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一想到哪個國家有錢,大家都會想到迪拜。確實是,這幾年迪拜靠石油和旅遊業大力發展經濟,國家人人都是富翁,甚至有個段子這樣説:迪拜的乞丐都月收入47萬。但是,真要比起這個國家,迪拜分分鐘被完爆。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文萊,全稱文萊達魯薩蘭國,是個君主制國家。文萊位於亞洲東部,是一個只有5765平方公里的小國,人口只有39.3萬。

  文萊國有多有錢?靠着出口石油和天然氣,2016年文萊國的人均GDP已經躍居世界第4位。文萊不僅人人有錢,福利也是特別的好,具體可以看一下。

  文萊國實行免税制度,人們做什麼都不需要納税;教育也是全民免費,甚至出國留學的所有花銷都是國家掏錢;醫療也是免費,做手術收一元錢,治不好去別的國家治所有的費用國家也承包了。

  這麼好的福利離不開文萊國王的大力發展經濟和開明的政策。現任文萊國王不僅是一個超有錢的土豪,還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國王。每年的生日,文萊國王都會給全國發福利,贏得了文萊國人的支持和尊敬。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在歷史上,我國的一個小官員曾經是文萊國的皇帝,這便是福建人黃森屏。那時候的文萊還叫渤泥國。明太祖朱元璋讓黃森屏出使婆羅洲,並在這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當地人稱其為王。

  那時的渤泥國是個勢單力薄的小國,經常受到印尼的侵擾,於是渤泥國的國王便向黃森屏求援。黃森屏便帶兵打敗了侵略者,避免了渤泥國的滅亡。由於黃森屏的功勞,他被封為並肩王。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政治鬥爭,黃森屏坐上了皇位,成為了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蘇丹。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當了國王的黃森屏並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一直想回自己的祖國去。可是一路的舟車勞頓讓年事已高的黃森屏無法承受,在抵達南京後就去世了,死後葬在中國,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編者按】

  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市,他們的子女因為種種制度性原因成為這個社會底層的又一個縮影和樣本,並被冠之以“留守兒童”的稱謂。

  春運,這28億人次的大遷徙羣體中,有多少是趕着回家看子女的父母。在外打拼奮鬥一年或者數年,往往只有在這個節日,留守兒童才可以不用和父母再隔空相望。就在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在春運開啓當天跟隨的十條全國最繁忙的鐵路線路中,就能遇到太多歸心似箭的留守兒童父母。

  他們有的孩子2歲多,一共只陪過20天;有的兩年不回家,直接被3歲女兒叫“阿姨”;還有的不得不在短暫的團聚後,要把另外一個孩子繼續留守在老家。春運,至少讓愛回了家,但這其中的無奈真的只能延續嗎?

  留守的兒子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卿培東出神地看着手機屏幕。手機封面是兒子“煊煊”的照片,從出生到現在,他只抱過兒子兩次。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思鄉心切,時間似乎也稍微過得快了一點。下了火車,夫妻倆要趕往汽車站。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小夫妻在大巴站等待,離家越來越近。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彭麗霞抱過還沒認出自己的兒子,不停親吻,眼淚早已落下。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一張等待了很久的全家福。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

  列車從上海出發,一路向西。車過湖北平原,便在高山丘林間穿行,鐵道兩邊的山坡上竟有了皚皚白雪。

  離家還有一半的路程,卿培東已經開始想家了,尤其惦念一年多沒見面的兒子。

  列車8號車廂,卿培東出神地看着手機屏幕。手機封面是兒子“煊煊”的照片:粉嘟嘟的臉,戴一頂絨線帽子,眼睛笑咪咪地看着前方。

  25歲的卿培東已經好久沒看到兒子了,準確地説,兒子已經2歲3個月,他只看過抱過兒子兩次。

  2013年夏天,10個月大的兒子就只能留給父母照顧。夫妻倆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時在外打工多賺錢,過年再回家看看兒子。

  想兒子了,夫妻倆每天看手機裏保存的兒子照片。手機裏他專門建了一個“我的寶貝兒子”相冊,裏面數百張照片,從煊煊2個月到2歲多。這些照片有的是他回家時拍下的,更多的是孩子爺爺發過來的。

  有時候,妻子看着照片,不知不覺就淚流滿面。卿培東只好不停地安慰妻子,給妻子許諾,2014年底一定回家過年。

  很快就到年底,買了兩張站票,卿培東和妻子登上K1156次列車。妻子彭麗霞暈車厲害,一上車,卿培東就找列車員求補票,列車員很通情達理,想辦法給他調劑了一張卧鋪票。於是,卿培東讓妻子去了卧鋪車廂,自己卻一路站到成都。

  思鄉心切,時間似乎過得也快。2月5日16:16,K1156次列車抵達成都站。卿培東夫妻倆在站台匯合,一起出站搭大巴車回家。

  兩個小時後,大巴車在綿陽市三台縣高速出口稍作停留,一批乘客在此下車。卿培東的父親開了一輛舊麪包車,已經等在公路邊,2歲多的煊煊也在車上。

  夫妻倆快步奔過去。麪包車裏,煊煊原本與同來的8歲表哥玩得熱鬧,看到幾個人走過來,警惕地盯着,立刻不出聲了。爺爺在一旁告訴他“是爸爸和媽媽”,煊煊反倒縮在表哥懷裏,更不出聲,他已經認不出媽媽和爸爸。

  彭麗霞早已忍不住了,柔聲喊着“兒子”,一把將他抱在懷裏,眼淚已經“吧嗒吧嗒”掉下來。煊煊彷彿不情願,在媽媽懷裏還在掙扎。彭麗霞一邊輕聲説着“我是媽媽”,一邊不停吻着煊煊凍得有些發紅的臉腮。

  回家的山路非常顛簸,到家已經是19:30。卿培東的媽媽早已在家等候着,100瓦的白熾燈將屋門外照得雪亮。四五間低矮的土方,牆面的白灰早已脱落。幾個熱騰騰的菜很快擺上桌:大碗肉絲炒白菜,還有一大盤自家灌製的香腸。

  一路上的親熱,煊煊與媽媽漸漸熟悉起來,可他還不太樂意讓爸爸抱。卿培東只好自嘲:接下來要好好與兒子培養感情,這一次要在家多呆一段時間。

  可是,還是要賺錢養家。“買好了3月1日返回上海的火車票,返程票也不好買,還是站票。”卿培東計劃,春節後還是帶妻子一起出門打工,孩子只好繼續留給父母。

  不相認的女兒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奔波40個小時,夫妻倆照顧着兒子,也一路牽掛着在老家留守的女兒小雨。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k833次列車抵達貴陽站,漫長的回家路才走了一大半,

  “我們到家咯,馬上要見到姐姐了!”

  。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最後幾公里路,夫妻倆得步行才能到家。揹着孩子的楊英小心翼翼,但步伐不曾放緩。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小雨抬起頭,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弟弟,想要親近,又有些害羞,一頭栽進了身邊爺爺的懷抱。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飯後,楊英試圖為女兒穿上小棉襖,這一舉動卻惹得小雨哇哇大哭,怎麼也不肯讓楊英觸碰。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來年,夫妻倆都願意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為孩子、為父母創造更好的生活。 澎湃新聞記者 徐曉林 圖

  楊英和丈夫劉平帶着一歲大的兒子返鄉過年,奔波40個小時,一路牽掛着在老家留守的女兒小雨。可是回到家中,日夜思念的女兒卻不相認,甚至還流露出對陌生人的恐懼,哭鬧不止。

  楊英和丈夫劉平是一對在江蘇崑山打工的年輕夫婦,老家在貴州省普安縣的一個小山村。2月4日凌晨2點多,一家三口從崑山出發,乘坐火車抵達上海南站,後又搭乘k833次列車前往貴陽。

  楊英在老家還有個日思夜想的女兒小雨,為了陪伴丈夫在崑山打工,她在女兒7個月大時,就將其交給老家的婆婆照看,已有兩年未曾相見。這次回家,楊英為女兒買了一件小棉襖,生怕尺寸買小了。

  2月5日10時許,k833次列車抵達貴陽站,漫長的回家路走了一大半,楊英抓起兒子的小手:“我們到家咯,馬上要見到姐姐了!”

  在貴陽,一家三口鑽進了一輛小黑車,匆匆趕往距離貴陽市220多公里的普安縣。3個多小時後,小夫妻倆又搭乘小巴,駛入大山內的紅光村。抱着孩子的楊英,神情有些不適。原來,道路坑窪致使車輛顛簸,楊英暈車得厲害。

  小巴終於抵達村口。最後幾公里路,夫妻倆得步行才能到家。山間的道路泥濘濕滑,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滑跤。揹着孩子的楊英小心翼翼,但步伐不曾放緩,心心念唸的女兒就在前頭。

  18時30分許,天色漸暗,山裏人家的屋頂煙囱冒出縷縷青煙,夾帶着飯菜的香味。到家了,楊英直奔公婆的屋子,尋找女兒的身影。“小雨,媽媽回來了!”

  這間屋子略顯破舊,光禿禿的磚頭堆成牆壁,一隻燈泡維持着整間屋子的光亮。小雨正和家裏其他孩子在屋裏嬉鬧,聽到楊英的呼喚,小雨有一絲髮愣,但很快又顧着玩耍。

  女兒沒有理睬自己,楊英有些尷尬,她趕忙把兒子植植抱到小雨面前,告訴她這是弟弟。小雨抬起頭,一雙又圓又大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弟弟,想要親近,又有些害羞,一頭栽進了身邊爺爺的懷抱。“這是媽媽和弟弟呀,叫媽媽!”楊英的公公打起了圓場。

  開飯了。一張發燙的小爐桌上温熱着紅豆湯、炒豬肝、泡椒瘦肉、燉豬肉,辣炒白菜,桌子周圍則坐着劉家的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共15口人。

  小雨已然能自己拿着筷子將碗裏的米飯往嘴裏扒,楊英則在一旁抱着兒子吃飯,時不時地望向小雨,眼神温柔。

  吃完飯,楊英將小雨攬入懷中,想要親親臉蛋。沒想到,小雨卻很牴觸,流露出對陌生人的恐懼,吵嚷着要奶奶抱。無奈,楊英從帶回的行李中拿出了給女兒買的小棉襖,藏青色底子上點綴着波點花紋,特別可愛。

  “媽媽給你買的新衣服,喜不喜歡呀?”楊英試圖為女兒穿上小棉襖,這一舉動卻惹得小雨哇哇大哭,怎麼也不肯讓楊英觸碰,死死拽着奶奶的手不肯放。

  楊英攥着小棉襖,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女兒哭得撕心裂肺,眉頭漸漸緊皺。這樣的尷尬持續了好一陣。

  “小雨不哭了,奶奶給你穿!”奶奶打破了沉默,接過小棉襖,細心地為小雨穿上。聽着奶奶的安慰,小女孩果然止住了哭泣,眨巴着婆娑的淚眼,打量起身上的衣服。

  楊英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好久沒見了,女兒有點認不出我了。”説着,楊英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面露難色。

  年後,夫妻倆將在老家待上20多天。而再次返程,她將和丈夫兩人離開,女兒、兒子都將託付給婆婆照看。在楊英的計劃中,夫妻倆打算在崑山買房買車。雖然夢想很遙遠,但是夫妻倆都願意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為孩子、為父母創造更好的生活。

  “可能明年再回來,連兒子都認不出我了吧。”楊英神情黯然,獨自轉身離開了屋子。

  媽媽成了“阿姨”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在廣東-重慶的火車上,張莉用手摩挲着蔣祥洪因此舟車勞累而冒出的青筋。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張莉一見面就摟着兒子噓寒問暖。因為長時間不能陪伴兒女成長,張莉不時會感到愧疚。。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一回到家,張莉就走進廚房,跟二女兒,老太太一起準備起午飯。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張莉給小兒子掏耳朵。對於長時間不能陪伴在兒女身邊,張莉覺得很愧疚。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張莉拿出給一家人從廣州買的新衣服,讓大家試穿。這些一共花了1000元左右。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一樓寬敞的院子中,一家人的合影還是少了正在高三補課的大女兒。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2015年2月4日,春運首日。

  來自四川廣安的農民工蔣祥洪、張莉(化名)夫婦登上了廣州東至重慶的K4512列車。

  與往年相比,蔣祥洪今年算是幸運,輾轉幾次後,買到了兩張硬座票。

  2015年1月16日,只有初中文化,還不會上網的蔣祥洪特意託老鄉在網上“搶”回家的火車票,為此還給老鄉買了一包香煙答謝。

  此前,他必須去工廠附近的代售點排隊買票,而且買到的機會不大。通常票價為100多塊錢的火車票,要付出三四倍的代價,從“黃牛”手中買,可能只是一張站票。

  對蔣祥洪夫婦來説,站着回家幾乎已是家常便飯。為了在車廂內不被擠來擠去,蔣祥洪上車後就直奔位於車廂兩端的洗手池,佔據有利位置。

  2月4日,這一天又來了。23時55分,K4512列車在人聲鼎沸中從廣州東站出發了。這是一輛加班車,一路上,它需要不時地停下來為正班車讓路,開到終點重慶,需要30個小時,比正班車慢幾個小時。但只要能平安到家,蔣祥洪仍覺得幸福。

  2月6日早晨6點許,K4512抵達目的地重慶火車站。蔣祥洪和張莉在下車後,前往重慶北站換乘去廣安的列車。 上午9時48分,他們走出廣安火車站,花12元,由一輛黑麪的,載着他們直奔目的地——廣安市前鋒區觀閣鎮興利村。

  而此時,在二十公里外的觀閣集鎮上,他們今年10歲的小兒子和17歲的二女兒早已上街,等候着返鄉的父母了。20歲的大女兒蔣玲玲(化名)因為高三補課,沒能提前與父母團聚。

  面對大女兒,41歲的張莉一直心生內疚,她一度自責大女兒的學習成績不理想,自己有一大半的責任。

  張莉至今記得她把自己喚作阿姨時的情景。那是1996年下半年,女兒剛滿週歲,他們夫婦前往東莞打工。在他們上車前,前來送行的女兒,由奶奶抱着,跟在父母的屁股後面,早已哭成了淚人。

  此後,又因為工廠春節放假時間短等原因,他們連續兩年未回老家過年。久別再見時,女兒已不認識張莉。她還指着張莉問奶奶:“這位阿姨是誰呀,為什麼在我們家吃住了這麼多天還不走?”

  此後,因為女兒的這句話,若非特殊原因,蔣祥洪及張莉基本上每年都爭取回家過春節。張莉説,“那時候也沒辦法,她爺爺生病癱瘓了好幾年,我們得出去賺錢。”

  就在面的顛簸過村鎮後,上午10時40分,蔣祥洪夫婦終於完成了春節回家的旅程,抵達家中。

  此時,他們70歲的母親,已在廚房忙碌着為他們準備團圓的第一頓午餐,婆媳倆人,為一家人做了香腸、辣椒炒肉等7個菜。

  蔣祥洪特意將一張小桌子從二樓的客廳挪到了一樓寬敞的院子中。下午1時許,一家人圍着飯桌,有吃有笑。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Hello風兒”:無可奈何

  網友“天變變”:骨肉什麼時候不再分離!

  網友“每天都是直播_”:心酸

  網友“原始儒”:關鍵是這個代價由誰來承擔?!別站着説話不腰疼!

  網友“我要揹包去西藏”:好心酸,願世間不再有那麼多不得已的分離

  網友“世界重大發明創新資助基金”:都是身不由己社會問題

  網友“n2773”:社會缺乏人性的根源,表面上看確實是絡乾的不得已。

  網友“世界重大發明創新資助基金”:都是身不由己

  網友“Yes_Angela”:很心酸

  網友“埃及時光”:春運就是一曲悲歌,硬生生被唱成了歡樂頌。

  網友“1374001060”:社會進步的代價,理解.同在廣東,孫女孫兒毎年和父母見面也不過幾次...

  (1970-01-01)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犯罪嫌疑人陳某。遼瀋晚報、聊沈客户端首席記者 呂洋 圖

  兩個女人走出銀行,分別拎着裝了10萬元和19萬元的兩袋現金。剛出銀行,一個迅捷的身影衝過來,一把將其中一女子手中的袋子拽破。整捆現金散落在地上,男子抄起其中兩捆扭頭就跑。

  7月17日上午10時許,這起搶劫案發生在瀋陽市鐵西區騰飛一街33號一家銀行門口。19日晚,在鐵西區豔粉地區一家賓館內,當街搶劫2萬元現金的陳某(男,31歲,興城市人)被抓獲。

  剛取出19萬就遭搶

  案發當日上午10時許,銀行門前,兩名女子匆忙將地上的現金整理好裝進汽車後備箱,臉上現出驚慌失措的表情。銀行保安幫忙維持現場秩序,並稱已經報警。

  警方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到現場,瞭解到兩位女子是一家企業的老闆和員工,兩個袋子是從另一家銀行取出的10萬元現金和在事發銀行剛取出的19萬現金,這29萬元是給員工發工資的。

  事情發生得非常突然,受害人張女士回憶,當時她們走出銀行,正準備將錢放入汽車後備箱,“那男的從身後衝了過來,直奔我手中的錢袋子。上來就撕開了,錢掉了出來。”19捆百元大鈔散落,男子從地上抄起兩捆就跑。

  提前兩小時在銀行踩點

  銀行監控錄像顯示,這名男子戴着鴨舌帽,早上8時許就來到了銀行,那時銀行剛剛開門。男子進門後在等候區的長椅上坐下來,沒有辦理任何業務。

  坐了近兩個小時,兩名取款女子的身影才出現在銀行。按照兩名女子的説法,在樓上取款後到一樓窗口點鈔。監控畫面中,就在點鈔的同時,鴨舌帽男子第一次將目光轉向了取款女子。兩名女子出門不到1分鐘就遭遇了鴨舌帽男子的搶劫。

  小區內變裝露了馬腳

  鐵西公安分局便衣警察大隊民警付博識介紹,專案組民警通過監控錄像和街面卡口攝像頭畫面進行排查,發現鴨舌帽男子走進一個小區後失去了蹤跡。專案組又對該小區周邊監控畫面進行梳理,發現就在鴨舌帽男子消失的時候,另一名沒戴帽子揹着雙肩包的男子出現,體型和下身穿着與鴨舌帽男子非常相似。經進一步調查,警方證實他就是換了裝的鴨舌帽男子,平日裏租住在豔粉地區的一家賓館中。

  7月19日晚,鐵西警方在該賓館將這名男子抓獲,追回被搶現金19000元。

  給女主播刷禮物刷沒錢了

  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陳某交代,來到瀋陽已經有段時間,平日靠打零工賺錢,長期租住在小賓館中。但由於患病耽誤工作,另外經常迷戀某直播平台,大肆給女主播刷禮物,將自己本就不寬裕的錢揮霍光了,導致生活拮据身無分文,就產生了搶劫的念頭。

  對話嫌疑人

  記者:為什麼搶劫?

  陳某:沒錢了,已經吃不上飯了,還欠了很多債。

  記者:搶來的錢幹什麼用了?

  陳某:在賓館交了欠的房費,給賓館小賣店還了之前買食物賒的賬,一共用了1000元錢。剩下的19000元錢都存到了銀行卡里。

  記者:你是怎麼盯上這兩個人的?

  陳某:那天銀行開門我就進去了,觀察了兩個多小時,她們從樓上下來在窗口點鈔的時候我看到的。當時看她們拿着挺多現金,得有10萬以上。我覺得她們挺有錢,我從裏邊拿兩萬,她們也不會太在意。

  記者:搶完錢你是什麼心情? 陳某:雖然搶到了錢,但我一分鐘也沒高興過。我覺得很害怕,被抓是早晚的事,我肯定跑不了。 (原標題:為啥堵銀行門口搶這倆女的 看她倆錢多搶兩萬不會在意)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桐老大”:錢多不在意?怎麼不去搶銀行 銀行錢更多...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希望在看守所裏好好改造吧...

  網友“Harry”:這人咋想的,腦子有問題

  (1970-01-01)


  太陽鏡是凹造型的利器,但千萬別忘了它抵禦紫外線的能力。孩子的眼睛比成年人更需要保護,僅僅一頂寬檐帽是擔不起這個沉重的責任的。那麼,如何幫孩子挑選合適的太陽鏡呢?聽聽眼科專家怎麼説。

  作者:Jaclyn Law 來源:todaysparent.com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感謝常年關於紫外線輻射危害的普知,大多數家長都對防曬這件事保持警惕,在炎炎夏日中幫孩子準備防曬霜、寬檐帽和防曬服。但他們卻常常忽略了太陽鏡。來自加拿大塞內卡大學的眼科光學指導老師Yasmeen Syed從專業的角度告訴大家,如何挑選兒童太陽鏡。

  Q:孩子們真的需要太陽鏡嗎?

  A:當然。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不好好防護,紫外線會深入到眼球內部,增加患上黃斑變性、白內障和各種表面眼疾的可能性。而年幼的孩子其實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紫外線傷害,畢竟他們的眼睛尚未發展成熟,並且他們都特別好動,總是會在室外呆很長時間。他們需要戴太陽鏡,以抵禦UVA和UVB的侵害。

  Q:孩子應該在什麼年齡開始戴太陽鏡?

  A:我想説,大概2-3歲的時候。更小的時候,他們可能很少出門,並且技術上很難做那麼小的太陽鏡。

  Q:一頂寬檐帽能不能代替太陽鏡?

  A:在外出時幫孩子戴上寬檐帽是不錯的主意,但它並不能取代太陽鏡。畢竟陽光還會從地面、水面或雪中反射出來,仍然會傷害他們的眼睛。

  Q:難道孩子不需要陽光來產生維生素D嗎?

  A:當然,適當的陽光對我們所有人都有好處,也包括孩子。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如果孩子在户外玩耍的時間很長,那紫外線的危害也是激烈的,他們的眼睛比皮膚更需要得到保護。既然每個人都懂要塗防曬霜,那也應該懂得戴太陽鏡。

  Q:在選擇兒童太陽鏡時,父母應該注意什麼?

  A:首先要注意鏡片材質。鏡片最好選擇聚碳酸酯,它是理想的兒童太陽鏡材質,因為它比標準的太陽鏡鏡片更耐衝擊並且更輕。而鏡框則儘量選得大一點,一個大的框架總是能提供更好的保護,以防止陽光從旁邊射入。大一點的太陽鏡在阻攔紫外線的同時也能阻擋沙子和其他碎片飛入孩子的眼睛。同時,框架最好比較貼面並具有一定的柔韌性。靈活的彈簧鉸鏈是必需的,鏡腳最好能被掰開超過90度。要知道孩子們總是沒輕沒重的,得選一副不那麼容易被弄壞的太陽鏡。

  Q:如果孩子已經戴上了近視眼鏡怎麼辦?

  A:你可以再配一副有色的近視眼鏡或是選擇變色片。雖然它們仍然無法取代一副好的太陽鏡,但總比什麼都不戴來得好。它們也具備抵禦紫外線的能力,但因為太陽鏡往往有更大的鏡框,就能提供更好的保護。

  Q:父母大概要花多少錢買一副好的兒童太陽鏡?

  A:好的太陽鏡都不便宜。你可能需要準備70-140美元,如果是有色近視片會更貴。但千萬不要貪便宜就買一副低質量的太陽鏡。低質量的太陽鏡不僅有可能無法百分百阻斷紫外線侵害,甚至有可能因為鏡片太薄或扭曲對孩子的視力造成負面影響。鏡框如果質量差也會增加其他的傷害風險。所以,何必呢?不如多花點錢,確保你孩子的眼睛是受保護的。

  Q:作為家長,如何鼓勵孩子戴上太陽鏡?

  A:最直接的方法,是以身作則吧。如果家長們堅持戴着太陽鏡並戴上帽子出門,那孩子們就很容易模仿這種風格。同時,在買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參與進來,挑選他們喜歡的款式和風格,讓他們感覺這是一個特別的禮物,應該好好珍惜。另外,最好給孩子的太陽鏡配一根彈力帶,以防止眼鏡滑落,讓確保他們玩瘋了的時候,眼鏡還在。

  Q:怎麼防止孩子把太陽鏡弄丟了?

  A:鼓勵他們在脱下太陽鏡的時候放回盒子並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比如學校裏的某一個抽屜,回家後的寫字枱上等等。只要養成了這樣的意識,通常很少會出現丟失的情況。你也可以在太陽鏡上做一些標記,貼上名字等,萬一丟失被別人撿到,方便認領。

  更多專業親子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qinzixuetang-xinli

  或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傅紅雪”:再怎麼隱藏也逃不過最後一條廣告的真實

  (1970-01-01)


  南國都市報編輯中心的門開了

  最裏面的一角

  看過的報紙整齊地堆在辦公桌上

  水杯裏剩了一點水還沒喝完

  緩解腰痛的腰枕靜靜地靠着椅子

  椅背上用來擦汗的毛巾似乎還有餘温……

  可是,它們的主人,

  再也回不來了。

  大韓生活照

  憶大韓

  2016年12月15日20時,年僅49歲的南國都市報一級編輯韓春雷因病醫治無效在海口逝世。從此,南國都市報版面上再也不會出現“責編韓春雷”的字眼,金盤路燈下再也不會出現他的身影,股民熱線中再也不會響起他的聲音。

  淚,止不住地,滾滾而下。

  同事們不願相信,這個以報社為家從沒請過一天公休假的“傻大個”,這個多年前就得了腰間盤突出、糖尿病、肝硬化卻至死都沒向同事透露嚴重病情的“倔大韓”,這個從創刊就來到報社如孺子牛埋頭耕耘16年的老實人,這個待人熱忱能彈會唱即使自己貧困也樂善好施的好兄弟,怎能就這麼走了?!

  説好的要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戰鬥一生呢?説好的要一起一輩子追求職業理想呢?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2003年11月8日三亞國際鐵人三項賽大韓(右一)採訪中國名將邢琳。

  他

  就是再堅強

  也沒能戰勝病魔

  “大韓突然內出血,正在醫院搶救!”12月15日14時許,韓春雷的妻子吳瞧電話中緊張的語氣,讓南國都市報編輯中心主任趙健敏大吃一驚:怎麼這麼嚴重?

  幾位同事趕往醫院。醫生直言,病情危急,急需大量血液,醫療費用也很高,你們要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ICU 裏,醫護人員開始與死神賽跑。

  消息傳來,單位的同事們迅速行動。16時,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南國都市報總編輯吳斌號召同事們伸出援手並帶頭捐款,瞬間在微信羣裏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解囊,短短3個小時,同事們捐款達3萬多元。

  “大韓,加油!”

  “好兄弟,會好起來的!”

  “等你好了,我們繼續戰鬥!”

  人們從心底發送着祝福,冀望奇蹟會出現。捐款的同時,有多名同事趕往指定地點,為韓春雷捐獻救命的血液。

  “輸血通知我,我隨時可以上!”可是,救命的錢還沒來得及送出,熱血還沒有用上,噩耗就已經傳來。“醫生説已經盡了全力……”20時,守在現場的同事發在微信圈上的這句話,引來了無休無止的電話,和久久不願相信的扼腕嘆息。

  淚水,肆意地流淌,從報社辦公室的一角,到整層辦公平台,人們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

  他才49歲呀。以前每次請假入院治療,過不了多久,同事們總能看到這個大個子搖搖晃晃地回來上班,一臉堅強。

  可是這一次,他卻再也沒能回來。

  大學宿舍裏的大韓。那是最美麗的時光,黑白的照片耀眼而明亮。

  他

  給人的記憶

  是最耀眼那個

  2000年冬天,海南島上第一張都市報正在如火如荼地籌辦,向五湖四海廣納賢才,而為此南下的熱血青年中,韓春雷就是其中一人。

  同事們喜歡叫他“大韓”,一是因為他的個子大,身高1.85 米的他陽光帥氣,國字臉,皮膚白皙,是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公認的大帥哥。二是因為他的寬宏大量,在同事印象中,他從沒有急赤白臉説過話。

  大韓畢業於東北林業大學財經專業,他曾經在家鄉廣西當過中專學校的老師,也曾在銀行工作過一段時間,隨後又到了上海一家證券公司工作。豐富的履歷讓他很快就拿下了財經編輯的崗位。

  很多同事記得大韓剛到報社報到的情景,身材高大的他穿着得體的西裝,打着領帶,意氣風發。

  很快大家發現這個大個子“有才”且“多藝”。同事李小崗記得,2003年11月8 日,國際鐵人三項賽在三亞舉辦期間,大韓用流利的英語採訪國外體育明星,而後寫出了非常出色的稿件。

  他寫得一手好字。在留下的採訪本上,採訪記錄之詳細、字跡之優美令人驚訝。

  大韓是個體育全能選手,短跑、拳擊、足球、籃球、乒乓球樣樣出色,對足球的熱愛更是深入骨髓。

  他曾寫出了一篇篇關於股市、體育運動的犀利評論,被領導們公認為“既懂球技,又懂股市”的人才。同事陳正毅説,大韓會唱會彈。2002年南國都市報舉辦讀者節晚會,他翩翩而行,優雅演唱英語歌曲《卡薩布蘭卡》的情景成了晚會的亮點之一。

  “他不僅唱歌很好聽,當報紙需要的時候,他還能畫出漫畫插圖來應急。”同事温錦清説。那時的大韓,在那段創刊初期的燃情歲月裏,像一道風景,是人羣中最閃耀的一個。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採訪中大韓的側面。

  他

  為股民熱線

  幾乎全年沒公休

  大韓懂浪漫,骨子裏,卻是一個認真到執拗、堅持到發傻的“現實派”。

  “他是個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的人,決不允許自己的版上出現一個錯別字,連標點符號都極少有偏差。”説到大韓,編輯中心主任趙健敏情不自禁地哽咽,“他是編輯部裏差錯率最低的編輯之一。”

  “那報紙上白紙黑字印的是你的名字,幾十萬人都在看着你呢。”大韓常常這樣説。

  在都市報16年,從封面到封底,大韓做過所有種類的版面,除了股票和財經版外,哪兒缺人,他上哪兒,從無二話。

  都市報開闢了南國股民熱線。每天下午3點,大韓會準點到達報社。空蕩蕩的編輯部裏一個身影坐在角落的隔間,桌上一杯茶,手上拿着電話。那幾年裏,他是都市報每天上班最早的編輯,風雨無阻。“即使渾身淋得濕漉漉的,他也會準點兒到那接熱線。”

  每期三百多字的股民熱線稿,極不起眼,可大韓卻為此幾乎全年無休。有人曾勸他:“你完全可以自己編幾個問題解答就好,不用每天都來接電話。”大韓不同意。一條線,連着一份大責任。這樣的話大韓沒有説,但他懂。

  對於社會新聞強勢的都市報而言,耕耘股票財經板塊,小眾且不易出彩,但大韓從不怠慢,他覺得這些信息關乎着百姓的錢袋子。“我們常常看到他不厭其煩地把精選的許多條千字的稿子,編成小豆腐塊,放到版上。”編輯陳大平説,大家有時會調侃他傻,但大韓常説,這些小東西都是有用的,可以給讀者帶來幾萬或是幾十萬的商機,馬虎不得。

  老一代編輯做版有一套固定的流水線,改稿、做標題、算字數、用畫版紙畫出,最後排版。十餘年過去,這樣一套流程,大韓一人保持至今。那像古董一樣幾乎消失的畫版紙,直到去世前還在他手中穿越,記錄着一個老報人紮實嚴謹的作風和手藝。

  當年和他一起做財經版的編輯很多都離開了報社,和他一起揮毫世界盃的黃金搭檔也去了大城市發展,只有大韓依然堅守,留在這裏,陪着他的報紙,陪着他的理想。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2003年11月4日,大韓(左二)陪同著名歌星齊秦在南國都市報接聽熱線。

  他

  摔得血直流

  依然堅持來上班

  這是個以報社為家的人,為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趕到報社上崗工作,也為了方便上夜班,他曾住過油漆味很濃的印刷廠。當年金盤一帶房子不好找,他曾租住過一間只有幾平方米的樓梯間。即使是後來貸款買房,也買在了離報社最近的地方。

  6 年前,由於長期伏案工作,他得了腰間盤突出等疾病,後來又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肝硬化。

  痛得全身如針扎一樣,晚上熟睡不超過半小時,一夜痛醒十次八次。由於血糖不穩定,他常常在行走路上,就會面臨瞬間暈厥的危險,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堅持上班至去世前的一週。

  2014 年7 月18 日,超強颱風“威馬遜”在海南登陸。“我們知道他身體不好,颱風來了叫他休息,他不聽。”當晚守在辦公室值班的南國都市報副總編輯馮春山清楚地記得,那天晚上10點多鐘大韓踉踉蹌蹌走進辦公室的情景。他的頭上和腿上都是血,衣服濕淋淋的,血水和雨水、泥水混在一起。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中,路上沒有車輛,也沒有行人,他一個人,從1公里外的家裏出發,扶着路邊的樹,一步一步艱難地行走在十幾級大風之中,一路上幾次被強烈的氣流掀翻在地。有一次面部朝下,重重摔在地上,額頭和膝蓋都摔破了。

  編輯中心副主任畢曉華的手機存了幾條大韓的短信,每每讀到這些,她就忍不住哽咽起來。“我説你身體不好,在家休息申請考核平均分吧。”畢曉華説,他沒答應,稱他自己有病,已經拖了報社後腿,哪有資格要求平均分呢?報社要給他換個崗位,他也拒絕了,只為了堅持自己的新聞理想。

  曾7次重病住院的大韓,即使病情日漸嚴重的時候,也不願告訴同事實情。“他不願意給報社添麻煩。”陳大平説,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大韓(右一)與同事在海南日報新聞大廈門口留影。

  他

  豁達的玩笑

  催落朋友兩行淚

  工作上“發傻”,生活上怎又不是呢?然而,再苦再差的生活,也改變不了他苦難當歌、樂觀前行的生活態度。

  温錦清説,大韓生活非常簡單樸素,剛到單位報到時,單位給他發了一張涼蓆,他一直睡,睡了五六年,即使破得不像樣,也不捨得換新的。

  在報社剛剛起步的時候,他住過一個只有幾平方米,連電風扇都擺不下的樓梯間,在給上海的朋友打電話時,還樂呵呵地開玩笑説,“我那屋裏,唯一的電器就是一隻電燈泡。”卻不知道,電話另一端,朋友心疼得淚流滿面。

  他最喜歡穿的是白色或藍色的無袖籃球服,他身上的衣服,一穿就是十來年,有的還是同事穿過了送給他的,他也不嫌棄。

  在病痛纏身的日子裏,大韓還不忘調侃自己,給微信互動甚頻的老朋友發上一條。“有個稍微有點小錢的朋友問我,你去過高消費的場所沒?我想了一下,弱弱回了一句,醫院算嗎?”讓人笑出淚來。

  有着超強的業務能力,又守着財經版面這塊“聚寶盆”,為何要甘守清貧?他的妻子給出了答案。“他説自己喜歡這份工作。上大學時他最嚮往的工作有兩個,一是當警察,二是辦報紙。”吳瞧説。

  “從沒發現他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求過利益,可能有人會説他傻,可我們看到的是,他所追求和堅守的職業操守。”新聞中心副主任劉豔説。

  “前些年他積極入黨,我們追問過他圖的啥?他笑笑説,人是要有追求的。”編輯中心陳愛雲憶及此事,泣不成聲。

  大韓低調,不愛喧譁,從來是有鏡頭的地方不去,就是那張遺像,還是攝影記者李小崗翻遍相冊找到、並動用修圖技術做出來的。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2001年6月12日晚在海口金盤路。

  他

  説出門看病

  就這樣再沒回來

  妻子吳瞧至今不能相信丈夫已經永遠地離開了自己。

  “那天他像以前無數次出門之前那樣對我説,把門鎖好。沒想到這竟然是他最後一次出家門。”

  “我18歲那年就認識他了,他是我的初戀。”兩人相處的時光,是吳瞧最為甜蜜的記憶。“他一直是我的偶像,形象高大威猛,而且才華橫溢、待人真誠。在生活中他一直像個大哥哥一樣照顧我,不上班的時候,會想方設法給我做好吃的。”

  吳瞧説,大韓是個孝子。20多年前,他的母親因病成了植物人,他和姐姐、妹妹堅信愛能創造奇蹟,數年如一日照顧沒有任何知覺的母親。她的母親一直到去世,也沒生過一粒褥瘡。他的父親身體而今也身患重病,逢年過節大韓一定會回廣西合浦老家看望父親。而今大韓離世,這個消息一直沒敢告訴老人聽。

  陳正毅是大韓多年飯友。他清楚地記得,每次聚餐,只要大韓點菜,總有一道是他最喜歡的。

  沒有太多的人知道大韓的窘迫,也就是在酒桌上説起了“這個月可能都沒錢打胰島素了。”但每次在報紙看到一些需要救助的人,他就偷偷地去銀行給他們捐點錢。

  2012年他和女友領了證,也沒人知道,可他在臨去世前三天還給一位曾經的同事的兒子包了結婚紅包,而這位同事已退休多年。

  “所以説大韓心細、懂人情,卻不世故,願進步,卻不鑽營。”退休的老同事劉建説。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參加黨組織活動的大韓。

  他

  活得很成功

  活在愛他的人心裏

  “16年,從《南國都市報》創刊到現在,看你風華正茂,看你日漸憔悴,看你隱沒塵世……”

  “今後走在金盤的黃昏裏,我會止不住要懷念你:那個高大帥氣的大韓,那個心地善良的大韓,那個喜歡喝酒的大韓,那個會彈吉他的大韓,那個內心乾淨剔透的大韓,那個不願將就的大韓……”

  親人、朋友和同事們所寫的悼文,情深意切地還原了一個最真實的大韓。

  追思會上,吳斌動容地説:“韓春雷同志是南國都市報創刊伊始招聘的第一批員工,他的身上閃耀着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鑽研業務等品質,這些正是南國都市報的報魂所在。這16 年來,就是這麼一批盡職盡責、對待工作高度負責的採編人員,推動了南國都市報的持續發展。”

  在今年的記者節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新聞記者的寄望中提到,要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要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於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十餘年的新聞職業生涯,大韓投付在這張新聞紙上的點滴匠心,拳拳執念,正是一個普通報人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寫照。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大韓的採訪筆記

  清明即事

  嗚呼吾兄,鐵肩鏗鏘!

  新聞不息,春雷不止!

  生死何懼,椽筆無疆!

  昨戀南國,今赴遠方!

  (原題為《沉痛悼念!南國都市報49歲編輯韓春雷病逝......》)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譚嘉輝”:蠟燭,留念,好人一路走好

  網友“形式邏輯”:看成了韓春雨了。逝者安息!

  網友“無極”:全為別人活。

  網友“雲淡風輕”:廣西老鄉,好人,走好!

  網友“Han↔nibal”:RIP

  網友“50猴”:身體是人做任何事情的本錢。

  網友“汴城浪子”:嚇我一跳,看成韓春雨了,心説死了那基因編輯成懸案了

  網友“連”:再崇高的理想也需要健康的身體去實現。

  網友“丐幫長老”:生命只有一次,雖然最終都會走向那一天,但儘量少留遺憾,活是永遠幹不完的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51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國家比迪拜還有錢,福利世界第一,他們的皇帝曾是​中國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