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戰士不吃“啞巴虧”

  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趙佳慶  劉 磊  趙 雷

  近年來,隨着軍營法治建設步伐加快,部隊對涉軍維權問題愈加重視,但由於基層法律人才稀缺,一些涉軍的法律糾紛難於處理。做好涉軍維權工作,保障部隊、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成了一道無法迴避的必答題。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用好法律這個武器,通過成立法律諮詢小組、完善法律援助機制、尋求地方政府通力協作……一系列動作,使一道道涉軍維權難題迎刃而解――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到糾紛把官司打!”一句順口溜,道出官兵在依法維權中的畏懼心理。

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戰士不吃“啞巴虧”

  法律諮詢小組的軍事法律顧問,為維護部隊和官兵合法權益不遺餘力。韓 寧繪

  “涉軍維權難,破解正道是依法!”自組建以來,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積極完善法律援助體制機制,架起軍地維權“連心橋”,依法維護官兵合法權益,為部隊轉型重塑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涉法問題呈持續回落趨勢,涉軍糾紛數量的曲線圖折射出他們推動涉軍維權工作取得的成效。該中心領導感慨地説:“只有當好維護官兵權益的代言人,官兵才能有話願對組織講、有難願找組織幫,不斷凝聚改革強軍的力量!”

  遇到遺留問題,為啥部隊“官司”釐不清了?一個法條追回軍用土地引發的法律服務――

  有困難找法律顧問幫忙

  大宗物資採購、大項工程建設、軍民融合項目……日前,筆者在瀋陽聯勤保障中心法律諮詢小組辦公室看到,法律顧問從一人高的合同中,取出一份剛剛簽訂的工程建設合同,經過反覆審議後,將一份涵蓋修改意見、相關法條等內容的“法律情況説明”附在後面。

  “建立軍事法律顧問制度,對部隊和官兵合法權益給予保護。”採訪中,該中心領導欣喜介紹,從傳統的“為官兵提供法律服務”拓展到“為部隊建設和軍事行動提供法律保障”,依託軍事法律顧問制度把好黨委決策關口,有力促進了部隊軍事行動能力和作戰能力的提高。

  “如果沒有法律顧問的幫助,打官司糾纏不清不説,光這塊地就得損失上千萬!”提起那次軍地糾紛,某療養院領導感慨不已。

  一次土地普查,這個療養院決定對駐地一個長期佔用部隊土地的飯店進行收回。然而,清理行動卻遭飯店老闆阻攔:“當初是部隊答應蓋的,蓋完就歸我們!”

  原來,部隊幾次調整轉隸,加上營房管理人員調整變更,部隊的《國有土地使用證》遺失,造成地塊權屬不明。飯店老闆揪住這條不放,拒不騰讓。面對飯店老闆的無理取鬧,束手無策的療養院向中心法律顧問處求援。

  “軍用土地姓軍為戰,一寸軍產土地都不能流失!”法律顧問處對涉事土地進行了詳細查證。隨後,找到飯店老闆追要,但飯店老闆依舊一口咬定:“地歸我方所有!”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一款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法律顧問一方面列出相關法條,一方面要求飯店老闆拿出《國有土地使用證》、土地買賣合同和來源依據。

  飯店老闆自知理虧,又碰上了法律“硬茬子”,便想讓部隊賠款“私了”。“公事必須公辦!”院方報請國土資源部門進行裁定,通過分析營區地形和歷史沿革,判定500平方米的土地歸部隊所有,該療養院最終成功追回這塊當時價值1000萬的流失軍產土地,並重新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

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戰士不吃“啞巴虧”

  積極完善法律援助機制,確保國防利益、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遇到涉法問題,為啥戰士為了息事寧人甘吃“啞巴虧”?一次爭端促使觀念轉變――

  依法維權就得理直氣壯

  某軍械倉庫駕駛員小張在執行任務途中被一輛地方轎車追尾。按理説追尾事故,肇事方應負全責,但當地方司機看到部隊車輛的前擋風玻璃上沒有交通強制險標誌時,態度立馬180度大轉彎,讓小張賠錢。

  本來無過錯,卻因為沒有繳納交通強制險“吃了癟”,小張覺得自己有點冤枉,卻有理説不出。就在小張無奈準備掏錢之際,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的及時干預,讓事情出現了轉機。

  因為這個“典型案例”此前沒有先例,中心的法律諮詢小組逐級報請地方法院,直至最高人民法院,最終裁定:“不繳納交通強制險,發生事故不管過錯方在誰,要對對方進行賠償”這條規定,不適用軍隊車輛。軍車發生事故直接按照第三者責任險,應當根據車輛所承擔的事故責任進行理賠。接到法院判決書的那一刻,小張長舒一口氣:“多虧法律顧問的鼎力相助,否則肯定得吃啞巴虧!”

  “涉軍維權工作是根連心線,一頭繫着官兵冷暖,一頭繫着使命擔當。”發生在小張身上的涉法問題解決了,卻引發了中心領導的思考:遇到涉法問題,戰士緣何甘吃“啞巴虧”?

  “陷入官司費心又費力!”他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涉法問題解決起點高,普通官兵既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一旦遇到涉法問題往往“兩眼一抹黑”;還有的官兵覺得依法維權過程複雜,“對簿公堂”有損軍人形象,莫不如自己吃點虧、忍一忍。

  “‘怕’字當頭,不願理直氣壯維權,既是對自身合法權益的不負責,也是對違法犯罪的縱容,依法維權要有底氣!”中心一面通過普法宣傳引導官兵熟悉維權組織的工作原則和辦事程序,認識到依法維權的正當性,一面積極完善法律援助機制,組織力量到基層提供法律服務,確保無論是維護國防利益、軍人軍屬人身損害賠償等重大涉法問題,還是鄰里糾紛的“雞毛蒜皮”,都有人問、有人管、有人幫。

  家門連着營門,家事牽動軍心。某部戰士小李家的一處宅基地被徵用,因為小李和哥哥都在部隊服役,户口上就沒有兄弟二人,而補償佔地款時是按照户籍人口來計算的,駐地拆遷部門發放補償款時就沒把兄弟二人應得款項算進去,而此時,小李的父親已經簽下協議書,想要改變現狀十分不易。

  心急如焚的小李遂向中心法律諮詢小組求助。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等相關規定,中心法律顧問專程赴當地與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溝通、交涉,使當地職能部門做出了儘快依法解決的承諾,最終成功為小李哥倆追回20餘萬元的佔地補償款。

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戰士不吃“啞巴虧”

  建立與各地涉軍維權組織的工作聯絡制度,加強軍地協作,破解涉軍維權難題。韓 寧繪

  遇到棘手問題,為啥軍地合力就能事半功倍?一條戰備路引發的“借力機制”――

  譜好涉軍維權軍地協奏曲

  涉軍維權工作往往涉及領域廣、參與部門多、工作艱苦繁雜,解決難度確實不小。實踐中,瀋陽聯勤保障中心領導深刻認識到:涉軍維權工作不僅是部隊的事,更需要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必須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和司法機關,加強軍地協作。

  “軍隊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民羣眾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開展涉軍維權工作,同樣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的通力配合!”某軍械倉庫營區60餘年“禁區不禁”難題的破解就是軍地協作推動涉軍維權工作的最好例證。

  20世紀50年代建庫以來,被大家稱為“營中村、村中營”的該倉庫上下一直被“軍地共用一條路”的窘境所困。幾年前,倉庫決定新建一條路,一來可以解決“禁區不禁”的難題,二來可以作為戰備通路。

  報告很快得到上級支持。然而,讓倉庫領導沒想到的是,得知修路消息的當地百姓非但不支持,反而索要鉅額徵地費用,而上級批覆任務的資金卻沒有這麼一筆經費。

  在倉庫的積極協調下,駐地政府多次召開推進會,部署研究推進國防工程建設的事宜,協助倉庫測量佔用土地情況。駐地政府還主動撥付130餘萬元用於支付徵地款,並積極出面協調部隊與村民的土地糾紛。沒多久,路修成了,軍民各行其路,軍事禁區得以維護。

  “這難那難,軍地相互協作就不難!”着眼增強維權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中心建立和完善了與各地涉軍維權組織的工作聯絡制度,持續對涉軍案件進行跟蹤問效。

  中心瀋陽房地產管理局瀋陽房管處在停止對外有償服務中,擬終止某超市的土地租賃項目,租户不但提出鉅額賠償,還以種種理由拒絕離開。

  距離7月底完成停償服務任務的最後時限越來越近,瀋陽房管處決定對租户提起訴訟。以往,此類案件通常半年之內開庭即可。沒想到,依據軍地簽署的“軍改期間,處理部隊事宜可以適當加快進程、簡化流程”等相關協議,駐地法院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從上訴到開庭僅用了1個月時間。

  從速處理涉軍案件,以實際行動支持軍隊改革!隨後,在兩次開庭無果,部隊認為“無法按時完成任務”時,駐地法院又兩次破格開庭,反覆勸導租户同意達成和解,妥善解決了這一房地產租賃糾紛的棘手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95 字。

轉載請註明: 涉軍維權:依法解決問題是正道 戰士不吃“啞巴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