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翰:角色得到觀眾的認可 比賺錢還開心

  截至記者發稿,電影《戰狼2》票房已達55.57億元,穩居國產片票房榜首。影片不但成就了堅持自己的吳京、臨危受命的盧靖姍。更成就了自降片酬、甘當綠葉,一直尋求突破的張翰。

  在《戰狼2》還沒上映時,很多人就曾質疑過,總是出現在偶像劇中的張翰能否勝任這部硬漢題材的影片。電影上映後,雖然張翰飾演的“熊孩子”卓亦凡獲得了認可,但也有很多人本能地認為這就是他的本色出演、談不上演技。

  當與新京報記者面對面坐下後,眼前的張翰既不是偶像劇中的霸道總裁,也不是《戰狼2》裏的富二代。33歲的張翰,沒有化妝時眼角已有幾條可見的紋路。從出道至今,他一直被關注,也一直被否定,幾部名氣與質疑聲並存的偶像劇,讓更多觀眾忽略了他是中戲表演系科班出身。

  有人説,《戰狼2》是張翰演藝事業的分水嶺,張翰卻説,其實從三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尋求轉型,只不過好多戲拍了都還沒有與觀眾見面。他説,他發現自己在做成一件事情之前,都會走很多彎路,比如考大學,比如出道成名……

  很多動作戲,是硬着頭皮上的

  新京報:《戰狼2》一看題材就知道會很辛苦,傳聞很多偶像藝人都不願意去吃這種苦,你當時有這個顧慮嗎?

  張翰:沒有,如果你想蜕變就要去(接受),蜕變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其實我想象中這部戲會更苦,可能會斷腿之類的。之前知道京哥拍戲,骨折都是很正常的。他跟我説有一次拍戲,差一點點就死了。所以我當時也覺得挺恐懼的,每天到片場不知道導演有什麼新的東西會讓我嘗試,我都是有點硬着頭皮上的。後來導演知道我的顧慮説,我怎麼可能讓你受傷,你受傷了後面的戲怎麼拍。整個團隊很專業的,把演員保護得很好。

  新京報:《戰狼2》之後,很多人對你有所改觀,會不會覺得之前誤會你的人太多了?

  張翰:不會,可能是之前自己沒有做好吧。

  關於《戰狼2》

  開拍前幾天,片方才找到我

  其實,這次《戰狼2》片方找到張翰的時候,他也相當於是“臨危受命”。

  “是在開拍前幾天找到的我。後來,我們也沒細聊為什麼找我這件事,都自動忽略了。”

  看了劇本的當下張翰就決定接演,“因為軍事題材的電影在國內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除了吸引我的飛機、坦克、大炮,這個角色的出場台詞我也很喜歡。我之前看過《戰狼》,聽副導演講了大概情況,就知道這次是升級版,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挑戰。包括我現在的心態都是,對於一個好的作品、好的挑戰,只要給我這個機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與吳京,從被懷疑到被認可

  進入《戰狼2》劇組時,張翰剛剛完成了自己作為製片人的第一部電視劇,所以他更能理解吳京又導又演的辛苦。“每天看着他在現場,渾身是傷還得堅持拍攝,真的是沒時間睡覺,白天拍戲,晚上他要請各個方面的人去吃飯,人家才能配合他很多的東西。第二天早晨又要五點開工,很心疼他。”

  張翰也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配合,到了拍攝後期,為了趕進度,張翰跟吳京説,殺青之前可以全天24小時工作。

  其實,在拍《戰狼2》之前張翰與吳京並不認識,甚至沒有過任何接觸,所以剛開始張翰可以感覺得到,吳京和其他工作人員僅僅是把他當偶像演員看,“我能覺出來,有一點有色眼光,我想我要用戲去跟他們交流,而不是私下怎麼表現自己。起初,京哥會説:你可以換個方式再來一條。我説可以啊,我就換個方式再來。幾次‘過招’後,京哥説你自己去演吧,能感受到那種信任了。包括剛開始京哥對我用槍械很擔心,總是盯着我練,其實我在動作戲方面的套招,套一次就可以記下來。但是我也是沒事就多練。到殺青那天,他過來跟我説‘兄弟這槍玩得可以啊。’”

  角色被肯定,比賺錢還開心

  因為“熊孩子”卓亦凡,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張翰的本色出演,而瞭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實張翰是個挺內向的人。

  “我平時不會像他那樣張揚,比如他下樓梯那種感覺,我不會。舉個例子,我跟我很多年沒見的同學再見時,就是打一個招呼。往往這樣會讓同學感覺我不夠熱情,但其實我在學校就是這樣,一直以來也是這樣。但《戰狼2》裏面這個角色,很熱情,充滿陽光。我也不太理解,大家為什麼覺得我和角色很像。”

  在電影《戰狼2》中,張翰飾演的卓亦凡也承擔了一些搞笑的功能,這一點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也很少見。

  “我最初在角色塑造時,沒想到最後能有這些笑點,但我是往好玩去演的。剛開始我還會有些顧慮,我覺得這個角色會被罵,大家對冷峯(吳京飾演的角色)印象很深刻,我一上來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太得瑟。所以我就想,怎麼既得瑟又可愛,可能大家就不會煩這個人了。”

  而對於看完《戰狼2》後,觀眾對自己的改觀,張翰表示很開心,“比賺錢還開心。”

專訪張翰:角色得到觀眾的認可 比賺錢還開心

  人生經歷

  小學時的偶像,是小虎隊

  因為一直在演各種偶像劇,很多人已經忽略了,張翰是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本科班畢業的。但當年在第一次考中戲時,張翰都沒有想好以後自己要當演員。

  小時候的他特別喜歡唱歌,一心想做位歌手。“小學的時候,我都是聽着隨身聽睡覺的,墊板上面抄的都是歌詞,最喜歡黃安、小虎隊。”

  上初中後,張翰就開始學電吉他了,“那時候就是謝霆鋒什麼的,春節學校有晚會,就上台表演。”當年,張翰在學校也算是風雲人物。“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選秀,機會很少。我媽媽的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是中央戲劇學院明星班畢業的演員,曾演過《籬笆、女兒和狗》。她見了我後,覺得我可以考中戲,就給我培訓了2個月。她説想唱歌,當演員也可以唱。”高二的時候得到了阿姨的建議,張翰提前一年上了中戲的考前培訓班,決定考藝術學校後,張翰在老家也轉到了一個藝術院校。

  考了兩次,才最終上了中戲

  第一次報考,張翰覺得自己肯定能考上中戲,但等到最後也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我當時中戲、北電都報了本科,但是我在老家上的藝校是一所大學的附屬藝校,我媽填表的時候填了那所學校的名字,中戲就自動認為我是那所大學的在校生,檔案就提不出來。”為此爸媽還特意跑了趟北京,去學校打聽,“後來查到在中戲的系統裏,應發文考通知書200個,結果發了199個,調不出檔了。所以第二年,我應屆又考了一遍,只報考了中戲,本專兼報,我想最差我也可以上個專科。”

  但真等上了大學,張翰並沒有很快對錶演開竅,“我大學的時候,對演戲都是蒙的。拍第一部戲的時候,才開始開竅。”張翰覺得自己可能是不適應學校的教學方式,“比如一句話要讀出10種讀法,當時就不會演了,那段時間我就很痛苦,覺得好難啊。大四那年意外翻出了,上大一還沒開始學表演時幫師哥拍的短片,覺得沒學之前演得挺好的。”

  等他在之後的拍戲過程中開竅後,才發覺大學老師教學的用意,只不過當時自己沒有完全理解。

  網絡質疑

  A 不後悔演“流星雨”,那是最好的禮物

  新京報:早期的偶像劇讓你成名,但是也帶來了很多質疑和否定,你怎麼看?

  張翰:一人一個命,這跟每個人出道第一部作品是什麼有很大關係。做這一行,我發現,還是別説太多,用事實來證明。

  新京報:被定性為偶像劇演員,會不會很困惑?

  張翰:每個演員都會有進入一個怪圈的階段。我最初就是拍偶像劇,很多年代戲、正劇不會想到我,因為覺得你不是這個類型的演員。但其實演員就是演員,是有不同可能性的。我上學的時候,連精神病、乞丐都演過。

  新京報:從一開始就是這種心態,還是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張翰:從我第一部戲(《一起來看流星雨》)開始就充滿了質疑的聲音,雖然它讓很多人認識了我,但它並不是一部很好的戲。我也不後悔,那個是當時最好的禮物。我也會看那些評判我的言論,但是我有自己的衡量標準,説的對的我接受,但是如果是因為你不瞭解我的近況,我就不會在意,並不是我不知道我不好,而是我沒得選,我為了往前走,必須接受這種情況。

  新京報:對這些選擇也從來不會後悔嗎?

  張翰:不會,人生就是面對很多選擇,我跟我經紀人前幾天還在聊,我們也錯過了很多爆款劇,但是這就是你的選擇。我也並不認為選錯了,就要多懊悔,而是每一個彎路,在未來都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B 看《杉杉來了》,才發現自己把路走死了

  新京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需要轉型的?

  張翰:第一部戲就被大家認識,我覺得演戲就應該這樣,但是演戲總是一個風格,慢慢地自己就把路走死了。我是拍完《杉杉來了》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回看成片的時候,覺得自己怎麼掉進了這個坑裏,之後就開始調整。原來我注重的是呈現畫面的完整性,什麼角度是最好看的,現在我希望呈現角色的完整性。你就是長這個樣子,角色演得出彩、鮮活才是更帥的。

  新京報:對錶演上的獎項有什麼期待嗎?40歲之前有什麼目標?

  張翰:特別的(期待得獎),我會一直堅持並且向那個目標努力。我對自己很有要求和規劃,但是我也不會給自己設定必須在40歲之前怎樣,只要堅持不放棄,那個東西肯定會來。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1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張翰:角色得到觀眾的認可 比賺錢還開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