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停車難的問題難解決,原因在於停車產業壟斷嚴重,近日,參考消息編譯的一則報道再提國內城市“停車難”的問題:車越來越多,停車“噩夢”始終揮之不去。數據顯示,中國城市停車位缺口非常大,國家近兩年也在推動停車位的建設規劃,但目前來看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其中的原因值得探析。
要點速讀1停車位缺口巨大,可是民資進入障礙重重,即便建好了利用率也跟不上。2解決“停車難”,更高階的治理方式是轉變管理思路,從滿足停車需求到引導減少用車。停車位告急!彌補缺口看起來是筆大生意
國內大城市裏的車主,如果選擇開車出行,就不得不為“糟心”狀況做好心理準備。堵車當然是狀況之一,但“停車難”的煩惱一點不比堵車少,在人多的地方,搶佔停車位考驗着老司機的判斷。
“車停哪兒”之所以成為高不確定性的難題,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車多位少”。以北京為例,高達200多萬的停車位缺口,讓買車和用車之間已經無法劃上等號:
而北京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去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提到一組數字:“目前我國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
這可以説是城鎮化建設欠下的債,過去二十年政府為快速發展的熱情所鼓動,埋頭修路和蓋房,卻忽視了“停車”這樣基本的配套規劃。有關部門開始希望亡羊補牢。去年在國務院部署了加強城市停車建設的計劃後,相關部委隨即出台了多個政策文件。發改委、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化是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重要途徑”。有人計算,“停車位”萬億市場等待開發,這無疑是筆大生意。
然而生意“叫好不叫座”,民資進入障礙重重,市場化程度低
停車位市場供不應求,政府又鼓勵民資進入,整個產業的前景看上去非常美好。然而,實際上這筆生意“叫好不叫座”,有些地方民資興沖沖地準備上項目,但卻半路折戟。
拿被寄予厚望的PPP模式為例。PPP模式指的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應用到停車上,就是企業和政府一起出錢出力建設停車位。今年4月,經濟參考報對陝西西安市的PPP停車模式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PPP模式遭遇到“掣肘”:土地難批;審批、驗收手續繁雜。一位投資人表示“手續的時候實在太過繁瑣,審批手續報起來就非常困難,涉及規劃、建設、市容園林、特檢所、消防,都需要過一遍,建一個停車場和一個大樓是一樣的,甚至還要多。”
除了在報批程序上卡殼外,還有地方直接更青睞國企,讓民企靠邊站。比如,太原市出台的《關於2015年公共停車場(庫)建設的實施意見》裏説的很清楚,“在資金籌措方面,太原市將優先支持龍投、國投等政府國有投資公司,採用‘土地補償、拆遷安置、停車場建設運營管理’一體化模式……”
可以説,市場雖大,生意雖好,但停車產業壟斷的意味依然很濃,市場化的民資想介入比較困難。
而且,“價格雙軌”致使停車場建好了利用率也跟不上
地少需求大,因此國家鼓勵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之前,不少城市也紛紛建設了相應的停車場地,不過,翻閲各地報道不難發現,集約化停車設施並沒有充分利用起來,車主們還是“任性”,路邊搶個位置想停哪停哪。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熊文曾做過一項調研,發現“北京CBD距地下停車場步行五分鐘範圍內,地面人行道停了900多輛車,自行車道停了600多輛車,而停車場仍有好幾千個空餘車位。”為何旁邊就是停車場,而一些車主非要佔用道路呢?歸根結底是為了“省錢”。曾經有司機評價停車改善的方案,直截了當地表示:“辦法非常好,但只要超過5塊錢1天就一概不接受,一定能找個免費地方停下”。
圖片來源:《北京停車研究報告》,2015
亂停車的人當然應該受處罰,但實際更好的停車場地沒有被利用起來,也和定價機制存在不足之處有關。比如,據南方日報報道,廣州佛山禪城區路邊臨停車位收費標準就是這樣的情況,路內的車位要比路外停車上的價格便宜,致使路外車位的空置率較高。
《意見》中提到,“充分發揮價格槓桿的作用,逐步縮小政府定價範圍,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認為,這意味着實施政府定價和市場定價的“雙軌制”,佔用公共道路的政府定價低,而佔用私人產品的新建停車場收費高。這相當於變相鼓勵車主把車停在路內停車位。
解決“停車難”,建車位、用車位是“表面功課”,更高階的治理方式應該轉變管理思路
學者喜學在博客裏寫到,“車位問題,其實遠不僅僅是車位本身那麼簡單,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城市規劃和管理的內在邏輯性,然而不幸的是,在一些城市,這種邏輯有時是混亂的。”
而邏輯混亂體現在城市規劃的諸多方面,比如政府一面強調公共交通出行,一面仍主張汽車優先;在用地規劃上,一面説要集約化用地,一面又趕人到郊區,如果公共設施不完善,自然買車、用車、停車的需求更大。
曼哈頓中心區的車輛與户數比(1980-2009),實際上從1982年到2009年,每個工作日進入CBD工作的人在增加,而開車進入CBD的人卻反而下降了 圖片來源:《我們需要多少停車位?》
事實上,一些國際大城市已經意識到停車位的數量永遠不可能得到滿足,它們從被動的增加停車位,已經逐漸發展到主動引導上,通過改善土地開發強度和公共交通規劃來控制用車、停車的需求,收效明顯。當然,這更考驗政府的管理思路和規劃水平。
解決“停車難”,短期內應該彌補停車位缺口,鼓勵民資進入投資,長期來看,則需要進行車輛的供給側管理,減少用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