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可以翱翔天空之時便將戰爭帶入了新的空間。現代空中作戰完全可以説是集勇氣與科技於一身的高端作戰樣式。隨着按鈕被按動,空空導彈呼嘯而出,敵機瞬間化為一團烈焰的情景總是那樣震撼。而那枚克敵制勝的空空導彈則如死神之鐮一般伺機而動。今天璐璐就來和大家聊聊空空導彈的發展歷程。
但講道理,空戰的發展可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一戰早期,空戰還指的是飛行員間的手槍對射或磚頭對仍,直到一戰後期真正的戰鬥機才出現,雖然到二戰,空中格鬥依舊是近距離槍炮狗鬥,但痴迷黑科技的納粹德國卻玩了個劍走偏鋒。
研製出了X-4型無線電指令制導空空導彈,可還沒來得及投入實戰,元首就被蘇軍一波帶走了。戰後,美蘇兩國都擁有了自己的空空導彈,並且發展了紅外製導與雷達制導的兩種形式。
當時最具代表的紅外製導空空導彈莫過於美國的AIM9B“響尾蛇”與蘇聯的K13“環礁”,兩種均採用非致冷硫化鉛紅外探測器,並使用超小型電子管放大器處理信號,因此只能尾隨敵方戰機探測攻擊。而小短腿的導彈有效攻擊距離也不過2——3公里。同時期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的“麻雀1”空空導彈,其範圍也基本如此。
進入60年代,空空導彈在技術上也開始了換代,諸如,美國的AIM-9D“響尾蛇”、法國馬特拉R530、蘇聯的R-60T等都是第二代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典型,應用了近炸引信與晶體管電路信號處理等技術,在可靠性上有了本質的提高。而諸如“麻雀3A”(AIM7E)等這一類二代雷達制導導彈而言,連續波半主動雷達制導技術也是一個發展。
在60年代,美國的飛機設計師和空軍的決策者認為:導彈將替代航炮成為空戰主宰,空戰的模式也將簡化。因此,諸如美軍F4鬼怪、F105雷公等戰鬥機在最初都沒有安裝航炮。但在越戰中,美軍飛行員尷尬的發現:有很多次,紅外格鬥彈發射後會無視敵機逐日而去。
而雷達制導的“麻雀”也不省心,發射步驟繁瑣到連飛行老鳥都會罵娘。而整個越戰中美國空軍共發射麻雀導彈589枚,命中率僅有感人的10%。但這一時期,越軍與中國空軍的米格系列戰機都是裝備有航炮的,本着導彈輔助航炮的作戰思想,經常打的導彈用盡的美軍飛機狼狽不已。
在越戰後,隨着戰爭中對於空空導彈使用的總結,第三代空空導彈開始了發展。80—90年代“響尾蛇”依舊在不斷魔改,以色列的怪蛇3、俄羅斯的R-73等三代或“三代半”導彈相繼問世,引入了掃描探測或紅外多元探測、數字處理等新技術,提升了導彈的抗干擾與攻擊能力。
而目前,一些主要國家空軍已經裝備第四代的紅外或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響尾蛇”都已經發展到了X型。而著名的AIM120系列,更是成為了美帝隱形戰機的踹門利器。集合中途指令、慣性制導等複合制導方式,具有一定的“發射後不管”能力,離軸發射、超視距攻擊之類的也都不在話下。
但技術發展總會推動裝備的進步,超視距空戰中,打得更遠,飛得更快更有優勢。因此,固體衝壓發動機作為空空導彈新的動力源成為了發展方向。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固體衝壓發動機是歐洲的“流星”空空導彈。美國雖然也在上世紀80年代研製了類似的靶彈,卻在空射型上因為成本不了了之。
那麼,這個新技術誰還可以應用呢。中國睿智一笑表示:有門了。當年9·24金門空戰中解放軍獲得了美製AIM9響尾蛇的未爆彈,蘇聯藉此研製出K13導彈,而我們仿製的K13就是霹靂2型,到後來的霹靂5,與西方蜜月期時給予R550與怪蛇3仿製的霹靂7、8型。再到如今的霹靂12。
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卻並不低。而最近中國新一代可變流量固體衝壓發動機試飛器的兩次試飛均告成功。固體衝壓發動機讓空空導彈飛的更,快打的更遠,極大的擴大了空空導彈不可逃逸區。
空空導彈所謂“不可逃逸區”就是:導彈處於有動力飛行可以達到的最大區域。在這一區域內導彈的機動能力處於最佳狀態,能像狗皮膏藥一樣粘着敵機無法擺脱。
理論上在這區域內任何飛機都不可能避開導彈的攻擊。通常來説空空導彈攻擊的“不可逃逸區”約為導彈最大射程的50-60%。
但衝壓發動機的空空導彈不可逃逸區非常大,比如“流星”導彈採用衝壓發動機,最大射程超過150公里,而“不可逃逸區”約為80~100公里,而美國中距彈當家花旦AIM-120C最大射程才90公里左右。
舉個極端的例子,流星空空導彈可以在AIM-120C最大射程外猛扔狗皮膏藥,而對方只能抱頭逃竄。所以説空空導彈質量優勢的差距將決定能否確保制空優勢。
目前,我國在固體衝壓發動機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相信不久的將來,殲20等一種國產戰機將裝備新一代的更加厲害的國產空空導彈,所帶來的戰略優勢將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