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新規出台 整治亂象還需借力物聯網

  8月3日,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為難度日增的共享單車管理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推進共享單車治理工作,還得藉助物聯網。

共享單車新規出台 整治亂象還需借力物聯網

  共享單車新規出台整治亂象還需借力物聯網

  每天,筆者在通勤路上曲折穿梭於擠滿路邊的共享單車之間。即便在人流稀少的僻靜小巷裏,隨意停放的單車也時常可見,而且以受損、報廢者居多。再加上近來的持續高温,一些壞掉的單車在炎炎烈日下時不時發出“吱吱”異響,這場景給人的感受實在不太好。

  共享單車雖為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同時也滋生了諸多困擾。停放不當、故意破壞等亂象並不只存在於某些地方,而是隨着共享單車的投放路線在諸多城市蔓延。用户素質的提高自然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然而這收效太慢。當前,共享單車躥紅速度如此之快,解除燃眉之急還得靠相關政策措施的及時出台與落實跟進。

  就在8月3日,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難度日增的共享單車管理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意見》主要從實施鼓勵發展政策、規範運營服務行為、保障用户資金和網絡信息安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四個方面給出了具體建議。其中,規範自行車的停放與管理、對用户註冊使用實行實名制是兩項現實針對性極強的措施。

  自共享單車風靡全國以來,雖然它最常見的問題是停放不當,但最嚴重的危害卻直指生命安全:今年3月26日,上海的一名11歲男孩在ofo共享單車騎行過程中被客車捲入車底身亡,成為發生在上海的首個不滿12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致死的案例。7月19日,死者父母將ofo連同肇事方訴至上海靜安區人民法院,索賠878萬元。用户年齡管理限制工作的疏失滯後也給共享單車的推廣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意見》中關於運營方“禁止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的建議顯得尤為必要。

  然而,共享單車作為一種與物聯網密切結合的新型應用,對其施加管理也不能一味採取傳統方法,否則將力不從心。例如現在的杭州,處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方法主要還是靠人力規整,一般情況下由城管執法人員、協管隊員利用執法車進行清理。有時工作量太大,還要僱傭搬家公司,每輛車的運輸價格是10元。這種人力與財力的無休止投入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推進共享單車治理工作,還得藉助物聯網。

  就限制用户年齡而言,吃了一塹的ofo便於上個月推出了物聯網智能鎖,未來將逐步替代那些裝着易於被開啓的機械鎖的單車。如此一來,12週歲以下未成年人擅自開鎖騎行上路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再輔以實名認證制度,便可把絕大多數小於12週歲的人員屏蔽在外。

  治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同樣需要物聯網助力。聯網的車鎖不僅能夠防止未成年人違規上路,還能幫助運營方及時查看每一輛車的當前狀態,根據用户是否遵守交通秩序、是否按指定地點停放車輛、是否破壞車輛等標準來評定其信用等級,對信用不良的用户做出暫停或終止服務的處罰。如此一來,人們的按規停車行為會逐漸由被動變為主動。隨着摩拜、ofo等企業全面推廣聯網單車,這類舉措很快便會在技術層面得到深入落實。

  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作用下,相信此後的共享單車整治工作會收到不同於以往的明顯成效,最終推動公民素質的改善與提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共享單車新規出台 整治亂象還需借力物聯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