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秋天特有的神韻—火紅的柿子
秋風起、秋意涼,在秋葉落的季節裏,那一串串火紅的柿子掛在枝頭,在風中搖曳,美得自然,美得盈實,透着一種喜氣,這是秋天特有的神韻。
柿子樹的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北宋詩人張仲殊稱美柿子︰"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岳陽晚景
唐-張均
晚景寒鴉集,秋風旅雁歸。
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飛。
洲白蘆花吐,園紅柿葉稀。
長沙卑濕地,九月未成衣。
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
唐-李益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
隔窗愛竹有人問,遣向鄰房覓户鈎。
華師
唐-李商隱
孤鶴不睡雲無心,衲衣筇杖來西林。
院門晝鎖迴廊靜,秋日當階柿葉陰。
寄內
唐-白居易
條桑初綠即為別,柿葉半紅猶未歸。
不如村婦知時節,解為田夫秋搗衣。
蒲中道中
唐-暢當
古剎棲柿林,綠陰覆蒼瓦。
歲晏來品題,拾葉總堪寫。
遊貴侯城南林墅
唐-鄭谷
韋杜八九月,亭台高下風。
獨來新霽後,閒步澹煙中。
荷密連池綠,柿繁和葉紅。
主人貪貴達,清境屬鄰翁。
薄台
宋-張舜民
屈曲清溪十里長,淨涵天影與秋光。
此行卻在樊川尾,稻熟魚肥柿子黃。
游龍華寺
宋-範宗尹
曉出城東路,尋僧聊避喧。
宿雲開嶺岫,晚稻沒川原。
村暗桑枝合,林紅柿子繁。
日斜僮僕困,共喜到山門。
晚望有感
宋-鄭剛中
霜作晴寒策策風,數家籬落澹煙中。
沙鷗徑去魚兒飽,野鳥相呼柿子紅。
寺隱鐘聲穿竹去,洞深人跡與雲通。
雁門踦甚將何報,萬里堪慚段子松。
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
明-蔡文範
館矰津亭接,臨川市暨連。
木綿隨處有,賈客半吳船。
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鮮。
山東饒地利,十二古來傳。
繁台張昭甫給諫竹居王孫邀飲留別
明-袁宏道
白果青蔬勞遠程,高台傾矣曲池平。
沙田似雪耘枯冢,柿子如丹綴土城。
古蹟有無遺宋嶽,監門應否識侯生。
欲知別後愁多少,試檢霜毛添幾莖。
山村即目
清-丘逢甲
一角西峯夕照中,斷雲東嶺雨濛濛。
林楓欲老柿將熟,秋在萬山深處紅。
為豐富居民們的晚年生活,在水一方社區承辦了渾南區教育學院開設的詩詞創作與欣賞課程。
10月11日下午,在水一方社區樂學堂裏,現場書香氛圍濃重,彰顯無盡的詩歌情懷。課前社區工作人員向學員老師隆重介紹了老師的情況,學員們都肅然起敬,為有這樣一位國家級詩人為大家授課,大家倍感榮耀,教室裏不禁響起了陣陣響聲。學員們求知慾望強烈,不停的在問老師詩詞創作方面的問題,絲毫不像第一次見面。
“一不小心,就走過了二十年。二十年了,你我,白髮也爬上了頭頂。能同甘,也能共苦,老伴啊,就是能夠陪你,一起哭的那個人。二十年了,燒成瓷器……”課堂就在這樣一段美妙的詩句中開始了,老師有感情的為大家朗讀着自己的創作,學員們認真的聽着老師的詩作。
課程結束後,學員們把老師加入到“書香在水·詩文天下”的微信羣裏,大家在羣裏紛紛寫出了自己的聽課心得,其中史振全誠懇的説:“社區教育學院送的課程給老人們提供了一個絕佳機會,我們可以在這裏求知識,尋樂趣,盼安康;可以在這裏廣交朋友,互傳知識,互相傳授經驗,共同把人生的航船駛向美麗的彼岸。”學員孫穎偉也在羣裏寫下了課後感,她説“能夠這樣近距離的聆聽國家級詩人的講座,我雖然六十多歲了,這還真是第一次。您用真心,用真情寫的詩,我們無不為之感動,當你朗誦為媽媽寫的詩的時候,我流淚了,你能有緣成為我們的老師,為此我深感榮幸。在這裏我們在一起談天説地,其樂融融。在這裏我遇到了多位良師益友,豐富了我的老年生活,圓了我少年時期的文學夢。”
胡老師也在羣裏表達了對學員們和學院的感謝,他説道“謝謝各位前輩們對我的包容,能夠一起探討詩歌,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是一種奢侈,更是一種幸福!感恩大家!感恩社區學院!感恩無限美好的時代。”
(2017-10-16)
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4日電(顧名篩)10月13日-14日,眾多水產養殖業權威專家和養蟹能手齊聚水鄉建湖,共赴2017中國大閘蟹產業高峯論壇,展開關於中國河蟹產業品牌提升、消費升級的交流探討。期間,來自江蘇省內外8家規模養殖基地的大閘蟹進行同台PK,建湖九龍口大閘蟹脱穎而出,獲封“中華好蟹”。
中國大閘蟹產業高峯論壇暨“養蟹匠·中華好蟹”頒獎典禮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中國大閘蟹千畝養殖基地聯盟、大北農集團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會長、原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國平、原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等專家,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集團、江蘇好潤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及全國300家水產規模養殖户齊聚建湖,通過品蟹評比、專題講座、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深度對話大閘蟹產業,交流現代水產養殖技術。
近年來,我國大閘蟹行業問題逐漸增多,病蟲、種苗、商品蟹價格混亂等,導致蟹農利益受損。如何促進大閘蟹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眾多專家學者關注的話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原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集團總裁易敢峯、江蘇好潤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劉愛民等專家分別從環境友好型水產養殖模式、我國品牌大閘蟹發展現狀與實施路徑、互聯網+思維和創新科技助推和諧產業發展、大閘蟹品質提升與水質調控等方面,為行業指點迷津,使參會的養殖户受益匪淺。
論壇舉辦期間,來自東營的恆盛黃河口大閘蟹、高淳的富儂堂沈家蟹、常州的育霖長江大閘蟹、建湖的九龍口大閘蟹等8位“蟹將”在建湖開展了“中華好蟹”評比角逐。專家評審團從蟹的活力、外觀、風味等方面進行打分。最終,“九龍口大閘蟹”以72.9的高分獲得“中華好蟹”美譽。建湖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建華也獲得“養蟹匠”稱號,他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大閘蟹養殖規模,打造九龍口大閘蟹企業第一品牌,帶動當地養殖户共同致富。
隨着九龍口大閘蟹摘得“中華好蟹”桂冠,活動主辦方啓動了“尋找中華好蟹,從九龍口起航”儀式。據瞭解,“九龍口大閘蟹”養殖面積達15萬畝,其中千畝連片養殖基地12個,年產量超萬噸,產值超10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50多家專賣店,產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已形成育苗、養殖、營銷為一體的產銷格局。“九龍口大閘蟹”先後被認定為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江蘇省名牌農產品,相繼獲得全國“豐收杯”河蟹評比優質蟹獎、首屆“華東杯”最受歡迎品牌獎、第三屆中國名蟹評比“金盃獎”等榮譽稱號。
好水出好蟹,建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境內土地肥沃,氣候温濕,溝河縱橫,水網密佈,水域面積近40萬畝。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高效漁業,形成了以河蟹、蝦類、甲魚為主導的養殖產業,去年實現水產品總量10.2萬噸,漁業總產值30.8億元,先後被評為全國水產生產重點縣、中國河蟹之鄉、中國河蟹產業先進縣、江蘇省現代漁業建設先進縣、漁業科技示範縣,建成全國最大的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基地、國家級無公害蝦蟹標準化養殖示範區。
與會嘉賓在建湖期間,集中觀摩了該縣循環水養殖基地、九龍口大閘蟹基地,大家對建湖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運用先進養殖理念,圍繞富民增收主線,紮實做強“大農業”的做法給予積極評價。他們紛紛表示,要增進與建湖交流,加大水產養殖技術溝通對接,學習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互通有無,共同進步,推進大閘蟹產業健康更可持續發展。(完)
(2017-10-14)
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6月4日,由商丘工學院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主辦,漢文化協會協會承辦,河北衞視《中華好詩詞》欄目組協辦的《中華好詩詞》2016年高校預選賽在商丘工學院博學苑拉開帷幕。經過活動前期的海選和報名,共有來自各學院的三十餘位選手參加了現場筆試考核。
本次海選賽採取筆試形式,從詩詞典故、文學史知識、詩詞積累等方面對選手進行全方位的考察。比賽緊張激烈,詩詞接句、心領神會、限時猜詩等環節扣人心絃。隨着分數的你追我趕,場上氣氛劍拔弩張。各位選手大展身手,各顯才華,在好詩詞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的魅力與風采。最終醫學院郭亞青同學、土木工程學院嶽正同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孟永遠同學獲得前三名
海選賽中表現優異的同學將組成商丘工學院代表隊,出戰《中華好詩詞》省級海選賽。屆時將和來自全省數十所高校的代表隊同台競技,交流切磋。
(2017-07-26)
中華傳統情人節日——七夕詩詞十二首賞析
2017-08-26
史家之韻
我們中華傳統的情人節——七夕節快要到了,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古代詩詞描寫了很多的有關七夕中牛郎與織女的詩詞,本文選取部分優秀的詩詞,並附簡要介紹,以供喜愛七夕詩詞的愛好者們閲讀欣賞: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兩漢 -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詩借神話傳説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全詩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詩想象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的經典古詩。
《七夕》唐代 - 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首句由寫景入手。一彎殘月掛在高高的夜空,顯得孤寂淒涼。這為牛郎織女七月初七的相會提供了背景,同時渲染一種氣氛,這種氣氛與人物的心境相合。每年七夕,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終於相聚在一起,説不盡綿綿情話,道不完思念愛慕之意,享受着無比的歡樂與幸福。遺憾的是良宵苦短,短暫的歡聚後,留給他們更多的則是無盡的相思和難耐的悽寂。全詩緊緊圍繞“七夕”神話着筆,景合情切,不蔓不枝,最後以尾句中的“此宵”扣合題面“七夕”。
《長恨歌》節選 唐代 - 白居易
七月七日長生殿, 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是白居易作品中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著名的長篇詩歌最後,即為上面這六句,用七夕之夜來描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那個宛轉動人的愛情故事,留給了後人無盡的嘆息,長恨歌也成為一首千古絕唱,“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也成為世人愛情永恆的最佳詩句。
《七夕》唐代 -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悽。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羨慕牽牛織女,抒發心中悲苦。
《他鄉七夕》唐代 -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孟浩然在異地他鄉適逢七夕佳節,增加了詩人的思鄉思親之情懷。可是遠離家鄉,看不見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對月懷人,詩人生起無限羈旅窮愁、去國懷鄉之感。孟浩然詩歌大膽抒發個人的理想願望,給開元詩風注入了清新濃郁的生活氣息。
《七夕》唐代 - 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鈎。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全詩以構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細以及語言的工整穩貼見勝,與李賀歌詩常見的驚才絕豔、穠麗詭奇多少有些不同。詩從夜半寫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會映襯自身的孤處,天上人間,融處生哀,充分顯示出作者過人的功力。
《七夕》唐代 - 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這首七夕的詩句秉持了崔顥激昂的風格,通過這首七律,我們也可以在字裏行間看到詞人要表達對七夕的寄情與思考。
《蝶戀花》宋代 - 晏幾道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鈎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這是一首“七夕”詞,用神話中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比喻人間的愛情生活。
《牽牛織女》節選 唐 - 杜甫
牽牛在河西,織女處河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此詩是杜甫長篇五言詩《牽牛織女》的起始四句詩,簡單的四句,就概括了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杜甫不愧是偉大的詩人。
《行香子·七夕》宋代 -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這首雙調小令,以託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悲劇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鬱積於內的離愁別恨。這首詞的藝術構思十分巧妙。開頭是寂靜的人間七夕,結尾是風雲變幻的天上七夕。
全篇以描繪牛郎織女的離愁,襯出詞人自身的綿綿別恨。描繪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於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體驗為天帝所責,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織女的境遇。這首詞是詠七夕詩詞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 -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但是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後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詩句,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鵲橋仙-七夕》宋代 - 朱淑真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
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
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
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世人寫七夕,大多頌揚牛郎織女對愛情的執着追求,謳歌他們對愛情的至死不渝。寫得好的當推秦觀的《鵲橋仙》。秦詞的結尾又給牛郎織女的愛情又賦予了永恆的意義。愛情的永恆似乎掩蓋了牛郎織女一年一次鵲橋相會背後的故事,也讓人漸漸忘卻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是愛情的喜劇呢,還是愛情的悲劇?或許世人已經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牛郎織女一年一次鵲橋相會是他們至死不渝的愛情鬥爭的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世人是滿意的。
但是朱淑真是不滿意的,她的此詞明寫牛郎織女的悲歡,實寫自己的不幸遭遇。此詞表達了淑真對愛情的觀點,她要比秦觀的永恆愛情觀來得直白,來得真實。她悲劇的一生讓她對愛情和婚姻有着深刻的認識,既寫出了她對社會的血的控訴,又表達了她對美好的真正的愛情的渴望。
在朱淑真的心中,愛是兩個有情人的相廝相守,愛是花前月下的脈脈情話,愛是歡娛後的兩情相悦,愛更是兩個人一生一世的永不分離。相反,牛郎織女歲歲年年的相思只能使愛變得沉重,日日夜夜的眼淚又會使愛變得灰暗。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周凱”: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2017-08-26)
關於霜降的古詩詞鑑賞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送李九貶南陽》
唐/錢起
玉柱金罍醉不歡,雲山驛道向東看,鴻聲斷續暮天遠,
柳影蕭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秋來回首君門阻,馬上應歌行路難。
《杜陵叟》
唐/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餘。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山中曉興》
唐/元季川
河漢降玄霜,昨來節物殊。愧無神仙姿,豈有陰陽俱。
靈鳥望不見,慨然悲高梧。華葉隨風揚,珍條雜榛蕪。
為君寒谷吟,嘆息知何如。
《秋懷奉寄朱補闕》
唐/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白雲深陋巷,衰草遍閒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大水》
唐/白居易
潯陽郊郭間,大水歲一至。閭閻半飄蕩,城堞多傾墜。
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風捲白波翻,日煎紅浪沸。
工商徹屋去,牛馬登山避。況當率税時,頗害農桑事。
獨有傭舟子,鼓枻生意氣。不知萬人災,自覓錐刀利。
吾無奈爾何,爾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後,水涸為平地。
《送惠雅法師歸玉泉》
唐/賈島
只到瀟湘水,洞庭湖未遊。飲泉看月別,下峽聽猿愁。
講不停雷雨,吟當近海流。降霜歸楚夕,星冷玉泉秋。
《露》
唐/徐寅
鶴鳴先警雁來天,洗竹沾花處處鮮。
散彩幾當蟬飲際,凝光宜對蚌胎前。
朝垂苑草煙猶重,夜滴宮槐月正圓。
怵惕與霜同降日,頻繁思薦獨悽然。
《梨》
宋/蘇軾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未嘗蠲夏渴,長見助春冰。
《舟中雜紀 其十》
元 /王冕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
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
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季秋已寒節令頗正喜而有賦》
宋/陸游
霜降今年已薄霜,菊花開亦及重陽。
四時氣正無愆伏,比屋年豐有蓋藏。
風色蕭蕭生麥隴,車聲碌碌滿魚塘。
老夫亦與人同樂,醉倒何妨卧道傍。
《次韻晉之五丈賞壓沙寺梨花》
宋/黃庭堅
沙頭十日春,當日誰手種。風飄香未改,雪壓枝自重。
看花思食實,知味少人共。霜降百工休,把酒約寬縱。
《山中感興三首》
宋/文天祥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驟雨東南來,消長不終日。
故人書問至,為言北風急。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
挑燈看古史,感淚縱橫發。幸生聖明時,漁樵以自適。
《衡山》
宋/黃庭堅
萬丈融峯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點點,線拖遠水白迢迢。
當門老檜枝難長,絕頂寒松葉不雕。
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
猥巖老衲針常把,度夏禪僧扇懶搖。
雷向池中興雨澤,鳥於窗外奏蕭韶。
遊人未必長居此,暫借禪房宿兩宵。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
唐/張九齡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伏檻一長眺,津途多遠情。
思來江山外,望盡煙雲生。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來颯衰鬢,孰雲飄華纓。櫪馬苦踡跼,籠禽念遐徵。
歲陰向晼晚,日夕空屏營。物生貴得性,身累由近名。
內顧覺今是,追嘆何時平。
《和子瞻記夢二首》
宋/蘇轍
兄従南山來,夢我南山下。探懷出詩卷,卷卷盈君把。
詩詞古人似,弟則吾弟也。相與千里隔,安得千里馬。
攜手上南山,不知今乃夜。晨雞隔牆唱,欹枕窗月亞。
百語記一詞,秋菊悲蛩吒。此語鮑謝流,平日我不暇。
我本無此詩,嗟此誰所借。蟋蟀感秋氣,夜吟抱菊根。
霜降菊叢折,守根安可存。耿耿荒苗下,唧唧空自論。
不敢學蝴蝶,菊盡兩翅翻。蟲凍不絕口,菊死不絕芬。
志士豈棄友,列女無兩婚。
(2017-10-09)
陳永高,字望齊,齋號青雲閣。
1969
年生,通渭縣榜羅鎮人。大學文化程度。歷任學校教師、機關秘書、鄉鎮幹部、縣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通渭縣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專業一級、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詩詞學會會員、通渭縣書法家協會榮譽主席、通渭縣詩詞學會會長、通渭縣作家協會顧問、通渭縣詩詞學會副主席。創辦《通渭文化》刊物、主編《渭城朝雨》文集、副編《通渭縣當代詩詞聯選集》。愛好書畫收藏、鑑賞,擅長書法、詩詞創作。業餘創作散文、詩詞
1200
餘篇(首)。書法作品上溯秦漢古拙之風、下追元明儒雅之氣,師古而不泥古,自成風格。涉及真草隸篆,尤長行草。得鄭曉華、王厚祥、張維忠等名家指點,用筆自如,佈局得當,變化豐富,情趣生動。中書協秘書長、博士生導師鄭曉華題贈齋號:“青雲閣”,勉勵其在藝術上奮發圖強,樹青雲之志。中書協理事張維忠題贈書齋對聯:志遂青雲書中悟道,意歸滄海畫外留心。作品多次入展獲獎,藝術底藴深厚,發展前景廣闊,深得藏家好評。
作品欣賞
個人自傳
陳永高,字望齊,齋號青雲閣。男,生於
69
年孟秋,通渭縣榜羅鎮人。
84
年考入隴西師範學校,自以為鯤鵬振翼之天地,實乃
“
小學教師之搖籃
”
,意躊躇。終日讀小説,辦校報,聊以自慰。
88
年畢業,於縣東南一鄉村學校任教兩年,不甘寂寞,毛遂自薦,調縣直單位任職。意氣風發之年,父親去世,十年困頓,風雨飄搖,幾近萎靡。期間,自考蘭州大學法學本科,越六年畢業,半圓大學之夢。機關文秘數載,有案牘之勞形;鄉鎮鍛鍊幾春,無絲竹之貫耳!打拼經年,終無寸功光耀於祖上。彷徨之際,欣調文化單位。竊喜詩書相伴,適暇墨海揚帆,自以為得志。創辦《通渭文化》刊物,主編《渭城朝雨》文集,助編《通渭縣當代詩詞聯選集》。鍾詩詞,好書法,拙應酬。小詩小趣,自書自樂。詩朋常有唱和之作,書友鮮見譏評之辭,幸甚至哉!
竊以為,書法者,文人之雅事也。縱觀歷代文人,才華橫溢,文著累累者,未必工書法。然工書法者,必通文善詩,文思敏捷矣!古之王羲之、蘇軾、趙孟頫、文徵明、顏真卿概莫若此。獨工書法,不善詩文者,鮮矣!今人習書,大抵過於偏重書法章法、技法、墨法,忽視書家自身文學素養與綜合修養之提高,作品雅氣不足,很難達到古人之藝境。縱然習字千遍,形類神離,終不迨。每感於此,發憤曰:餘習書法,當效法古之先賢,重文功、修學問、研詩文,厚積薄發,切忌急功近利,有辱斯文之道也。
餘愛書法詩文,不滿足於茶餘飯後之消遣,頗欲以此為志也。遂節飲食,辟書房,號
“
青雲閣
”
。自題齋聯:志遂青雲書中悟道;意歸滄海話外留心。
傳末不禁喟嘆,非因壯志難酬。有詩《馬》為證:
曾經熱血赴疆行,千里焰紅強寇驚。
踏破賀蘭銜古月,蕩平敕勒立長城。
鞍繮未解雪霜冷,蹄足猶圖風雨程。
何奈南山休戰鼓,獨拴槽櫪向天鳴!
(2017-08-14)
秋天很短,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展示那些色彩斑斕的美好畫面,就像一幅匆匆收稿的畫卷。天空陰沉沉的壓了下來,雨也下得淅淅瀝瀝,雖已經是深秋,卻感覺已到冬季。秋天那麼短,思念卻那麼長,讓我們一起“野望”這美麗的秋天!
野望
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野望
唐-杜甫
清秋望不極,迢遰起曾陰。
遠水兼天淨,孤城隱霧深。
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沉。
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
這首詩是詩人於邊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寫望中所見之景物。
秋晚野望
唐-左偃
倚筇聊一望,何處是秦川。
草色初晴路,鴻聲欲暮天。
晚秋野望
唐-劉滄
秋盡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開。
高風疏葉帶霜落,一雁寒聲背水來。
荒壘幾年經戰後,故山終日望書回。
歸途休問從前事,獨唱勞歌醉數杯。
秋興呈裴李二同年
宋-寇準
歲晚亂山外,野望誰能同。
寒沙明夕照,敗葉驚西風。
孤煙暝汀樹,霜氣高秋空。
徘徊念前事,旅恨良難窮。
高郵野望
宋-楊萬里
望中四野掌船平,遠樹成行一帶橫。
樹外天容仍淡白,不愁樹影不分明。
江館野望
宋-陳允平
江邊雁過秋,江上暮雲愁。
嶺曲山橫轉,潮回水逆流。
亂莎行石蟹,殘荻卧沙鷗。
黯淡三更月,何人獨倚樓。
晚晴野望
宋-陳與義
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
水底歸雲亂,蘆藂返照新。
遙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
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傷神。
天意蒼茫裏,村醪亦醉人。
野望
明-尹紉榮
野望無山色,長天一抹清。
陌樹齊如畫,其下有人行。
(2017-10-15)
淅淅瀝瀝的秋雨之後,終於迎來了那久違的陽光,體會到了那久違的温暖。秋日的藍天白雲裏,掛着了一輪燦爛的太陽,一切都被斑斕的陽光照得光彩動人。沐浴在這秋日的陽光裏,讓它驅走心裏的陰霾,心亮,心量。
在這樣風輕雲淡的秋日,怎忍心辜負了温暖和煦的陽光?
初晴
宋-王安石
幅巾慵整露蒼華,度隴深尋一徑斜。
小雨初晴好天氣,晚花殘照野人家。
初晴遊滄浪亭
宋-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漲了起來,雲兒濃厚,遮掩天空,時晴時陰,天氣也暖和。簾內無人,日色暗淡,花叢、竹叢一片寂靜,不時從中冒出幾聲小鳥的對鳴聲。
新晴
宋-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餘。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户又翻書。
夏日初晴,詩人午睡醒來,只看到窗外的綠樹和青苔。忽然一陣南風把房門吹開,又掀起桌上的書頁,詩人説這是他的老相識,來偷偷訪問他了。
蝶戀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宋-王詵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樓台,倒影芙蓉沼。
楊柳垂垂風嫋嫋。嫩荷無數青鈿小。
似此園林無限好。
流落歸來,到了心情少。
坐到黃昏人悄悄。更應添得朱顏老。
該詞寫景抒情,十分清楚。而寫景又為抒情服務,使整首詞有機地聯繫在一起,本來萬千思緒,一時卻反覺“心情少”,最妙。寫出了一種空洞迷茫、時光流逝的失落感。全詞將盎然的自然景物與黃昏夕陽和作者的衰老心情反襯着寫,有着強烈的對比色彩,而全詞的題意至末句方才躍出,既總括全詞,又有點題之妙。
初晴
宋-陸游
袖手東窗初日明,殘編未負老書生。
不勝多病畏寒雨,正得一霜方快晴。
客户餉羹提赤鯉,鄰家借碓搗新粳。
柴荊莫怪無車馬,恰要無人識姓名。
點絳唇·梅雨初晴
宋-蔡伸
梅雨初晴,畫欄開遍忘憂草。
蘭堂清窈。高柳新蟬噪。
枕上芙蓉,如夢還驚覺。
勻妝了。揹人微笑。風入玲瓏罩。
江城子·芙蓉開過雨初晴
宋-葉夢得
芙蓉開過雨初晴。
曲池平。畫橋橫。
耿耿銀河,遙下蘸空明。
一舸吳松歸未得,
聊共住,小蓬瀛。
問君何事引前旌。
趣歸程。背高城。
魚鳥三年,誰道總無情。
試遣他年歌此曲,
應尚記,別時聲。
浣溪沙
宋-晁端禮
湘簟紗廚午睡醒。起來庭院雨初晴。
夕陽偏向柳梢明。
懶炷薰爐瀋水冷,罷搖紈扇晚涼生。
莫將閒事惱卿卿。
點絳唇·山雨初晴
宋-宋自道
山雨初晴,餘寒猶在東風軟。
滿庭苔蘚。青子無人見。
好客不來,門外芳菲遍。
難消遣。流鶯聲囀。坐看芭蕉展。
更漏子·鬢慵梳
宋-無名氏
鬢慵梳,眉懶畫。獨自行來花下。
情脈脈,淚垂垂。此情知為誰。
雨初晴,簾半卷。兩兩銜泥新燕。
人比燕,不成雙。枉教人斷腸。
(2017-10-21)
菊花雖以黃色為正,但白菊卻因其潔白如玉的顏色,更易給人以清高脱俗之感。白菊花擁有美麗的形象和優秀的品質,從來都不會過度炫耀自己的美麗,故歷來詠白菊的詩詞也為數不少。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題為“賦白菊”,詩開頭卻先道滿園的菊花都是金黃色。“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這是用陪襯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叢”更為突出,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那一點紅色也就更加顯目了。“滿”“鬱”與“孤”兩相對照,白菊更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白菊皎潔的色彩。
憶白菊
唐-陸龜蒙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白菊
唐-許棠
所尚雪霜姿,非關落帽期。
香飄風外別,影到月中疑。
發在林凋後,繁當露冷時。
人間稀有此,自古乃無詩。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謝偶書所懷見寄
唐-劉禹錫
數叢如雪色,一旦冒霜開。
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
思深含別怨,芳謝惜年催。
千里難同賞,看看又早梅。
白菊-其一
唐-司空圖
為報繁霜且莫催,窮秋須到自低垂。
橫拖長袖招人別,只待春風卻舞來。
和魯望白菊
唐-張賁
雪彩冰姿號女華,寄身多是地仙家。
有時南國和霜立,幾處東籬伴月斜。
謝客瓊枝空貯恨,袁郎金鈿不成誇。
自知終古清香在,更出梅妝弄晚霞。
多麗·詠白菊
宋-李清照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醖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詞人不勝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縱使憐愛之極,亦不能留花片時。情不能堪處,忽宕開作曠達語:只要人情自適其適,應時菊賞,且休憶他屈子忠貞,行吟澤畔;陶潛放逸,採菊東籬。
白菊
宋-朱淑真
迴旋秋色漙情露,凌厲西風潔嫩霜。
莫作東籬等閒看,清新曾結廣寒香。
白菊
宋-史鑄
玉攢碎葉塵難染。露濕香心粉自勻。
一夜小園開似雪,清香自是藥中珍。
白菊
宋-張繼先
陶家籬下未開時,曾得西風借力吹。
月影夜深籠素豔,分明殘雪兩三枝。
白菊
宋-魏野
濃露繁霜著似無,幾多光彩照庭除。
何須更待螢兼雪,便好叢邊夜讀書。
(2017-10-14)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