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柳檢出滅鼠藥 背後真相是這樣太恐怖了
吃雞柳檢出滅鼠藥,背後真相是這樣太恐怖了。對於一起個案,不必過分誇大和恐慌。但個案所折射出的食品安全現狀,卻無法讓人輕鬆。
18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從文山轉院來的患者小文。入院時,這個13歲的孩子不僅全身有血斑,還伴有尿血等症狀。一系列檢查後,化驗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小文的血液和尿液裏竟然檢測出了敵鼠(一種滅鼠藥)。據小文的爸爸王先生説,孩子曾在學校門口以及文山七花廣場吃過流動攤販售賣的炸雞柳和血腸。醫生判斷,小文應該是吃了有毒老鼠肉做成的東西。
小文9月3日和4日在校外吃了流動攤販的雞柳和血腸,5日早鍛鍊的時候發病。而在送醫後被查出血液和尿液中含有敵鼠的成分,醫生由此作出以上診斷,這至少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事實上也有極高的可能性。
這當然是一起頗為特殊的個案,但流動攤販在現實中並不少見,小學生、初中生獨自在外面買零食吃也是常有的現象,仔細想想,其實誰都有“中招”的可能。對於一起個案,不必過分誇大和恐慌,但個案所折射出的食品安全現狀,卻無法讓人輕鬆。敵鼠是一種劇毒物,人體攝入0.16克就會致命。流入市場進而讓人誤食,固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有可能存在於市面上,哪怕只有理論上的可能性,它也是一種極大的安全隱患。
小文還算幸運,因為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病情得以控制,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去年9月,德宏一名26歲男子路過昆明,在路邊攤吃了一頓燒烤後毒鼠強中毒,昏迷十多天後不幸身亡。此外,據媒體報道,全國不少地方貌似都曾出現過有人因為吃路邊攤中毒的事件。如果全部統計起來,恐怕也是個很可觀的數字。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不加以防範。
事實上,對於一些流動攤販和路邊攤,很多人都有一種本能的懷疑,認為那些肉串面目可疑,心理上會有一種排斥。每隔一段時間,微信朋友圈也會流出類似的傳言,比如路邊攤上的肉串來自死貓、死狗、死老鼠,甚至有人因此中毒。這種傳言的可信度並不高,事後也大多會被闢謠,但卻折射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食品安全,公眾存在着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流動攤販也好,路邊攤也罷,大多位於人口密集之處,因為是一種平民化的消費,價格相對便宜,也很少有人會在意其安全衞生問題。更重要的是,在監管層面也處於薄弱地帶甚至盲區。我光顧過路邊攤,孩子學校周圍也有不少流動小攤販,基本上就是一個烤箱就開始賣烤腸,推着小車就走。既沒有營業執照,也沒見過有人來執法檢查。這樣的攤販,安全如何保證?
食品安全監管,不僅要關注牛奶、蔬菜等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也不能忽視這種突發性的個案。對於固定場所的小吃攤,職能部門能否強化一下經常性的監管?對於流動攤販,此前所説的食品追溯機制有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只有監管無死角,市民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