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在進行的第26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3日發佈了與美國洛基山研究所(RMI)合作編寫的《戰勝高温:城市可持續降温手冊》,旨在提供一份幫助全球城市降温的參考指南。報告指出,全球城市變暖的速度是全球整體平均速度的2倍。如果温室氣體繼續保持高水平排放,到本世紀末,許多城市的氣温可能會升高4℃。即使在全球變暖1.5℃的情況下,23億人也可能容易受到嚴重熱浪的影響。
RMI首席執行官朱爾斯·科爾騰霍斯特稱,該報告在一個“全系統”綜合框架內對可持續城市降温方法進行了全面的首創性描述。它包括可行性指導,幫助城市組織優先採取行動,實現可持續和公平的城市降温,同時還包括減少排放、提高城市彈性等指南。
“科學告訴我們,為了防止全球氣温上升超過1.5℃,我們需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可持續和公平的城市降温必須是城市實現淨零能源目標努力的一部分。”UNEP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説。
報告描述了城市是如何由於“熱島效應”而迅速變暖的。“熱島效應”是由綠色植被減少、城市表面常用材料的熱性能以及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熱共同導致的。
該報告指出,對空間製冷的需求正在增加。隨着發展中國家數百萬家庭在未來幾十年購買空調,從2016年到2050年空間製冷的能源需求預計將增加兩倍。
報告稱,城市熱量的影響分佈不均。涼爽的城市、家庭和街道是確保氣候公正的關鍵。低收入地區通常最容易受到高温影響,過度變暖的負面影響對那些最不可能負擔或獲得熱舒適度的人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我們需要過渡到更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來“冷卻”我們的城市,使其適合所有人。
同時,可持續城市降温的好處是深遠的,這包括改善健康和生產力、減少電力能源需求、降低排放並帶來經濟效益。
此外,報告還呼籲採取全系統方法,即在城市範圍內減少熱量,減少並滿足建築物的冷卻需求,從而能從綜合效應中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在提到的6個城市降温的案例中指出,作為建設綠色環保現代城市中心的舉措之一,中國廣州市政府在珠江新城開發核心區採用區域集中供冷,使該區域局部環境温度比使用分佈式冷卻系統降低了2℃—3℃。實習記者張佳欣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