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紅星新聞”8月3日報道,當天凌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在其網站上刊登出此前飽受爭議的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圍繞在韓春雨身上持續一年多有關NgAgo-gDNA基因編輯問題的爭議,終於,以他的主動撤稿而告一段落了。
韓春雨 網絡圖片
再次成為焦點的韓春雨,他在哪兒?現在的實驗室是否還在進行實驗?記者8月3日走訪了韓春雨的實驗室,一探究竟。
尋訪撤稿後的韓春雨:“理解萬歲”
3日上午,韓春雨團隊通過河北科技大學宣傳部在該校官網發佈了聲明。聲明稱:
為確保科學研究的嚴謹性,韓春雨及其論文共同作者決定主動將2016年5月2日在國際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撤回,同時將進一步研究不能重複的原因。
聲明還稱,韓春雨團隊同意按學校安排,選擇一家第三方實驗室,在同行專家支持下開展實驗,驗證NgAgo-gDNA基因編輯的有效性,並將實驗結果公佈,以回應社會關切。鑑於該論文已撤稿,學校決定啓動對韓春雨該項研究成果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韓春雨,希望瞭解韓春雨撤稿原因。但韓春雨未做過多解釋,只是回覆説:理解萬歲。
目前,尚未有韓春雨本人針對此事的其他回應。
兩間實驗室大門緊閉 有學生稱撤稿是早晚的事
那麼,再次成為關注焦點的韓春雨在哪兒呢?
8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趕到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的實驗室就在河北省藥用分子化學實驗室所在實驗樓的三樓角落。記者趕到看到的是,兩個房間均大門緊閉。
韓春雨的兩間實驗室大門緊閉
據瞭解,這兩間實驗室分別為細胞研究室和分子藥物學研究室。紅星新聞記者敲了很久的門,都不見有人應門。走廊窗台上擺放着兩個空空的鋪滿灰塵的器皿。一盆半枯萎的綠植在窗台上同樣有氣無力。門口的垃圾桶裏,有用過的手套,卻並沒有堆滿。
在三樓的走廊上的牆上,還貼着韓春雨參與署名的研究成果。那是一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河北省科技支撐項目,韓春雨的署名在八位署名者中排名倒數第二。
貼在牆上的研究成果,韓春雨署名位列倒數第二
在同一層樓隔壁實驗室的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學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韓春雨在實驗室出現了。以往,韓春雨做實驗的規律是,在晚上7點過到實驗室。而自從暑假開始,他就沒怎麼看到過韓春雨。
不過,對於韓春雨撤稿的事情,這位學生同樣是今天看到新聞才知道。但他並沒有表現出很意外的樣子。他説,現在不撤以後也會撤,不是這個月也就是下個月的事。“一直都沒有重複性的實驗結果,這個事情也是早晚的。”
而另一位來實驗樓裏做實驗的老師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差不多有兩週,他沒有在實驗樓看見韓春雨。而對於韓春雨撤稿的事情,這位老師並未直接回應。
為何主動撤稿:為了維護科學記錄的完整性
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的官網上,清楚地列出了韓春雨論文的前後發表和撤回的坎坷記錄。
紅星新聞記者看到,該論文最初於2015年6月3日投稿後被《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收到,2016年3月21日接受,而後在2016年5月2日發表,2016年11月28日又進行過更正,最終於2017年8月2日(北京時間8月3日)撤回。
在主動從《自然·生物技術》雜誌撤稿之後,韓春雨及論文的其他作者還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撤稿聲明。紅星新聞獲悉,其撤稿聲明全文如下:
由於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複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在該圖中,我們報告説,利用5′磷酸化單鏈DNA作為引導,NgAgo(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能夠有效引起雙鏈斷裂,並對人體細胞基因組進行編輯。
雖然許多實驗室都進行了努力(Protein Cell 7, 913-915, 2016; Nat. Biotechnol.35, 17-18, 2017; Cell Res.26, 1349-1352, 2016; PLOS One 12, e0177444, 2017) ,但是沒有獨立重複出這些結果的報告。因此,我們現在撤回我們的最初報告,以維護科學記錄的完整性。不過,我們會繼續調查該研究缺乏可重複性的原因,以提供一個優化的實驗方案。
韓春雨撤稿聲明中提到的圖4 圖據《自然-生物技術》網站
8月3日早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通過郵箱向紅星新聞記者發來了一篇其針對此事的社論回應,此回應亦於3日在網絡上發表。
在社論中,《自然·生物技術》表示:“我們現在確信韓春雨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自然》子刊肯定其研究意義 “有關NgAgo的研究才開始”
去年夏天,韓春雨及其團隊在發表《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了題為“利用NgAgo進行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的論文,該論文稱,短5′磷酸化單鏈DNA可引導格氏嗜鹽鹼桿菌核酸內切酶(NgAgo)產生雙鏈斷裂,實現對人類基因組的編輯。論文甫一發表,便引起科研人員的極大興趣和媒體的競相報道。
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實驗室無法重複該論文所報告的基因組編輯功能,質疑聲與爭論聲便開始出現了。針對大眾的普遍質疑,《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也詢問了韓春雨及其同事是否可以解答科研界為何難以重複他們的結果。
於是,去年12月,韓春雨及同事,還有另外幾個與《自然·生物技術》聯繫的獨立研究小組,提供了新的實驗數據,稱已經重複了NgAgo基因編輯活性。
當時,本刊編輯和一位外部評審人都判定這些數據太過初級,不滿足發表標準。因此,我們決定給這些原始論文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組更多時間來收集更多的能支持其論點的實驗證據。
現在,距原論文發表已過去一年多了,《自然·生物技術》稱,他們瞭解到當初曾報告説初步成功重複出實驗結果的獨立研究小組,無法強化初始數據,使其達到可發表的水平。類似的,在徵求專家評審人的反饋意見後,“我們判定韓春雨及同事提供的最新數據不足以反駁大量與其初始發現相悖的證據。我們現在確信韓春雨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雖然韓春雨主動撤稿,但《自然·生物技術》雜誌充分肯定了其研究的意義所在。“這篇有關NgAgo的論文發表出來,並不是科研過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不過,撤稿並不意味着這一切就這麼結束了。8月3日,“新華視點”記者就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採訪了權威專家。
焦點一:撤稿是否等同於學術造假?
按國際慣例,研究團隊發表的文章結論必須是可重複的。“主動撤稿表明韓春雨團隊也意識到他們文章有不能重複的問題。”美國梅奧醫學中心教授樓振昆説,“能夠主動撤稿需要勇氣,很多重複不出的文章作者也不願主動撤稿。實驗不能重複可能有多種原因,現在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韓春雨團隊是造假。一般被動撤稿是查出有造假行為。希望韓春雨團隊能夠公佈實驗原始資料和數據,研究人員可以根據實驗記錄一步步重複,看是否能夠重複出來。”
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認為,撤稿是“重要一步”,讓我對科學共同體有了些信心。他同時也期待下一步動作。“現在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到底是造假還是單純的試驗錯誤。”
據瞭解,學者對於已發表的論文,在多種情況下都可以主動撤稿。例如,認為論文的證據不充分,試驗數據還不能得出文中結論,或是認為數據處理不妥,暫不適合發表論文等。
一些受訪者認為,撤稿不等於造假。但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感到“疑惑”:如果數據真實可靠,面對如此壓力,韓春雨團隊為何始終都不願公佈實驗記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峯評論認為,韓春雨的技術在去年遭到大面積質疑後,一些業內人士其實心裏都已下了結論--這是一個不可靠的研究結果。“我自己後來也仔細研究過相關知識和文獻,發現NgAgo理論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編輯功能。”
幾位生物學領域的資深科學家表示:“我們幾位同行討論過也認真分析過韓春雨的論文,並且在2016年7月份意識到,這應該是學術造假。”“通俗點説,就是説這個蛋白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打開DNA進行剪切”“仔細閲讀論文就能夠知道,實驗不可能成功”。
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説:“新聞的常規是很快報道事情重要進展,科學新聞的國際標準是請多個專家讀論文後發表評論。但即使這樣,有時也不能判斷其中的問題。好在科學研究的判斷還有時間的考驗,以及同行的重複和驗證。”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高教室副主任劉承波認為,我們一方面要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另一方面,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鑑別是真科研還是假科研。這必須依靠我們不斷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去解決,要做到“既鼓勵創新,又杜絕造假”。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律師認為:如果是故意為之,旨在沽名釣譽,就構成學術造假。但如果這種結果非其主觀為之,而是屬於純粹的方法或者技術問題,則不宜認定為學術欺詐。
焦點二:國際上處理學術爭議的科學途徑是什麼?
韓春雨從“一鳴驚人”到同行質疑紛至沓來,到撤稿,過程跌宕起伏。
那麼,撤稿之後該何去何從?國際上處理學術爭議的科學途徑是什麼?
專家們表示,國外對於學術不端和學術造假的調查都比較嚴格,遇到類似實驗無法重複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會啓動調查程序。一旦查明是學術造假的話,意味着研究者將身敗名裂。論文的通訊作者必須承擔主要責任,整個研究團隊也須對此負責。而研究團隊所在高校,作為學術誠信監管主體也應該承擔一定後果。
例如,美國的政策文件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調查程序、各部門的職責、如何處理等都做出規定,相應的處罰包括辭退、降職、減薪、停招研究生、拒絕授予終身職教授等,並根據過錯程度,數年內甚至終生不得再申請項目,也有因情節惡劣的學術造假鋃鐺入獄的例子。
樓振昆説,對於類似事件,國外會邀請獨立調查組,沒有利益衝突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調查。一經查實是學術造假,會遭到重罰,基本意味着學者的學術生涯結束。
焦點三:相關調查是否會啓動?
科技部、教育部、衞生計生委、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公佈《腫瘤生物學》107篇論文集中被撤事件調查處理結果:“堅持眼睛向內,堅決打擊學術不端”。
科技部門表示對韓春雨學術爭議高度關注。
河北科技大學3日在官網稱,鑑於該論文已撤稿,“學校決定啓動對韓春雨該項研究成果的學術評議及相關程序”。
樓振昆認為,學校和河北省有關部門以及第三方調查組都應該組織調查。事實上,韓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學是這一事件的利益相關方,也許因此學校沒有進行調查的動力。不少專家呼籲,相關部門應介入調查,並及時公佈調查結果。
還有多位專家提出,在調查的過程中,韓春雨本人有義務在合理範圍內披露他所掌握的數據和實驗過程,河北科大應予積極配合。但河北科大作為利益相關方,應當適度迴避,由第三方評測機構予以認定。
“科學發展是不斷證偽的過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説。期刊發表不一定代表正確。只要不是惡意欺騙或機構秘密,任何研究進展都應該及時在同行中公佈、討論。
也有專家特別提出,搞科研還是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科學的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才是常態,實事求是與寬容失敗應並重。
(王陽、傑文津等)
因實驗結果無法重複,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的實驗引發爭議。近日,多名科學家向《自然·生物技術》期刊提交其實驗結果。據人民網報道,該雜誌一位新聞發言人回應稱,已收到關於韓春雨論文的多個意見,批評意見經同行評議後,有可能會被刊登。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國際期刊《自然·生物技術》發表研究論文引發關注。但一月後,由於實驗結果無法重複,遭到國內外多名學者質疑。
據該發言人介紹,根據《自然·生物技術》發稿規範,對於一些意義重大的批評,可能讓作者或編輯推斷出論文基本結論是無效的,原始論文會被撤稿;如果有必要突出和澄清原始論文的問題,來函可能會與撤稿聲明一起刊登。
至於調查時間需要多久,該發言人表示,可能需要相當一段的時間。他解釋,讓調查按應有程序進行,不預先判斷結果很重要,因為指控可能被證明是基於事實或沒有根據。
今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稱格氏嗜鹽鹼桿菌中的蛋白質NgAgo具有核酸內切酶活性,能夠被利用到基因編輯中,成為一種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這樣一個發現很快被媒體稱作“諾獎級”的科學發現。
但此後的多月時間裏,過多科學家紛紛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的實驗結果讓韓春雨處於風口浪尖。在受到此質疑下,最初發表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聲明稱,將對韓春雨論文展開調查。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