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夫婦被定點響鈴折磨13年 一個失誤竟被封入牆內的鬧鐘折磨至今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每一天,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位房主都會想起他13年前犯的一個錯誤。每天晚上8點左右,他原本平靜的房子就會突然響起刺耳的鬧鈴聲,而他卻無法關閉,因為鬧鐘被封在牆裏。

  13年前一天晚上,傑瑞·林恩(Jerry Lynn)想在客廳牆壁上鑽一個孔,從一樓的客廳拉一根有線電視線到二樓的卧室。為防止刺穿管道或電線,傑瑞想到一個辦法。

  他設定了一個響10分鐘後自動關閉的鬧鈴,然後把鬧鐘綁在繩子上,放進一個通風口裏。待鈴聲響起,他就在響鈴聲音比較大的地方鑽孔,這樣可以確保不會刺穿牆裏的任何東西。

  一開始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直到鬧鐘掉進牆裏無法取出。他本來以為鬧鐘頂多響三四個月就會因為電池耗盡不響了,但令人意外的是,鬧鐘居然響了13年。他説,他知道這是個節能鬧鐘,鬧鈴不響的時候會自動休眠,直到鬧鐘再次響起,但他沒想到節能鬧鐘居然能連續每天響10分鐘,持續整整13年!

  傑瑞和他的妻子已經習慣了鬧鈴的存在,但是它仍然讓不知情的客人們感到震驚。它會從一聲“嗶嗶”開始,聲音越來越響,客人們往往很奇怪,詢問這到底是什麼。

  一開始他們也很難忍受這種聲音,甚至在想過不了兩天就會抓狂到把牆砸掉拿出鬧鐘,但不知不覺他們已經忍受了13年。這對夫婦説自己從沒聽説過鬧鐘的電池可以堅持這麼長時間的,即使這款鬧鐘的用電量非常少。他們覺得看看鬧鐘還能響多久肯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很多網友看到這則消息後,開啓了大腦洞。有網友開玩笑,老鼠:不枉我祖孫三代都給它換電池,終於上新聞了。也有網友的腦洞有點驚悚:幾年後因為維修終於打開了牆,卻發現裏邊根本沒有鬧鐘。

  其實,這也讓小編想起了一片驚悚小説《黑貓》,太可怕了。

  《黑貓》是美國作家愛倫·坡創作的短篇小説。小説以第一人稱講述者的口吻來敍述故事,以一個即將就死的人抱着救贖的心理來坦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故事的主人公本是一個性情温柔善良,喜歡餵養和愛撫動物的人,娶了一個和自己性情很像的妻子,這期間他們都尤其喜愛家裏養的一隻黑貓。

  無論他走到哪裏,黑貓都尾隨而至,關係甚為親密。可幾年以後,“我”,變得嗜酒如命,脾氣暴躁,動輒發怒,甚至辱罵暴打妻子,對於自己曾經喜歡的小動物也時時虐待它們,當然,黑貓也不能倖免,一天晚上,醉酒的“我”以為黑貓躲避自己就殘忍的挖掉了它的一隻眼睛,沒過多久,“我”再次對它加以迫害,吊死了這隻自己曾經最喜歡的黑貓。

  就在當晚,一場無名的大火將“我”的家財全部燒燬,而且貓浮雕的出現使“我”更加誠惶誠恐,良心上的不安使“我”又收養了一隻和黑貓十分相象的貓,只是這隻貓的胸脯上有一片白斑。可沒過多久,“我”就對它嫌惡起來,因為第二天無緣無故的它的一隻眼睛也被挖掉了,而且那個白斑的圖象酷似一個絞刑架,這些折磨得“我”寢食不安。一天,在地窖裏,這隻貓差點將“我”絆倒,“我”終於一氣之下掄起斧頭就砍殺它,妻子橫加阻攔,失去理性的“我”一斧把妻子砍死,這隻貓也逃之夭夭。“我”費勁心思將妻子的屍體封進地窖的牆裏來躲避警察的搜捕。

  沒想到黑貓也被砌進牆裏。當警察到地窖來檢查時,黑貓的叫聲,使警察找到了殺妻的證據。

  《黑貓》是愛倫·坡的恐怖小説經典,也是愛倫·坡對“統一效果論”的實踐。愛倫·坡力圖使小説中的每一句話都為其預先設定的恐怖效果服務,因此多餘的字句都被精簡掉,而最能帶給讀者恐懼的死亡氣息則彌散在小説的每一個角落將恐怖效果發揮到了極致。該短篇小説講述了一個人對於黑貓的心理懼怕。

  死亡貫穿於小説始終成為情節發展的重要線索。小説開篇敍述者“‘我’就以將死之人的口吻向讀者傾吐心聲冷讀者不得不相信故事的真實性,同時也給整部作品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

  愛倫·坡寫的是貓,但表現的卻是人;寫的是人殺死貓或貓殺死人,但表現的主要是人“殺死”人;寫的是黑貓與“我”之間的“愛”和“恨”,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愛”和“恨”,其真正凸現的是黑貓形象的象徵意藴——對病態人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