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地的概念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了,目前世界上也的確有很多國家都有飛地的存在,雖然這些地區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能和本土連接在一起,但始終還是屬於母國的一部分。不過有一塊位於歐洲的飛地就相當的任性了,這裏或許是距離自己母國最近的飛地,與本土相距還不到1公里,明明分分鐘就能回到本國國土卻曾主動請求鄰國吞併,着實是相當的任性了,這個地區英譯過來叫做坎皮奧內。
坎皮奧內是屬於意大利的一塊飛地,其面積僅有2.68平方公里,比摩納哥要稍微大一些。但人口則僅有2000左右,規模非常的小。目前這塊飛地完全被瑞士所包圍,也就是母國意大利的北邊,但別看這一地區距離意大利的直線距離僅有0.6公里,不過因為瑞士境內的山地情況複雜所以需要繞路10多公里才能到意本土,但就是半小時以內的距離。按理説這樣的情況下飛地與母國之間的交流應該是不會出現阻礙的,畢竟有着如此近的地緣關係嘛。
但在1848年的時候,當時的意大利還處於統一戰爭期間,坎皮奧內這個地區就曾主動請求瑞士吞併自己,但是被瑞士以及其人民拒絕了。因為瑞士人民希望一直保持中立,本身也是全球最有名的永久中立國,若是貿然吞併鄰國的飛地必然會引起鄰國和國際社會的不滿,所以拒絕是非常好理解的。雖説是拒絕了但是坎皮奧內與瑞士之間仍舊保持着非常親密的聯繫,可以説是非常的任性了。
究竟有多親密呢?目前這個地區的法定貨幣是瑞士貨幣,當然歐元也普遍通用,並且其車輛登記也是由瑞士人完成,在這裏撥打國際電話還需要先撥瑞士的國際撥號代碼而不是意大利的,發郵件也可以使用瑞士的郵編。而讓人頗有些羨慕的是這個飛地地區的人們還可以享受瑞士超高水平的醫療以及各種服務設施,其境內的消防隊和救護車也是瑞士人負責,只有軍警則是由意大利提供。
這麼看下來確實坎皮奧內的關係跟瑞士更加親密一些,難怪會想主動加入,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分析出更多的原因。首先就是地緣關係上,雖然與母國很近但是這裏畢竟是被他國所包圍的,從古至今長時間的影響下其文化上自然也有同化。而且這個飛地與意大利的感情未必有想象中那麼深刻,因為這塊飛地早在1世紀就被羅馬人建立,但是此後的一千多年中意大利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直到19世紀才完成統一,與這塊小飛地怕是關聯較少。
還有就是從發展上看,雖然其母國意大利也是個發達國家,但近些年實力頻頻被質疑,反觀瑞士一直以來都高度發達十分的富裕,坎皮奧內自然也是受惠不少,所享受到的環境也更加出眾,從這個角度上看也可以理解為何會主動要求加入這件事了。可以説這個地區的選擇是既理智又任性,理智在於從上述理由來説這麼做無可厚非,而任性在於這裏畢竟是意大利的一部分,這麼做無疑有些“背叛”的感覺。
不過想要加入鄰國都已經是以前的事了,現在這裏雖然與瑞士關係親密,但是似乎已經打消了想要被吞併的念頭,老老實實的成為了意大利的一部分。所存在的問題也已被兩國逐漸協商解決,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因為其特殊的身份,所以這裏的法律以及賭博管理都沒有周邊兩國嚴格,頗有些法外之地的感覺,因此吸引了不少的人前來“探秘”,對於很多人來説或許這也算不上問題了。
但話又説回來,目前這個地區的知名度還是非常小的,畢竟其規模等各方面都比較小,甚至我國都沒有給這個地區一個正式的英譯,其坎皮奧內還是筆者自己英譯過來的,其存在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