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電 由中國新聞社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第三屆“財經中國V論壇:全域旅遊新機遇”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中新經緯研究院在會上聯合發佈了《2017國慶旅遊趨勢報告:誰在支撐全球最大規模旅遊黃金週》。
第三屆財經中國V論壇現場 中新經緯 張義華 攝
國慶假期旅遊業有什麼新變化?
報告顯示,2017年十一黃金週,59%的遊客選擇國內旅遊,41%選擇出境旅遊。中國出境遊客預計超過600萬人次,佔全年出境旅遊人次1.27億的5%左右。
從選擇出境遊目的地來看,選擇前往亞洲國家旅遊的國內遊客佔比約七成。其中,前往東南亞、南亞的佔比46%,前往港澳台的佔比13%,前往日韓的佔比12%。
從旅遊方式來看,報告顯示,跟團遊仍是中國出境遊的主要形式。今年國慶長假有45%的遊客選擇跟團遊,44%的遊客選擇自由行。此外,定製旅遊成為許多中國遊客,尤其是中高收入階層出境遊的新選擇,其訂單佔比約11%,同比增長200%。
如何理解“全域旅遊”概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全域旅遊”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要從六個方面正確認識全域旅遊,包括地域全覆蓋、全資源整合、全產業融合、全社會參與、全需求滿足和全過程服務。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認為,全域旅遊不是全部擴散的旅遊發展模式。“全域旅遊不能理解為鬍子眉毛一把抓,什麼地方都要搞旅遊,應該是有留白、有重點、有連接的發展模式。” 厲新建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全域旅遊是對傳統景點旅遊模式的揚棄和升級,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來看,全域旅遊的意義在於提升旅遊業的品質和質量。
如何抓住全域旅遊發展機遇?
對於下一步如何抓住全域旅遊的發展機遇,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在論壇上表示,全域旅遊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應當是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力量,尋求雙輪驅動。
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認為,全域旅遊要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要實現定製化,要在現有基礎上加入一些“別開生面”的因素。
四川攀枝花市副市長李文飛表示,全域旅遊不能千篇一律,應該百花齊放,只要各個地方堅持發展各具特色的旅遊,全域旅遊產業必將發展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