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視覺:我是最會幹裝修的脱口秀演員

  我叫西江月,曾被人説成是“裝修工裏最會説脱口秀的,脱口秀演員裏最會幹裝修的。”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一度讓我感到無趣,經過裝修公司創業、再就業後,我終於在2010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北京創辦了當時第一波脱口秀俱樂部,和朋友在劇場表演,聊生活、聊時事。攝影:Ann

  我做脱口秀節目是想給都城市裏的疲於奔命的人們工作之餘帶來快樂,讓人們變得更幽默。初期的創業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走了不少彎路。後來經過系統的學習,看了很多國外的脱口秀節目,慢慢的讓表演走上了正軌。


  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和同事聊聊彼此的段子。北京脱口秀演員以“北漂”為主,我是甘肅人,從小就特例獨行,所以家裏人也都理解和支持我。我的同行們大都非專業出身,但每個演員都身懷“絕技”,用自嘲的方式來娛樂觀眾,我就經常會拿我的“光頭”和 “突厥族”後裔身份來開玩笑。

  脱口秀對演出場地要求極高,要佈置成適合觀眾觀看的閉合空間,而且脱口秀跟別的藝術表演有所區別,需要在不同的場地感受到不同的氛圍。所以每次演出前,我都會和演出部負責人認真檢查舞台。


  創業初期常在鼓樓附近的公益劇場演出,因為是公益性的,所以附近一般都是大爺大媽來聽,大媽們摘着韭菜繡着十字繡坐在台下,還有小孩子們跑來跑去。如同“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扮演的角色所在的排練場地一樣。

  隨着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幽默感逐漸成了一種生活品質的象徵。後來,我們主要表演陣地就集中在了酒吧、文化創意園、咖啡廳、小劇場等,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娛樂化的聊聊自己身邊發生的小事、時事,釋放表演者的幽默本領,也給脱口秀的觀眾帶來了歡樂。


  在北京脱口秀的舞台上,相聲演員姜昆曾觀看了我們的表演,給予了我們團隊一些讚揚。我重視培養新人,希望吸引更多的脱口秀愛好者,我們的演員裏,不乏高材生、程序員、律師等人才。一次在清華大學附近演出後,一名博士當晚就跟我們取得了聯繫,要加入組織。

  脱口秀表演中,與觀眾互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隨着表演的一步步深入和人們觀念的變化,現在的觀眾慢慢變得可以開得起玩笑,甚至大尺度的玩笑也都能接受,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無惡意的。


  脱口秀行業在中國屬於新興的小眾行業,西方盛行的脱口秀來到國內後,國內逐漸開始流行脱口秀,我希望能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一。平時我會大量蒐集保存國外脱口秀欄目的視頻,學習其中的表演形式,學習他們的“梗”。 通過適當的學習,我將北脱轉變成更適合中國人"梗"的脱口秀。

  創辦俱樂部初期收入較少,2013年大規模商業演出後,收益持續增加。如今,整體的上座率已超過了百分之八十,每場脱口秀表演都接近爆滿,有的甚至想到現場再買票都很困難。我們的脱口秀俱樂部是做商演最規模化的一家。


  就在商演最火爆的2013年,我先後收到了中央電視台、湖南衞視、浙江衞視、江蘇衞視等電視台的演出合作邀請。但我覺得當時國內脱口秀行業人才儲備還沒有成熟,這樣倉促地開始錄製節目是對整個行業的不負責,所以都一一婉拒了,只參加了央視一個文化訪談的節目。

  生活中的點滴,常常能激發我的靈感,所以我會隨身揣着一個小本子,以便可以隨時隨地記錄對平日生活的觀察角度或靈光乍現的思路,後期整理將這些鋪墊成為“有笑料”的段子。


  我時時刻刻都在追求新鮮感,不甘於循規蹈矩。由於書太多沒有地方放了,所以我家裏的冰箱就不再是一個冰箱,而成了我的圖書儲藏櫃。拉開冰箱看到書而不是食物的興奮感,是另外一種感覺。

  我平時的工作是由自己安排,有脱口秀表演的時候大家聚集到一起,沒事時各忙各的。雖然忙碌也是悠閒着。如果有一天,我不做脱口秀了,就去鄉下當一個農民,每天種菜耕地,趕牛拉犁,面朝黃土,春暖花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9 字。

轉載請註明: 有温度的視覺:我是最會幹裝修的脱口秀演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