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文死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質量開始下滑。
戲骨下線的影響是其次,畢竟還有劉佩琦、謝君豪撐着,周瑩和陳曉、俞灝明的演技也不賴。但是,演員盡力了,架不住整部劇開始升温的瑪麗蘇氛圍。有人説吳聘死後,這部劇是雙主角:周瑩和沈星移,其實,只有周瑩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其他人都像行星一樣圍着她轉,為她生,為她死,她是熠熠生輝的恆星。這個套路是否很熟悉?這就是許多大女主戲用爛了的瑪麗蘇套路。
瑪麗蘇是近年來被熱議的詞,它源於國外的小説圈,後來被國內網文寫手廣泛使用,具有瑪麗蘇風格的作品喜歡虛構出一個十分“完美”的角色,它與故事中的其他異性糾纏不清,曖昧不斷,並且是故事矛盾的觸發點。
再有格局的戲都能被瑪麗蘇情節毀掉。《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吳蔚文去世前都很精細,偏偏要安排沈星移、趙白石、圖爾丹等男人一起喜歡周瑩,沉浸在陳舊的瑪麗蘇氛圍裏。如果説沈星移與周瑩還足夠浪漫,令人肝腸寸斷,那麼疊加上趙白石、圖爾丹,就未免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這些喜歡周瑩的男人甚至可以組一個籃球首發陣容:中鋒吳聘,球隊核心,重傷賽季報銷;得分後衞沈星移,對目標有無限的渴望;控球后衞趙白石,大局觀好,傳球一流;小前鋒王世均,能內能外,超長待機;大前鋒圖爾丹,膽識過人,缺點腦子。就差杜明禮和貝勒爺。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世界觀裏,大清可以不亡,只要編劇安排周瑩接觸光緒帝,二人合力推動維新變法,以周瑩的腦子和魅力,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張之洞、康有為還是梁啓超,他們都會被周瑩的魅力折服。於是大清完成屬於自己的維新,成為世界強國。
被瑪麗蘇情節禍害的不只是《那年花開月正圓》。《軍師聯盟》也是,本來可以做成曹魏/司馬視角的歷史好劇,台詞和演員、音樂和服裝,齊活了,架不住瑪麗蘇情節作祟,劇組安排司馬懿和柏夫人、曹丕和他的妃子們那麼多與主線無關的戲份,於是第一部的後半段,收視率上來了,格局毀了。以曹操之死為分水嶺,一部劇,兩種質量。
瑪麗蘇在電視劇的滲透,可能比你想象中還誇張。像《歡樂頌2》,沒有一點點防備,小包總就對安迪愛得死去活來,而令人猝不及防,安迪一個電話就可以震驚金融市場;再到《我的前半生》,賀涵愛上誰不好,愣是愛上唐晶的好閨密羅子君,這個他起初煩透了的女人,而陳俊生在離婚以後,又吃起了回頭草,惦念前妻子君的好;更別説《秦時明月麗人心》、《麗姬傳》等大女主戲,瑪麗蘇的套路可以環繞地球十圈。
安排死去活來的戀愛當然可以,多年以前,瓊瑤奶奶已經輕車熟路,亦舒的小説,也可以説是瑪麗蘇設計者的祖師奶奶,但是,為什麼就一定要把男人們所有的愛都匯到一個女人身上呢?又為什麼,當作者們想設計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他們想到的法子如此庸常,一定要女人被一羣男人喜歡,才證明她魅力四射?
在這些渲染瑪麗蘇的劇中,女人有魅力的評判標準被大大窄化,受男人歡迎,成為魅力女人的佐證。照此邏輯,最有魅力的女人,該是迷得男人神魂顛倒的女人,是那些花枝招展的交際花,觀眾只需仔細想想,便會發現這個標準的荒唐之處。
女人不需要用異性的眼光作為自己的標準,女人首先是人,活給自己看,而不是為了男人的眼光而活。
所以,瑪麗蘇像一個迷魂陣,看起來描寫出一個個風華絕代的女人,其實只是男性視角的一個個陳舊標本,供信奉這種魅力法則的人們參觀。
這個法則滲入作者們心中,作者甚至不自知。據説孫儷曾經問導演:“能不能剪掉兩條線,不要那麼多人都喜歡周瑩?”結果編劇和導演一致認為:這麼有人格魅力的女孩,就是能感染很多人。
其實,瑪麗蘇情節,説到底是為收視率服務,把劇情往瑪麗蘇靠攏,不過是向市場屈服。畢竟投資方的壓力在那,電視劇,也常常要看市場的臉色。在這個過程中,包含有藝術本位和市場本位的博弈,是要一心一意做出一部質量上乘的好劇,還是為了討好市場,犧牲一點抱負?到頭來,往往是後者佔了上鋒。
那麼,瑪麗蘇情節被詬病那麼多年,為什麼依然屢試不爽?就連打磨多年,幾乎象徵行業一流水準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也落入窠臼?
是編劇一意孤行,對批評置若罔聞?還是他們創作水準堪憂,除了瑪麗蘇,想不出別的新意?
但動動腦子都知道,這些經過一流學院、專業培訓,研磨劇本多年的編劇,都有一肚子點子和對市場敏鋭的觀察力。你批評的現象,他們年輕時就發現了。
而且,當下的電視劇劇本創作,表面上作者只是編劇,實際上多半是整個劇組的集體成果。將來出了差錯,只讓編劇扛可不公平。
但是擺在創作者面前的,是市場的誘惑,套路的誘惑。這其中,大女主戲是重災區。大女主戲本身就遵循着市場邏輯,因為看到《金枝欲孽》、《甄嬛傳》這類劇的紅火,資本紛紛入場,築起大女主戲的高台。説白了,他們要的是流量,是可見的回報,所以大女主戲在一開始就套上了流量的枷鎖,創作者的創新,都只能在這個桎梏裏。投資方當然歡迎你打磨出精良的劇本,但是,他們出於風險考量,仍然會選擇所謂的穩妥方法,保住流量的方法,瑪麗蘇情節,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瑪麗蘇確實是一種容易操作且輕鬆產生戲劇衝突的風格。因為在瑪麗蘇作品的虛構世界裏,完美的主角吸引了一眾異性,可那些異性又有各自的伴侶/愛慕者,這樣一來,主角就讓他們妒忌了,自己愛得死去活來的人,居然一心向着那個完美的傢伙,怎麼受得了?就像《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周瑩,把趙白石吸引了,趙白石的妻子吳漪怎麼辦?惱唄,惱死周瑩,結果成了陷害她的幫兇。又如《我的前半生》的羅子君,賀涵心裏只有她之後,唐晶就很尷尬了。
這個路數,如今大女主戲用得熟絡,但無非是從偶像劇裏拿來的。偶像劇的青春美少男,多少女生被迷得神魂顛倒,進而爭風吃醋,只不過是在大女主戲裏,男性置換為女性罷了。
當然,談到這些大女主戲的缺憾,並不是要完全否定大女主戲。今天的大女主戲,更像一個又一個“矛盾體”,作者們誠然想塑造獨立自主的美好女性,但拍着拍着,仍有一些傳統套路的痼疾拉扯於身,於是,我們看到這些女性奮力前行,最終還是墮入傳統的模式,編劇努力想出新點子,劇集卻依然被瑪麗蘇氣味浸染。
只是我們終歸要提一句,戀愛不是生活的全部,爭風吃醋也非感情的所有寄託,沉浸於瑪麗蘇當中,流量你是有了,但多年以後,你會發現這部劇格局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