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説《稻禾》:創作接“地氣” 鄉愁通世界
廈門10月11日電 (陳悦 羅荔丹)“稻子要怎麼跳舞,我也不知道”,林懷民説,“那就一起到田裏,一起去割稻子。”
這位雲門舞集創始人兼藝術總監,10日晚在廈門閩南大戲院和“粉絲”們見面,暢談雲門舞集40週年大作《稻禾》充滿鄉土味的創作歷程。
《稻禾》本週末將在廈門閩南大戲院上演,成為今年兩岸藝術節打“頭炮”的台灣作品。
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舞者接觸過泥土的很少。”林懷民幽默地説,特別是在台北長大的,所看到的米,只有在“7-11(便利店)裏”。
林懷民則不同,他是在盛產稻米的嘉義新港成長,曾自言有“稻米情結”:70年代的《薪傳》徒手“插秧”,90年代的《流浪者之歌》真米登場,雲門舞集40歲時又回到稻田。
説起排練《稻禾》所在的台東池上,林懷民頗富感情,對池上的雲瀑、池上米的來歷、池上的便當,他在見面會上娓娓道來,“我從小時候就知道這個地方。”
在池上創作、排練期間,他感受到農友們的“幽默、開心、樂觀”。
他驚歎於農友家中懸掛的梵高名畫,回憶起愛好書法、家中如曬衣般掛滿作品的農友。他説,池上的農友,晚上不讓路燈照着稻田,他們的理由如詩一般,“不讓一點燈光去打擾稻米的睡眠。”
正是這種對美的追求,令池上農友同台灣地區電力部門積極鬥爭,要求線路全部地下化,不讓稻田裏有一根電線杆,造就幾十公頃浩瀚無瑕的稻海。林懷民説,這也是自己選擇池上這塊稻田的原因。
林懷民在見面會現場 閩南 攝
“很少接觸泥土”的舞者們,也從稻田裏得到了“情感”。在林懷民現場播放的視頻裏,有舞者説,稻子“很沉很重,感受到紮根在泥土裏的力量”;也有舞者感受到,“割稻子時要有旋律,節奏出來後,動作就會快一點。”
林懷民説,勞動,讓舞者們體驗到“粒粒皆辛苦”,“身體得到前所未有的感動”。他的描述如同在吟誦詩句:舞者們“累了,流下汗水,風又把汗擦乾”,“皮膚的感覺、敏感性就出來了。”
林懷民決定,不但要編出向農民致敬、讓他們看得懂的舞蹈,還要把第一次演出放在池上的麥田裏,並且第一場演出要免費提供給村民們。
雲門舞集在池上找到了一塊梯田開闢為舞台,梯田四周的高地正好作為觀眾席,可以供2000人觀看演出。而為了演出效果,農民們在農會呼籲下暫停稻子收割直到演出結束。
讓林懷民尤其高興的是,演出那天,很多在外地的池上人也趕回村子,觀演、相聚,變成了忙碌的現代社會中,親友們罕有的“喜慶聚會”。
這塊演出場地此後也一直得到保留,很多明星先後來到這塊田地裏演出,“很多大陸朋友也在網路上訂票,專程去看演出。”村子裏也有了每年舉辦池上藝術節的傳統,林懷民驚喜得知,池上村民甚至還開了自己的美術館。
走出池上的《稻禾》,已經在巴黎、倫敦、紐約、華盛頓、莫斯科、北京、上海、香港等幾十個大城市演出過。
林懷民説,在演出過程中,雖然一些西方觀眾不熟悉稻耕文化,卻也感動落淚,原來,對農村,對人與大自然有機的互動是“共通的鄉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