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西北部地區。在這片土地上,秦趙兩國幾乎傾其所有來進行長平之戰。不過,由於趙括的紙上談兵,趙軍最終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並且坑殺趙國40萬降兵。
但是當一個兵面對七八個人的時候,為什麼他們不會反抗呢?有的朋友就會説了,這是軍隊對百姓的做法,百姓畏懼,自然不敢反抗。有人非常疑惑,四十萬大軍再怎麼樣也不應該像待宰的羔羊一般就乖乖等死吧。
原因一:被俘虜時已經飢腸轆轆
我們都知道,白起在對趙軍所用的戰術就是圍而不攻的戰術,致使趙軍被秦軍的鐵蹄圍攻到了山窮水盡,兵無口糧,馬無草食的情況下,而當這些趙軍投降的時候,早就已經因為飢餓虛弱不堪,根本沒有絲毫反抗的力氣。
原因二:誘騙
古代有句至理名言,那就是兵不厭詐,而這個原因,是導致了趙軍被坑殺時一點反抗的力氣都沒有的重大緣由。當白起勸降這些飢腸轆轆的趙國士兵之後,先是給了承諾,對,就是承諾,他承諾説讓趙軍回家,還是吃完一頓飽飯回家。
原因三:分批分批的殺死
很多人一想到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的時候,應該是個多麼大的場面,當四十萬人都跪在坑前,挨個挨個被殺頭,那場面應該是極其壯觀吧。
然而,事實卻根本不是這個樣子,當白起接到了殺死所有趙軍的命令之後,一步步地安排人將其全部殺死,結果很多趙軍就被一批一批地給坑殺了。
其實,從經濟角度來講,四十萬這個數字也是不可能的。四十萬大軍,我想應該至少由作戰部隊和後勤部隊兩部分構成,按一比三的構成,至少也是十萬作戰部隊,三十萬後勤部隊。如果是四十萬作戰部隊,那就無須證明,直接説他是吹牛比了,因為一場戰爭投入一百萬以上的人力,在那個時代國民經濟直接就崩潰了。
至於當時的真實情況,我想可能是這樣,參考曹操敢把十幾萬人吹成八十三萬誇大五到六倍的例子,趙國頂多投入了七到八萬兵力,秦國方面可能有十萬人。由於趙軍也打不退秦軍,秦軍也吃不掉趙軍,雙方就一直那麼耗着。前面已經提到,秦國富而趙國窮,打了一年趙國耗不起了,於是趙括不得已,採取了一種積極主動的戰法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謝先森44”:胡説,明明是白起被動太厲害了又肉,受到傷害會激發技能,還會嘲諷,説白了就是你用技能打他他被動打你,他技能打你你被嘲諷還用不了技能 能不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