清”不要誤寫成“青”)
3.低綺户–何事長向別時圓(特別警示:“綺”不要誤寫成“奇”或“倚”;“圓”不要誤寫成“園”)
4.月有陰晴圓缺–千里共嬋娟(特別警示:“圓”不要誤寫成“園”;“嬋”的左半部分是“女”)
《遊山西村》
1.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別警示:“山重水複”不要誤寫成“山重水盡”)
2.衣冠簡樸古風存–拄杖無時夜叩門(特別警示:“拄”不要誤寫成“柱”)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場秋點兵(特別警示:“麾”是較生僻字;“炙”不要誤寫成“灸”)
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特別警示:“生前”不要誤寫成“身前”)
《過零丁洋》
1.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特別警示:“寥”不要誤寫成“廖”)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特別警示:“汗”不要誤寫成“漢”)
《天淨沙·秋思》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特別警示:“涯”不要誤寫成“崖”)
《山坡羊·潼關懷古》
1.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特別警示:“潼”不要誤寫成“童”)
2.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特別警示:“闕”不要誤寫成“闋”)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特別警示:“作”不要誤寫成“做”)
(201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