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工業化進程加速,汽車生產難度越來越簡單、流水線作業也讓汽車產量不斷增加
汽車也已經從過去的奢侈品淪落為快消品,就像日化品一樣稀鬆平常。看看身邊常用的日化品,價格都不會太高而且品目繁多,可選範圍也比較廣。
70後80後都記得當初的“飄柔”“海飛絲”等洗髮水,二十年前可以明星產品,價格是同類產品中最高的。現在呢?前段時間在超市看到了飄柔洗髮水,僅賣十幾塊,當時還以為是假貨呢!廠家都看到了洗髮水的利潤,因此一窩蜂都生產洗髮水,品牌多了以後價格自然會降下來,價格會降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汽車也是如此
名牌洗髮水的水分不斷被市場擠出來,日化品逐漸進入微利時代。汽車的水分也在不斷被市場的擠出來,只有低廉的價格才能打動消費者的心,更新款的車型不貴的價格才會讓消費者有換車的慾望。如果一輛車可以開三十年不用換, 汽車廠家早黃了!所以汽車廠家要不斷的推陳出新,不斷的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導致現在的汽車更換頻率越來越高,而汽車使用年限越來越短,換車週期也被壓縮。
可以看出來低價也是汽車廠家的一個套路,勾引消費者換更好的汽車。
一輛汽車最大的成本是研發投入。前期開發投入需要巨大資金,這些研發費用都會分擔到汽車裏,但是一款車型生產的越多,分擔的研發費用也越低。同時因為採用的零部件數量不斷增加,零部件前期開模的費用也會攤薄,最後幾乎就是原料的成本而已。因此一款車銷量越高,其成本也越低。這也是為什麼哈弗H6經常揮刀自宮的原因,也是哈弗M6價格低的原因,就是因為成本在不斷降低。
其他品牌的汽車也是如此,一款車型壽命週期越長則成本越低。
例如大眾火柴盒車型~捷達/桑塔納等汽車在國內持續生產20年之久,從最早的十幾萬到後期的5-6萬。據説捷達批量生產後成本在4萬左右,但是諸多原因導致捷達市場售價達到十幾萬元。後期降價就是因為受到國產車的挑戰,比如國產車成本為3.5萬,那麼終端售價不會超過四萬。國產車的緊逼導致合資車的價格不得不下調,當市場上的汽車品牌增加以後,豐厚的利潤自然會隨着汽車銷量而降低。
就這樣廠家不斷地通過提升產量而降低汽車生產成本,甚至為了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還會出現簡配的行為
除了配置降低閹割某些功能之外,零部件的供應商、標準也在改變。沒辦法,降低售價的前提是降低成本,小廠的貨、標準低的貨價格才會便宜,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老款車型某些部分比新款還要好的原因。
簡配,降低零部件標準,都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整車成本。
畢竟很多人更在乎的是購車價格,以前聽到某款車降價2w塊的時候肯定會有撿便宜的感覺,也就有了購車/換車的衝動。現在2w優惠已經是跑平道,奧迪部分車型不優惠7-8w都是不正常的。其實這些就是廠家狡猾的行為,用一個較低的購車門檻來吸引你購車/換車,如果按照國民收入來計算,汽車的價格應該是逐步提高的,二十年前一輛車十幾萬,普通家庭收入幾千塊而已。也就是説不吃不喝攢上幾十年。
現在家庭收入提高十倍以上,但是汽車售價並沒有增加反而降低很多。這裏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降低了生產成本導致的,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汽車周邊零部件價格也會下降。就像當初電腦CPU賣到成千上萬元一塊一樣,到現在幾百塊的手機性能都可以超過當年成千上萬元的CPU,這就是工業化生產的優勢,電子產品價格會越來越低。
此外廠商在新車型研發上也下定了一定的功夫:這個框架,那個平台,其實都是為了增加零部件通用型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整車研發費,例如開發一款新車型只要在現有的平台上把幾個參數改改就可以用,不需要專門打造。而造個汽車殼就可以當做新品種來賣,框架、平台都現成的,因此研發週期縮短、研發費用降低。這樣就降低了製造成本,也降低了售價。
降低售價的同時也拉低了汽車售價門檻,而一部分人換車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畢竟換車的成本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