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維攝
微信裏,尹東的頭像是一段崎嶇嶙峋的樹幹,記者詢問尹東這是什麼樹,他説這是沙棗樹,“在我老家的院子旁,就有一棵沙棗樹,它耐寒、耐鹽鹼、耐風沙,生命力非常強。我很喜歡沙棗樹,看到它就像回到家一樣。”堅毅、質樸、勤奮的尹東就如沙棗樹一般,他從內蒙古草原走出來,如今成長為一名火箭軍發射連連長。作為基層帶兵人,尹東始終將履職、治訓、管理和育人對準依法治軍的“靶心”,成為強軍興軍路上的“鐵連長”。
依法履職,“自己先成為鋭利刀尖”
“60分的連長帶不出100分的兵,要想把兵練成尖刀,自己首先要成為尖刀上鋭利的刀尖。”尹東説。
依法盡職履職,才能尊法立威。尹東之所以這樣説、這樣做,與他的個人經歷分不開。高考取得全旗第三名成績的尹東,懷着對綠色軍營的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國防生。畢業面臨保研機會,尹東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主動提出到火箭軍一線作戰部隊。“火箭軍是一支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部隊。”尹東那時就立志成為光榮的火箭軍戰士。
進入發射營後,密密麻麻的電路圖是擺在這個新號手面前的第一道坎。多數新號手學導彈專業是從跑相對簡單的小電路圖開始,而尹東直接從“跑大圖”學起。尹東向記者展示3米多長的電路圖,“從大圖開始學起,看似‘舍易求難’,實際進入慢、出來快,有助於建立系統的概念。”除了白天參加全連共同的理論學習之外,尹東每晚都來到會議室,把6張大電路圖鋪在桌面上,左手在圖上比劃,右手在本上記錄。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尹東從理論上攻克了發射控制專業,整張電路圖爛熟於心。一整套隨裝技術資料和訓練教材,他用一年時間全部看完,身邊戰友直呼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實彈發射任務中,一本導彈操作規程近兩萬字,一個發射預案包含近百個特情處置方法。為了將操作規程學紮實,尹東利用飯前的片刻休息時間背規程,要求自己背不會不吃飯。“發射架是導彈部隊的戰鬥單元,專業學不精,打起仗來就會貽誤戰機。”尹東在採訪中不止一次地説。
依法管理,剎住“提前量”
有些人認為“依法治軍”對於基層連隊來講“大而空”,但尹東認為,越是基層連隊越不能忽略與條令法規相悖的“小事”,越是司空見慣的“小錯”越要糾正。
“提前量”就是這樣一個習以為常的“小錯”。為了杜絕早操集合緩慢的問題,有的官兵想出一個“良方”——比規定集合時間提前5分鐘甚至10分鐘起牀,這樣就有較為充足的時間來整理內務。於是,伴隨着早操哨音,官兵們整齊劃一集合的背後則是很多官兵早早就穿戴整齊地站在樓道里等着哨響,有的甚至軍容齊整地在樓道里睡覺。
用尹東的話來説,這樣的“提前量”可謂“細思極恐”:看似解決了集合速度慢的問題,實際助長了“練為看”的風氣,人為增加時間,降低效率,削弱了連隊戰鬥力。“《內務條令》明確規定:聽到起牀號(信號)後,全連人員立即起牀(連值班員應當提前10分鐘起牀),按照規定着裝,迅速做好出操準備。”尹東認為,條令已然規範了起牀時間,就要把握好“立即”和“迅速”的含義。尹東從這項日常管理入手,為官兵反覆解讀一日生活制度的重要意義並要求嚴格落實,通過檢查糾正,堅決制止“提前起牀”“提前準備”等情況,逐漸把“提前”的習慣掰了過來,消滅了起牀的“提前量”。
對於拉練、演訓中存在的“提前量”,尹東則通過反覆組織不通知時間、地點、課目的會操、演練和體能對抗,使全連拋棄了過去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的“提前通知”。如今,官兵們習慣了“聞令而動”,沒有準備,卻時刻準備着。
依法治訓,圖表系統作幫手
尹東的辦公桌上有幾個裝訂本,封面分別寫着:軍情思維導圖、專業思維導圖、管理法規思維導圖、原理圖……尹東如數家珍地介紹他依法治訓的好工具——思維導圖,“這一張大圖上只有不到六七十個字,但把要點展開後,可以講出6萬字。”只見圖上從若干個一級知識點出發,如開枝散葉般地延伸出二級、三級、四級知識點,綱舉目張,系統全面。
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是尹東偶然從互聯網上了解到的,他認為這對加強官兵專業學習有很大幫助。“過去機械地一條條記筆記,大腦只是充當瀏覽器。而思維導圖是一個立體空間,通過對知識點的再加工,大腦就變成了搜索引擎。”尹東將多個操作崗位、數十個專業、幾十台設備和上千種元器件使用原理和操作要點融為一體,組織官兵學習,使他們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掌握專業知識、裝備戰術技術指標和操作技能,熟悉各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關係。
導彈發射精確到秒,訓練也絕不能粗放籠統。“軍事訓練精細化管理系統”軟件是尹東帶着班長骨幹製作的,只要錄入每名官兵的體能課目考核數據,系統便根據數據自動生成訓練課時分佈圖,把每個課目具體細化到分鐘。為了高效統計官兵休假情況,尹東還設計了一個“休假小程序”,輸入官兵的離隊、歸隊時間,加上來回路途所用時間,“回車”一下就自動生成休假天數,休假完成後此條休假記錄就自動轉為紅色。“有了這些幫手,訓練管理更加規範科學了。”尹東説。
帶兵有温度,兵心似我心
走進發射連,就聽官兵們説:“沒到一連怕一連,來到一連愛一連,離開一連想一連。”尹東始終堅信,“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稱職的帶兵人。治軍訓練要依法從嚴,也要用真心真情關愛官兵需要。”
當前,部隊兵員構成發生了顯著變化,80後的骨幹帶90後的兵,還出現了一些“特殊兵”:“老幺兵”——在家中排行老小,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留守兵”——成長過程中,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單親兵”——原生家庭矛盾較多,跟隨父親或母親一方長大。
作為帶兵人,尹東深知要對症下藥,幫助戰友健康成長。對於“老幺兵”,尹東有意識地給他們下任務、壓擔子,培養其吃苦精神和責任感;對於“留守兵”,尹東則多給他們創造與戰友們打交道的機會,比如負責管理器材、圖書借還,使其更開朗地融入集體生活;而對於“單親兵”,尹東一方面與戰士家長聯絡,互通情況,一方面通過發揮戰士自身的優勢和長處,增強其自信心。
採訪中,有位一連的戰士告訴記者,“尹東連長治軍很嚴格,但是他把兵放在心上。我們打心眼兒裏佩服連長,有人説他太嚴格,甚至不近人情,但我們覺得‘從嚴’是最大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