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了違規操作漏洞,消費貸該如何迴歸正途?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變了味的“消費貸”,如何迴歸正途?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吳雨

  近期,北京、深圳、浙江等多地下達通知,對消費貸違規進入房地產開展調查。記者瞭解到,監管趨嚴背景下,一些商業銀行開始加強對消費貸的管理。變了味的“消費貸”,如何迴歸正途?

堵住了違規操作漏洞,消費貸該如何迴歸正途?

  資料圖:有消費貸流入樓市。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消費貸的用途是支持居民的各類消費支出,包括教育、旅遊、房屋裝修、購買耐用品等,監管部門多次強調消費貸款禁止用於購買住房。但在實際運行中,如何保證資金一定用於消費是個難題。

  北京市民吳先生因為買房首付款不夠,通過一家城商行申請了25萬元的消費貸,在審查了他的收入情況後,不到一週的時間,貸款就批了下來。25萬元的資金進入他的銀行卡後,吳先生提取現金,交了首付款。

  “就是簽了個合同,要求按時還款。銀行工作人員沒有特別強調不能用於購房,我覺得大家是心照不宣吧,畢竟銀行也想把錢貸出去。”吳先生説。

  “個人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放大居民部門槓桿,影響房地產調控效果,應堅決堵住各種漏洞。”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建議,商業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應將消費貸款發放時限控制在5年以下,並要求客户提供用途證明。對30萬元以上的消費貸款執行“受託支付”規定,將貸款資金支付到合同約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對象,減少被挪用的風險。

  他同時提醒,關注消費貸款進入樓市不能只盯着商業銀行,網貸平台對資金流向沒有監控,進入樓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要加大對各類網貸平台的清理和整頓,對其提供的借貸業務,在借貸用途、資金流向等方面加強監測。

  堵住了違規操作的漏洞,消費貸究竟該如何迴歸正途?

  “打開手機點擊幾下,幾秒鐘就能到賬,裝修可以貸款,租房可以貸款,買新款iPhone也能分期付款,以前是找不到借錢途徑,現在是衡量各種成本,選擇向誰借。”廣西百色80後小夥子韋少標感嘆道。

  韋少標經歷的變化,折射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迅速。今年1至8月,我國居民新增消費性短期貸款1.28萬億元,同比多增7833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消費信貸市場上的產品種類很多,借款方式簡單方便,很多是全線上,“秒”到賬,但不同機構提供的產品各有特色。

  商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利率較低,一般在6%左右,貸款額度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但門檻相對較高,多數銀行在存量客户中挑選符合特定條件的“白名單”客户。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機構等主要針對缺乏銀行借貸記錄的中低收入年輕羣體,貸款額度多數在1萬元以下,平均年化利率10%以上。

  韋少標先後在深圳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貸款8000元和5000元,分別用於房屋裝修和購買家電,因為良好的還款記錄,不久前他的授信額度得到了提高。“從銀行貸款要提交收入證明等各種材料,比較麻煩。雖然消費金融公司的利率高一些,但等額本息每月還款1000多元,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在“借錢”越來越方便的時代,對於居民個人而言,應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量入為出,合理借貸。專家提醒,消費信貸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支持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由於我國居民提前消費的經驗不足,要謹防忽視自身償還能力,過度借貸、多頭借貸的情況。

  管好消費貸,用好消費貸,還其短期應急、支持消費的本源,這一新興的金融服務才不會走了形,變了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1 字。

轉載請註明: 堵住了違規操作漏洞,消費貸該如何迴歸正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