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8月在聯合國的積極調停下,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落下帷幕,這場戰爭沒有勝利者,伊拉克、伊朗兩國在戰爭的炮彈聲中早已千瘡百孔,還都欠下了數百億的它國貸款。
其中伊拉克在戰爭期間接受了科威特等海灣國家超過300億的貸款,面對這一大筆戰後鉅額欠款,時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看了看已“一無所有”的國庫,決定想辦法“合理”免除掉、
因而伊拉克在經過多次高層討論後向“債主”們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兩伊戰爭……是為抵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是為了保衞阿拉伯民族而戰……科威特等國應從阿拉伯團結的利益出發,一筆勾銷這些債務。
簡單的説就是“伊拉克為了阿拉伯民族利益已經付出這麼多了,好兄弟一場大家就別談錢了”。對於伊拉克這一打民族感情牌“免單”的算盤。
聞訊之後的海灣國家陷入了激烈討論,有的國家説大家都一個民族的,團結最重要!相對的也有國家非常不買賬,説道親兄弟還明算賬,欠錢還錢天經地義的事。
其中作為伊拉克最大債主之一的科威特,是堅決要伊拉克還錢的代表國家。當時伊拉克對它的欠款超過100億,要是這筆錢因伊拉克的一句話就“灰飛煙滅”了,科威特王室認為這是痴心妄想。
面對以科威特為代表的“債主”拒絕抹掉伊拉克的債務,伊拉克在1990年7月發出了它的反擊,當時由於不知名原因國際油價從每桶20美元跌到了15元美元以下。
遠遠突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之間互相約定的"最低參考價"18美元,對於這現象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認為這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痛斥海灣諸國的絕佳機會,7月15日伊拉克政府致信阿拉伯聯盟秘書長卡利比點名抨擊科威特是油價下降的罪魁禍首之一,它偷偷的加量賣油。
17日薩達姆主動向國際輿論放風"超定額生產石油使油價下跌,好讓美國用廉價的石油補充它的庫存,這是美國策劃的,由海灣統治者執行的陰謀,是用途了毒藥的匕首從背後刺殺伊拉克"
與此同時伊拉克開始放大它跟鄰國科威特圍繞魯邁拉油田歸屬問題的邊境衝突,原本已經被擱置良久的領土爭議,經過伊拉克輿論媒體的放大,直接上升到了"對伊拉克進行軍事侵略的行為",將伊拉克“受害者”的形象做足。
而科威特覺得不能吃“啞巴虧”,下令科威特對伊拉克全面“嘴戰”,隨即二國圍繞石油、貸款、油田問題開始了漫長的爭吵,那時的阿拉伯世界媒體頭條几乎天天都是二者對噴的言論。
7月31日為了阿拉伯世界的團結,作為傳統“老大哥”的埃及,將科威特和伊拉克拉到了談判桌上,讓它們有話好好説!爭取能夠握手言和。
然而尷尬的是當時的伊拉克貌似已經沒有談判的打算,談判桌上不斷提出各種“刁難”要求,譬如伊拉克要求租借科威特的布比延島99年,以及要求科威特領導人去巴格達“負荊請罪”。
這條件又是要地又是要“羞辱”科威特,科威特代表認為這不是在談判,而是要科威特無條件投降,最終談判以不歡而散收場。8月2日伊拉克將坦克開進了科威特,同日科威特全境被佔領——科威特國滅。
配圖來源網絡,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參看資料:
1990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薩達姆中了美國的“圈套” 2014-04-28 中國軍網
波斯灣波譎雲詭——評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王薇生 -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