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9月13日電 題:小小椰殼撐起殘疾人“一片天” 自食其力改變生活
記者 洪堅鵬
“那時候我聽到同學説工廠在招工,然後就自己坐車過來應聘了。這也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工作後生活也有了保障。我會好好珍惜,堅持做下去。”在海南省萬寧市大茂鎮的小椰殼工藝品廠裏,今年27歲的符贊乾一邊熟練地給椰殼餐具抹上生漆,一邊告訴記者。
由於雙腿殘疾,符贊乾的內心頗為自卑,所以過去一直沒有外出找工作。在得知小椰殼工藝品廠招收殘疾工人後,她便來到工廠應聘,工作近一年後月薪達到2800元左右。
圖為工人對椰殼進行加工。 洪堅鵬 攝
與她有類似狀況的,還有34名工友,除卻肢體殘疾者,還有腦癱。這家以招收殘疾工人就業為主的工廠,由萬寧人符冬波創辦於2014年,以椰殼為主要原料加工生產餐具。
2008年,海南椰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發揚、傳承海南椰雕,符冬波將傳統椰雕與現代椰藝進行結合,研發精美耐用的椰殼餐具,並獲得了國家專利。
選料、修整、打磨、拋光、鑽孔……要經過40多道工序,一件件精美的椰殼餐具得以亮相,從這個小小的工廠走向市場。
為什麼要招聘如此眾多的殘障人士就業呢?談及這樣做的原因,符冬波説:“因為弟弟也是殘疾人,所以我自小體會到殘疾人的艱辛以及家人之不易。”
圖為工人對椰殼進行拋光工。 洪堅鵬 攝
由於椰殼加工基本依靠人工進行,機械化程度不高,僱傭殘障人士,工廠的生產效率並不高,使得工廠在創業初期生產、經營一度面臨困境。
符冬波回憶,企業瀕臨崩潰之時,他曾前往海口找到一些企業家融資。但對方聽到工廠工人大都是殘障人士後,均予以婉拒。
後來,海南省殘疾人基金會及時介入,對小椰殼工藝品廠予以大力支持,使得工廠“滿血復活”,並開始擴建廠房、購置機械設備。
經過近2年發展,工廠已經培養出了一批熟練的工人,並通過改造自動化設備,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椰殼餐具的質量也更有保障。
擔任小椰殼工藝品廠廠長的符永川今年36歲,亦是廠裏資歷最老的員工。由於自幼患有小兒麻痹,他下肢殘疾行動不便。
符永川告訴記者,他以前曾到廣東找工作,但屢屢碰壁。由於內心受挫,他的性情十分暴躁。“在工廠裏受到了尊重,而且這份工作需要有耐心才能堅持下去,所以性格也慢慢改變,慢慢學會‘做人’。”如今他拿着廠裏最高的工資,每月收入4000多元,可以撐起整個家庭,撫養妻兒。
除了做一線的工作,符永川還要負責培訓其他工人,給每一道工序把關。
符冬波説,他對椰殼餐具成品質量要求很高。在三年時間裏,不少工人來來去去,“能堅持留下來的都很棒,可見殘疾人用心做產品,並不比健全人差多少。”隨着工廠的發展壯大,他計劃今年再招收200名殘障員工。
小椰殼工藝品廠曾先後參加幾次國內外的展銷會,收到大量來自北上廣等地以及國外的訂單,但因產量有限,不敢承接。
符冬波還打算在海口再投建一家椰雕工藝品廠,購置更多自動化設備,預計能解決3000人就業,屆時還將大量招收殘障人士。“到時候,我們就敢接國內外的大訂單了。”符冬波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