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跑友捐百餘件北馬藏品
捐獻的藏品有當時的比賽秩序冊、記錄參賽選手起跑位置的檢錄表等歷史資料
30年前未開封的運動型飲料是什麼樣的?雖然喝不着,但北京的市民可能很快就能看到了。昨天,北京馬拉松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家住江蘇鹽城的朱曉東先生已經承諾,將為北京馬拉松博物館捐獻100餘件藏品,他將捐獻的藏品有當時的比賽秩序冊、記錄參賽選手起跑位置的檢錄表等歷史資料。
當年飲料捨不得喝留到現在
今年54歲的朱曉東來自江蘇鹽城,1984年高考考入北京體育大學。“當時我本來想考南京的一所學校,如果去成了估計就不會參加北京馬拉松了,但當年北京體育大學缺少跑長跑的,看我的長跑成績不錯,就把我招過去了。”
在北京生活期間,朱曉東於1987年、1988年和1989年先後參加了3次北京馬拉松比賽,“跑馬拉松的時候,會給運動員發免費的飲料,那段時間物質生活還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飲料很少,味道挺甜的,至今還能回憶起那個味道。我把剩下的飲料留了下來,一直捨不得喝。”朱曉東説。
他表示,幾年比賽期間,他先後收集了十幾罐賽會發放的沒有開封的飲料。朱曉東將這些飲料藏在自己的皮箱裏,直到1990年將其帶回了鹽城。後來,朱曉東將這幾罐飲料和其他北京馬拉松的收藏品帶到了辦公室珍藏起來。
近日,朱曉東得知了北京馬拉松博物館面向社會徵集文物的事情,便想到了自己的收藏,經過和北京馬拉松博物館聯絡後,決定將包括這些未開封的飲料在內的藏品捐給北京馬拉松博物館。
30年前發的包現在都能用
除了30年前的飲料,朱曉東的北京馬拉松收藏還有很多。朱曉東向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件大毛巾,紅色的毛巾被繪製成了跑道的樣子,中間有一隻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的大兔子吉祥物。朱曉東説,這件毛巾是當年賽會發給運動員擦汗用的,如今已經30年了,這件毛巾的顏色還和當初發下來的時候一樣鮮豔。此外,還有一件當時中國田徑協會發給朱曉東的單肩包,“如今我外面有比賽仍然會揹着這個包,到現在這個包也沒有壞。”
此外,朱曉東保存了1987年、1988年、1989年連續三年的北京馬拉松賽秩序冊。朱曉東介紹,秩序冊是比賽前發給運動員等賽會參與人員的比賽手冊,其中詳細記錄了參賽運動員和裁判的名單、比賽的日程、比賽的場地和路線等信息。“應該説,只要看過這個秩序冊,就能夠對當時的比賽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除了用藏品記錄賽事的整體情況,朱曉東還展示了一份記錄他比賽時真實經歷的藏品,這是一篇他1987年參賽後為《鹽阜大眾報》撰寫的文章。文中稱,當時朱曉東跑到了40公里的位置,距離終點只有約2公里了,朱曉東卻感到雙腿開始抽筋,當時身邊觀眾中“連剛會説話的小孩也為我鼓勁”,最終朱曉東又重新恢復過來,衝到終點完成了比賽。朱曉東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份記錄了當年北京馬拉松經歷的報紙和比賽中他獲得的完賽獎牌都將捐給北京馬拉松博物館。
朱曉東説,他也有一些遺憾,1987年參賽時,有國外體育用品贊助商為他贊助了一雙跑鞋,“80年代末,這雙鞋的市面價格就是六七百元,當時我可心疼這雙鞋了,可是因為缺錢,我將這雙鞋以不到500元的價格賣到了王府井的一處體育用品商店。如果留到今天,也是一件珍貴的藏品。”
藏品將根據捐獻者意願進行展示
朱曉東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已經有北京馬拉松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聯繫到他,商量了捐贈事宜,他計劃等一切確定後,就將自己的藏品送到北京。“相比於這些藏品在我這裏的意義,這些藏品到博物館、到北京去讓更多的人看到更有意義。”
此外,朱曉東坦言,博物館擁有更好的保存條件,“我在北京的時候,有件比賽服在晾曬時被人偷了,在博物館的話就可以不擔心這些問題了。”
北京馬拉松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北京馬拉松藏品的徵集工作仍在進行中,從目前的進度來看,朱曉東提供的藏品量是比較大的。“我們將根據朱老師的意願來看是做一個怎樣的展示。”
該工作人員表示,徵集活動會持續到今年年底,希望新老跑者能夠多多參與協助徵集。“我們希望能夠儘快做成一座線下博物館,讓熱愛北馬的朋友們能親眼見證和體會北馬的歷史變遷。”
文/本報記者 屈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