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向陽的山坡草叢中或潤濕的水灘邊,我們小的時候經常看到一種開着白花,長的很像胡蘿蔔秧苗的一種植物。不過這個不是吃的食物,其實它是一種草藥材,學名叫藁本。是我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四川、陝西、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2700米的地區。
藁本又稱藁茇,為傘形科植物藁本或遼藁本的的乾燥根莖及根。藁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可入藥、作香料和調料,春季莖葉可食用。每年春、秋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土曬乾或烘乾即可入藥。
藁本為我國傳統中藥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藁本性温,味辛,具有散風寒濕邪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風濕麻痹、肢節疼痛、寒濕腹痛、泄瀉、疝瘕、疥癬等症。也是治療巔頂頭痛的奇藥!
上世紀90年代之前,藁本的市場走勢平平,銷量少,價格低,不為業界重視。進入本世紀後,藁本的藥用價值及其特殊療效逐步顯現,已引起中醫藥界的普遍重視,除日常配方臨牀使用外,還是生產新藥、特藥、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由於墾荒、放牧等極大破壞了野生藁本的生長環境。同時,越來越嚴重的濫採濫挖現象,導致藁本產量急劇下降,野生資源的短缺加上市場需求逐年上升,使得藁本貨源缺口不斷加大,市場售價迅速攀升。因此,也逐漸成為藥材市場角逐的焦點品種和藥商、藥農創收的重要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