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認為孩子不打擊就會飄

在《少年説》中有一位母親給觀眾們留有了很深的印像,對自身的閨女那位母親由小到大秉持的全是挫折教育。那位母親的經典名言是:很好的,可是我迫不得已嚴厲打擊你,由於我認為你的性情便是不嚴厲打擊便會飄。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這就是這位媽媽教育女兒的一個準則,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打擊女兒,哪怕自己的女兒已經非常非常不開心,鼓起勇氣在眾人面前説出自己內心對媽媽的想法時候,這位媽媽依舊是這樣的準則,並且覺得自己自己這樣做很對。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户端查看)

其實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父母都是這樣覺得的。每一次去當自己的孩子,興高采烈的捧着那份雙百的試卷跑到父母面前求誇獎的時候,得到的永遠是一句這次表現還不錯,但是你還可以更好,下次要再接再厲。

很少有孩子會得到父母説,寶貝你真棒,你真是爸爸媽媽的驕傲。

羞於表達讚美

有一位讀者私信跟我聊天兒,説小編我希望你能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以我為素材,寫一寫我自己小時候認為那些讓我至今想起來都很難受的事情。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他説自己從來都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獎,雖然他是別人的父母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自己得到別人誇獎都比自己父母給的多。

小時候自己第一次去幼兒園,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在哭,然後父母在那裏安慰,只有自己不哭,可是爸爸説你要堅持住不能和其他人一樣,老是哭哭啼啼。

初中物理競賽自己得了一等獎,把獎盃拿給父母看的時候,媽媽説怎麼只有一個物理呀?我看你王叔叔家的兒子人家和數學英語拿了雙獎盃。

高三高考前學校舉辦活動讓學生和家長溝通,他鼓起勇氣告訴爸爸媽媽説我這次模擬考了全班第一,你們能不能誇誇我?

他爸爸已經舉起了手臉上帶着笑準備拍拍他的肩時,被媽媽制止了,媽媽説兒子你不能驕傲,你這次考了第一,不代表你以後每次都能考第一,而且全國有那麼多學生呢,你能保證你放在那麼多人面前還有競爭力嗎?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父母和他三個人之間的溝通變成了父母對他單方面的説教,他心裏一直都扭不過一個坎兒,是不是自己的表現真的很差?自己的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一個怎樣完美優秀的孩子?

自己這輩子到底還能不能得到父母一句誇獎?他感覺家裏的這種教育氛圍壓迫的他無法喘息。

在父母的固有思維中,好像一直有一條行為準則:就是不能讓孩子太過放肆的開心,不能完完全全的誇讚孩子。

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得到的誇獎越多,孩子就會越驕傲,越難以管理。可是父母忘了一點,得不到的東西往往是人更想要的東西。

有的孩子可能窮盡一生都在渴望父母的這份誇獎,可在父母的心裏卻覺得,不能讓孩子太高興了,我也不能滿足他的所有想法。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自身教育經歷

有的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察覺教育方式錯在哪裏?往往是因為孩子正在經歷的正是我們小時候經歷的,所以在父母的思維中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小時候沒有得到這些快樂那麼我現在不給我的孩子這些快樂也是很正常的。

小的時候經常去姑姑家玩,後來長大,慢慢的就不再去了。因為在姑姑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抑和緊張的氣氛。

姑姑是一個從小被嬌養,結婚後被丈夫嬌養,現在被兩個表姐嬌養的小女人,記得有一次暑假去姑姑家待了一週,晚上7:30要關掉電視開始洗漱,八點要上牀,躺下之後不能發出一點聲音,因為姑姑喜歡安靜。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有一次印象很深是二表姐忘記做午飯,姑姑就哭了一個下午,因為他覺得自己很不容易,養活了兩個女兒到如今女兒連頓飯都給他做不了。

在姑姑家只要有什麼事不順他的心意,姑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哭。所以如今養成了兩個表姐一樣的性子,遇到事情沒有半點自己的主見,受到打擊只會哭,不順自己的心意也只會哭。

就在今天上表姐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在上班,她和姐夫吵架了心裏覺得彆扭,不知道該去哪裏躲一躲,只好來我家找我一進門就是一副腫脹的淚眼。

你看這樣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家裏的祖祖輩都習慣了用一個方式來生活,用一個方式來教育,你的父母剝奪了你小時候溜冰的快樂,你就剝奪了你孩子滑板的快樂。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很多父母曲解了挫折教育的真正含義,其實他主要是想教會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去引導孩子如何面對困難度過挫折,而不是人為地給孩子製造挫折和困難。

而且挫折教育真正想要教出來的是獨立,自信勇敢的孩子,而不是不快樂的孩子。

想要做到真正的均衡挫折教育其實只需要3點。

1、 尊重孩子的快樂和天性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一些視頻軟件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我們有時候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可愛的寶寶他們的日常動態都能引得人捧腹大笑。

昨天我看到一個寶寶他是在嘗試着吃自己的腳和手,就像我們平常形容的啃豬蹄兒一樣,自己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撐着圓圓的肚子在試圖勾自己的腳。

我想如果是換做我們平常的父母,肯定會在發現孩子啃手啃腳的第一瞬間就跑過去制止孩子,或者是把孩子的手跟腳從他的嘴裏搶救下來。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但是視頻中的這位媽媽並沒有這麼做,他們選擇了全家人圍觀孩子啃手啃腳,並且覺得這是寶寶自己該有的童真。

如果你阻止了孩子,看似是對孩子認真負責教會孩子講衞生的一種好習慣,但是更深層次的來説,你是阻止了孩子探知自己身體的行為和能力,並且你明明知道孩子啃手啃腳非常開心,而你阻止了他的開心,遏制了孩子的天性發展,所以不要這樣做。

2、 挫折和誇獎是可以共存的

每個人做什麼事情都需要有一點希望,如果沒有希望的話,再堅強的人也沒辦法堅持下去。一味的打擊孩子並不能達到父母所期待的教育高度,相反的,只有兩種後果:一是孩子更加叛逆,二是孩子更加自卑。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如果一個孩子和媽媽玩球,結果球被媽媽藏起來了,孩子想盡了辦法去尋找自己的玩具球,這就是挫折,但是在孩子發現球拿給媽媽看的那一瞬間,媽媽應該是誇獎自己的寶貝真厲害,真聰明,比媽媽當時厲害多了。

3、 不要用自己的教育經歷來磋磨孩子

小時候有一次外婆來家裏做客,我和弟弟興高采烈的用剛剛領到的零花錢就買了兩個雞爪吃,結果被家裏的外婆發現。

當時家裏人很多,外婆指着我們説,你看你還吃那個雞爪子,雞每天在地上跑來跑去,你知道它的爪子有多髒嗎?去過哪些地方嗎?抓過什麼東西嗎?説不定上面還糊着雞屎。

好不容易可以吃到雞爪的快樂沒有了,滿肚子只有委屈和噁心,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吃過雞爪。

其實現在想想也可以理解外婆當時的心理,他只是不想讓我們吃太多的垃圾食品,因為他小時候也沒有吃過這些東西。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可是對於一個才六七歲的孩子來説,當時一個雞爪能帶來的快樂別考試考了雙百還要開心,可是在當時,沒有一個人幫我和弟弟説話,大家都覺得孩子不應該這樣做,不能這樣做,必須去照着外婆説的做才是好孩子。

沒有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好像看到我和弟弟哭的時候,所有的大人還覺得這兩個孩子太能鬧騰,不夠聽話,滿堂鬨笑,大家都很開心,只有剛剛失去雞腿的我們不開心。

所以其實讓人快樂的辦法有很多很多,一句寶貝你真棒!竟然考了雙百分,真是媽媽的驕傲,媽媽相信你以後會更厲害的,就能讓孩子開心一整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户端查看)

而一個溜溜球,一個恐龍蛋,一個布娃娃,一個媽媽做的炸雞腿對於孩子來説就是巨大的快樂。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能開心的成才也是親子教育的重要一環,並不是只能被嚴厲打擊大的小孩才會強勁,英勇,單獨。想和你在一起與勉勵中長大了的小孩仍然強勁,英勇,單獨而且心理狀態開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1 字。

轉載請註明: “偽挫折教育” 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對於孩子不要羞於讚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