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華武術精萃:詠春拳與蝴蝶雙刀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綜合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各種武術門派不勝枚舉。各門各派均有自己的獨門兵器和技法,獨創於我國南拳派的蝴蝶雙刀及其刀法就是中華武術的精萃之一。蝴蝶雙刀誕生於何時?我國哪些南拳派別使用蝴蝶雙刀?蝴蝶雙刀的形制如何?請看——

蝴蝶雙刀起源追溯

我國早期的武術均由師傅口授或親身傳教徒弟,很少以文字、圖片的形式記載,加之師傅通常只將涉及鐵製短兵器的秘技武功傳授給經過自己考察、品德最佳、為數很少的幾個徒弟。所以,一些武藝及其用具的起源很難查考。

關於蝴蝶雙刀的起源時間很難查到文字記載。較早的傳説源於廣東蔡李佛拳派的蝴蝶雙刀。此傳説是,林則徐訓練水軍時,廣東蔡李佛拳派的宗師陳享(1806~1875年)曾經傳授清軍官兵蝴蝶雙刀的刀法,用來抗擊入侵中國的英軍槍械刺刀。當時清軍官兵所用的蝴蝶雙刀是每人左、右手各持一把。蝴蝶雙刀刀身較短,刀身後半段較厚,刀尖鋒利,護手設成帶鈎的形狀。此種形制利於戳刺,便於格擋。蝴蝶雙刀的名稱正來源於此——雙刀同時使用,雙刀交叉平放在一起,如同一隻蝴蝶。近戰時,清軍使用蝴蝶雙刀,首先是一刀拍擊長槍並鈎開槍管,隨後以另一刀伺機進攻,刺向英軍。蝴蝶雙刀的這種刀法雖好,但由於當時的清軍已是節節敗退,且刀畢竟難以對付槍械,最終未在與英軍的戰鬥中取得勝利。

蔡李佛拳是我國漢族傳統拳術中的南拳之一,其宗師陳享綜合蔡家拳、李家拳和佛家拳三家之長而形成一支新派,故而得其名。蔡李佛拳套路繁多,動作舒展大方,拳路氣勢磅礴,手法着重攻防配合,步法靈活而穩健,發力時柔中帶剛,講究發聲與動作的配合,要求發聲以助威,發聲以助勢。蔡李佛拳不僅在廣東地區流傳,而且在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一帶也較盛行。2008年6月7日,蔡李佛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41年,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爆發。當時,英國士兵到三元里村搶劫財物、強暴婦女。村民韋紹光之妻被調戲,激起當地民眾憤怒,三元里及其附近鄉村的1萬多民眾組織結集起來圍攻英軍,蝴蝶雙刀是當時抗英民眾所持兵器之一。現今,在位於廣州城北的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中,陳列有當時抗英民眾使用的蝴蝶雙刀,該刀的刀身狹長,刀尖鋭利,適於戳刺。

享譽海內外的詠春派拳法及其蝴蝶雙刀

蝴蝶雙刀在我國南拳派如詠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武術門派中均有應用。其中,以詠春拳派所使用的蝴蝶雙刀最為著名。在中國嶺南地區,詠春拳派所使用的蝴蝶雙刀也被稱為八斬刀。八斬刀的名稱來源於該刀的使用步驟,是指其刀法主要由8個步驟組成,而蝴蝶雙刀的名稱來源於該雙刀的形制,因兩刀交叉平放時形似蝴蝶而得名。

嶺南地區是指中國南方五嶺之南的地域,位於現在的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五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座山脈組成,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

詠春拳派以詠春拳法為主,也融有其他冷兵器技藝。詠春拳法簡稱詠春拳,起源於滿清中期,由南少林武術大師五枚師太創立,後由嚴詠春、梁博儔等人在民間傳授。

五枚師太原是位於福建省莆田縣的南少林寺高僧,由於南少林寺眾僧參與反清復明活動,被清政府大舉圍剿,眾僧死傷慘重,高僧中只逃出五枚、至善、白眉、馮道德、苗顯共5人,這便是有名的南少林五老。其中,五枚來到川滇邊境的大涼山腳下,隱居修行。

廣東人嚴二曾是少林俗家弟子,因事被誣告,面臨牢獄之災。為避官府通緝,遂攜女嚴詠春逃往四川大涼山,以賣豆腐為業。五枚是出家人,經常買嚴二的豆腐。詠春時年15歲,生得花容月貌,少而聰穎,行動矯健。當地的黃姓土豪垂涎其姿色,前來逼婚。然詠春自幼即許配廣東鹽商梁博儔,其父嚴二深以為憂,便找五枚幫忙。五枚將詠春帶到山中,教她少林功夫。由於少林功夫不適用於女性,五枚師太便精心研究了一套新創的拳法,這便是詠春拳的前身。

三年後,詠春學成下山,風姿似乎更勝從前,黃姓土豪恨不得一下子就抓過來當小老婆。不想詠春卻提出一個令人大感詫異的條件:要娶她,除非將她打敗!黃姓土豪力大如牛,曾學過幾個招式,同鄉人都畏懼他的身手,無人敢跟他較量。如今漂亮而體態婀娜的小姑娘竟提出這個“荒唐”條件,他樂得掩口大笑。

比武結果是,壯碩如牛的大漢竟然被嬌小玲瓏的小姑娘兩、三下擊倒在地。當着眾多圍觀者的面,黃姓土豪無話可説,只得答應從此不再騷擾嚴氏父女倆人。之後,詠春嫁給了廣東商人梁博儔,梁公子也是學武之人,但無論如何也戰不過老婆,便要求學這套拳法,詠春便將拳法傳給丈夫。

梁公子本來就有藝在身,學得詠春拳後更是如虎添翼,與人較量無往不勝,人們驚詫於他的拳法迅猛,便問這是什麼拳,因當初五枚並未取名,詠春也未取名,梁公子情急之下,想起是妻子傳授的,就脱口而出“詠春拳”,自此詠春拳名揚天下。

詠春拳經過幾代相傳,後由葉問(1899~1972年)將其從佛山帶入香港,公開授徒,使得詠春拳在粵港地區被習武者知曉,並推廣到海外,鼎盛時期門人超過千萬,分佈於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詠春拳派的葉問宗支因此成為世界上分佈最廣、門人最多、影響力最大的武術流派之一。

由香港著名電影導演葉偉信執導、香港著名演員甑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於2008年公開上映,總票房收入過億元,2009年這部電影獲得第28節香港電影金像獎、第48界台灣電影金馬獎等榮譽。隨後,葉偉信又執導了電影《葉問》第二部、第三部,分別於2010年、2015年公映。在《葉問》第三部中,展示有葉問與詠春派同門人切磋蝴蝶雙刀武藝的精彩表演。

在日軍侵入佛山期間,葉問的功夫被日本憲兵隊聞悉,請他去擔任日本憲兵隊的武術教練,葉問斷然拒絕。憲兵隊遂多次指派高手與葉問比武,這些所謂的比武都是在日軍的槍口下進行的。很多人勸葉問認輸算了,葉問將生死置之度外,把那些日本高手打得落花流水。他説:“一個人的民族氣節比什麼都重要,在這個問題上是絕對不能含糊的!”

葉問的武德人品堪稱楷模,並且其在詠春拳法方面有着極深的造詣,在他的努力傳授下,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所以葉問去世後詠春拳派門人推崇他為一代宗師。美國俄亥俄州設有“葉問博物館”,英國伯明翰的“葉問(海外)國術總會”設有紀念他的專欄,香港“葉問國術總會”懸掛有他的畫像和練功照片,1970年代出版的《佛山華僑志》有專文介紹他的事蹟,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術博物館設有葉問展室。

葉問所傳弟子中比較著名的有李小龍、梁相、駱耀、葉步青、鄧生、伍燦、黃淳梁、梁紹鴻、葉準、葉正等人。其中,李小龍主演的多部中國功夫影片享譽海內外,1993年,其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的“武術電影巨星獎”。2000年,美國政府宣佈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週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主演《007系列電影》的詹姆斯·邦德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三位藝人。

在一些中國功夫電影中,詠春拳派使用的蝴蝶雙刀/八斬刀也有呈現。電影《師父》於2015年12月在北京舉辦了全球首映發佈會,同年,該電影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影片中,南派詠春拳大師陳識(廖凡飾演)多次使用蝴蝶雙刀的劇情獲得影迷們的好評。影片主要展現南派詠春拳大師陳識北上天津開設武館,由此觸發一段民國期間武林傳奇的故事。

蝴蝶雙刀的形制

蝴蝶雙刀除了在詠春拳派中被稱為八斬刀之外,也被稱為合掌刀、雙叉刀。它屬於中國冷兵器中的短刀類,是中國南派武術的常用武器,而在北方也有部分習武者使用。

蝴蝶雙刀由刀身、護手、刀柄及刀鞘組成。

刀身

蝴蝶雙刀的刀身長度大約與一個成年人的前臂等長,這樣的長度使雙刀易於隱藏在寬鬆的袖子或長靴中,也更適合在近距離對戰中進行轉動等操作。蝴蝶雙刀刀身寬大,仿似兩張大鐵片。也有一些蝴蝶雙刀刀身狹長,刀尖部分鋭利,適於戳刺,它們多用於舊時的戰爭中。現代習武者多數使用刀身寬闊的蝴蝶雙刀,其刀尖部分多為弧形,如四分之一圓形,這類蝴蝶雙刀在技法上以劃砍為主,在實戰中主張傷及對手但並不致命。

傳統的蝴蝶雙刀只從刀身中部到刀尖處開刃,而從刀身中部到刀柄處並不開刃,這種特徵從清朝時期製造的蝴蝶雙刀上均可看到。如此設計的原因在於,無刃的刀身部分可進行非致命攻擊,也可以使用這一部分在對戰中格擋對方的兵器,避免刀刃損傷。

傳統的蝴蝶雙刀設計,從材料選擇、刀身長度、刀身寬窄到護手形狀,均可依據不同技法的需求進行改進,甚至按照使用者個人的喜好量身打造。因此,傳統的蝴蝶雙刀並非是批量生產的兵器,在存世的藏品中會發現幾乎沒有兩組完全相同的蝴蝶雙刀。

現代版蝴蝶雙刀則多為量產的武術練習產品,其形制標準一般是刀身長約為35cm,刀身寬度通常在7~10cm,單刀質量約0.4kg。刀身普遍選用不鏽鋼或高碳鋼打造。常見的刀身造型簡潔,表面光滑如鏡,也有一些蝴蝶雙刀的刀身被製作得更像是工藝品,會雕刻上一些精美的圖案或文字。

護手

蝴蝶雙刀的護手由不鏽鋼、高碳鋼或黃銅材料打造,護手與刀柄尾部相連,為桿狀。護手彎曲形成環狀並向上折彎成鈎狀。環狀部分構成關節護手,握持刀柄時以保護手指。彎鈎部分既可以起到格擋作用,以保護手部,又可以鈎住對手的兵器,伺機進攻。環狀關節護手與西洋騎兵軍刀的護手形制相似,護手的鈎則與我國傳統兵器鐵尺上的叉相似。

刀柄

傳統蝴蝶雙刀的刀柄長約為15cm,刀柄握持部分通常包覆硬木,也有的未作包覆。為了增強握持時的摩擦力,一般會在握柄上纏繞線繩。現代版蝴蝶雙刀除了沿用此方法,還採用硬質橡膠等材料來製作刀柄,硬質橡膠表面制有粗糙顆粒或規則刻痕,這些設計充分保證了握持時的穩固性。

刀鞘

傳統蝴蝶雙刀的刀鞘一般由木材或皮革製成,現代版蝴蝶雙刀的刀鞘以皮革鞘為主。蝴蝶雙刀一般雙刀插於同一刀鞘內。

蝴蝶雙刀技法呈現

蝴蝶雙刀在中國武術中常與多種拳術結合運用,例如詠春拳、少林拳、洪家拳以及蔡李佛拳等。其中,它與詠春拳的結合最為緊密。詠春拳講究手法,蝴蝶雙刀好似雙手的延長。

在詠春拳派中,宗師葉問的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只有早期入門的幾名弟子曾經學過,而晚期入門的弟子如李小龍等人並未得到親傳。有些未曾得到葉問親傳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的徒弟,自立門户之後以自己對詠春拳的理解,創造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並傳授弟子,乃致這類刀法現在百花齊放,不同的師父形成各自不同的風格。

通常初學者在練習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時先單手持一刀,練習單刀技法,待單刀技法練熟之後,再雙手各持一刀練習整套刀法。套路刀法練好後,再進階實戰技擊。在實戰刀法的練習中,老一輩拳家都是用無刃的木刀、竹刀對練,不會造成大的傷害事故。在對練過程中,逐步琢磨出對戰時尺寸距離的判斷、時機的應對變換以及臨場的感知能力等。

初學者練習,最基本的架勢是保持兩刀呈八字形,兩刀的刀尖朝外,兩刀間距固定、運動方向一致,相當於使用者拿了一件八字形的兵器。因此初學者學習蝴蝶雙刀/八斬刀時,通常在兩刀之間栓一根繩子,以保持間距。

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主要有三個要點。

第一是走位。躲避對方的攻擊,要靠走位。走位也稱為步法。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要求步法密切配合,身法協調一致。武術古語中所説的“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後半句正是強調了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中走位的重要性。

第二個要點是手腕的旋轉速度,眼要快,手要快。練習手腕旋轉和練眼,有獨特的方法。在數十年前,是用老師教學的白粉筆來做練習工具,將短短10cm長的粉筆,豎放在水平的刀面上,然後以持刀手的腕力將豎放在刀面上的粉筆彈高,當粉筆跌落時,手腕發力轉動刀身,將粉筆斬為兩截。

在電影《葉問》第三部中,展示有葉問(左)與詠春派同門人切磋蝴蝶雙刀/八斬刀武藝的精彩表演

第三個要點是練準。因為雙方一經接觸,便要以最快速度抓住攻擊的機會擊敗對手,要求既快又準。

蝴蝶雙刀/八斬刀刀法也可以對付長兵器。實戰中,可使用雙刀同時格擋對手劈刺過來的長兵器,再以護手的長鈎兩手一絞動,對手的兵器要麼被撩開,要麼掉落下來。

時至今日,蝴蝶雙刀仍被許多中國武術家認為是進攻性與防禦性相結合的完美產物。在中國南方地區廣大的武術愛好者中,蝴蝶雙刀具有極高的人氣。大批詠春拳和洪拳等門派的民間傳人,也在致力於蝴蝶雙刀刀法的練習與傳承。除了武術愛好者之外,蝴蝶雙刀也吸引了諸多民眾為強身健體而練習。如此廣泛的羣眾基礎將令蝴蝶雙刀的身影長久活躍在武術表演與全民健身的舞台上。

編輯/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