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利比里亞,位於非洲西部的幾內亞灣沿岸,是一個非常落後的非洲國家。利比里亞人均GDP僅僅400多美元,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不過,雖然利比里亞又窮又亂,但他和大部分非洲國家不一樣。這個國家面積比韓國還要大,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是非洲為數不多的幾個條件優越的地方。除了硬件條件好,利比里亞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個國家採用了美國模式,從法律、國旗到政體全都效仿美國,簡直就是美國在非洲的翻版。眾所周知,美國模式被視為“發展模式中的典範”,被西方國家吹上了天。那麼為何利比里亞搬美國模式,卻成了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這就要從利比里亞的歷史説起。
歷史上,利比里亞是黑人的故鄉,盛產胡椒、稻米、木薯等農產品,因此有“穀物海岸”的美譽。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家紛紛來到這裏,在當地進行殖民活動。19世紀初,美國國內掀起了廢奴運動,大量黑人得到解放。不過這些自由黑人遭到了美國人的歧視和排斥,很多美國人提出把他們遣返回非洲,並利用他們建立殖民地。對於這項主張,大部分美國高層和民眾是非常支持的,所以他們成立了美國殖民協會。在美國殖民協會的推動下,大批的自由黑人被送到了利比里亞,並在當地建立了多塊殖民地。1838年,這些殖民地組建了利比里亞聯邦。利比里亞就這樣獨立建國了。
不過雖然利比里亞獨立了,但仍然和美國保持着密切的關係。實際上,利比里亞獨立就是美國慫恿的,因為美國認為利比里亞是個累贅,美國一直在為利比里亞輸血。利比里亞獨立後,一方面美國可以不用為利比里亞繁雜的事務操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大筆的資金。當然,美國也不是不管,畢竟利比里亞是自己的乾兒子。所以在美國的支持和幫助下,利比里亞這個非洲版的美國獲得了飛速發展,不僅經濟非常富裕,而且一直保持着獨立,可以説在非洲一枝獨秀,被稱為“小美國”。
不過,利比里亞風光的背後也隱藏着隱憂,那就是國內矛盾尖鋭。當權的美國自由黑人自認為比當地的黑人高一頭,一直以統治者自居。實際上,他們就是一羣殖民者,他們一直在壓迫當地的土生黑人,所以雙方矛盾非常尖鋭,鬥爭不斷。嚴重的內部鬥爭,把利比里亞搞得烏煙瘴氣。加上利比里亞當權者不顧實際情況生搬硬套美國模式,導致了嚴重的水土不服,所以把國家搞得一團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由於利比里亞局勢太亂,美國人彈壓不住,所以乾脆不管了,結果利比里亞徹底亂了,長期處於動盪中。1980年,利比里亞軍士長克蘭族人塞繆爾?多伊軍士長率領17個士兵發動政變,結束了美國黑人移民的長期統治,建立了軍政府,同時點燃了內戰的導火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戰火中,利比里亞從非洲的美國打成了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只能靠救濟度日,所謂的美國模式就這樣在利比里亞失敗了。
參考資料:《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列國志:利比里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