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途(ID:shentucar) 作者:劉丹丹 周繼鳳 編輯:黎明
因環保問題,比亞迪最近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5月7日,“比亞迪工廠污染疑致多名兒童流鼻血”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湖南長沙雨花區多位居民稱,小區附近比亞迪工廠排放的廢氣,味道刺鼻,小區內多名兒童出現流鼻血癥狀。
對於這種情況,比亞迪當晚通過微博回應稱:園區排放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及標準,“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屬於惡意捏造關聯;5月8日,長沙市委、市政府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專家,進駐比亞迪雨花區工廠展開調查。
但網上關於比亞迪污染的討論並沒有就此平息,甚至還出現了居民拉橫幅的圖片。
對於新能源汽車,大家公認的一個標籤是——綠色環保,為什麼一向以環保著稱的新能源車企,現在會出現污染問題?長沙比亞迪工廠作為一個2012年投產使用的工廠,為什麼會在10年後被指排放污染氣體?
誰是污染源頭?
“像大糞的味道,就是那種種菜施農家肥的感覺。”在刷到長沙比亞迪工廠的相關微博後,家住長沙雨花區的小宋才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聞到這種氣味的人。
“白天我一般都在上班沒怎麼注意過,但下班回家後基本每到晚上七八點,這種臭味就開始出現,然後持續到半夜。”小宋告訴深途,原來她還以為是小區設施出現了問題,但沒想到可能是隔壁工廠造成的。
小宋口中的隔壁工廠——長沙比亞迪,距離她所居住的白田佳苑僅306米,這也正是此次輿論風暴的中心。
天眼查信息顯示,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8月11日,經營範圍包括汽車整車、汽車車身、掛車製造等,坐落於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原湖南環保科技產業園),是當時湖南規模最大的汽車項目之一。
經過數次增資擴建,目前,佔地約4000畝的長沙比亞迪工廠已成為比亞迪整車、三電核心技術和智能終端等產業鏈最齊全的華中總部基地,可生產王朝網車型秦PLUS DM-i、宋MAX DM-i、元Pro,海洋網車型海豚、驅逐艦05、e2、e3等多款乘用車,K系列、C系列純電動大巴以及核心配套零部件。
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過去十年間,為長沙創造了數萬就業崗位,但對於居住在長沙比亞迪工廠附近的居民來説,卻帶來了想不到的麻煩。
“從今年五一開始,每天晚上都出現像油漆味一樣的怪味,尤其是到凌晨四點,我家各個房間都能聞到這股味道。”住在中航城的石榴媽媽表示,之前壓根沒把怪味往工廠方面聯想,直到最近味道越來越嚴重,大家才發現是工廠傳來的。
一般來説,汽車製造環節包括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和動力總成等,其中塗裝是產生廢氣較為嚴重的環節。一位來自車企的工程師告訴深途,石榴媽媽聞到的刺鼻氣味,可能是塗裝環節排放的物質,主要是總烴、甲烷、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等,統稱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
2022年初,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佈的《長沙市重點企業(單位)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公示表》也將問題指向了揮發性有機物。該公告數據顯示,整治前,長沙市比亞迪有限公司的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t/a)為1264.202;揮發性有機物有組織排放量(t/a)為708.355;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量(t/a)為87.381,均存在問題。
按照該公告要求,比亞迪要在今年10月前完成對塗裝過程、回收及VOCS監控等環節的整改。這意味着,截至目前長沙比亞迪工廠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還在整改期限之內。
來源 / 官網文件
此外,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官網於去年12月發佈的《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衝壓、焊裝、塗裝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也曾明確提到,比亞迪現存的環保問題——揮發性有機物(VOCS)未採取處理措施。
對於網上的輿論,比亞迪官方微博5月7日回應稱,“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屬於惡意捏造關聯,已報警,並將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但身為維權居民的一員,石榴媽媽想不通,自己為流鼻血的孩子討要説法,怎麼就成了惡意捏造?
來源 / 受訪者供圖
“從今年四月開始,我家一向身體健康的小朋友已經流鼻血4次,我們統計的受影響居民已經超過一千户,今天我還看到住在博長香水頌的鄰居在羣裏發她家小孩又在流鼻血。”石榴媽媽告訴深途:“我們不需要賠償,我們只是不想讓孩子再受到傷害。”
比亞迪錯了嗎?
從落成時間看,長沙比亞迪工廠投產已經長達十年,但為什麼直到最近才突然陷入污染風波?
在工廠附近的居民萬金看來,這與比亞迪銷量有很大關係,“前幾年比亞迪產量沒那麼多,所以排放量就不太高,但現在比亞迪銷量飆升,最近倆月,我半夜三四點鐘起來看到工廠還在燈火通明,感覺生產就沒停下過。”
這一説法與石榴媽媽的感受也基本吻合。“去年秋天我就聞到過兩次油漆味,不過當時附近有小區在施工,所以不確定是不是工廠傳來的,但後來小區施工停止後,今年又出現了這個味道,才懷疑是工廠的問題。”石榴媽媽還告訴深途,離得最近的景環小區因為異味此前已經開始維權,最近維權尤其激烈。
那麼,長沙比亞迪工廠到底面臨着多大的生產壓力?
比亞迪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今年4月比亞迪銷量達10.6萬輛,同比增長134.4%;1-4月,累計銷量39.7萬輛,同比增長166.05%。而2021年全年,比亞迪新車銷售量為73萬輛。這意味着,今年只用了4個月,比亞迪就超過了去年總銷量的一半。
相較之下,備受市場看好的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因為供應鏈和產能問題,今年4月交付量均出現下滑,其中理想和蔚來的交付量更是近乎腰斬。
飛速增長的銷量,帶給比亞迪的不僅是市場的擴大,同時也包括各生產基地的產能壓力。
據瞭解,目前比亞迪共有深圳、西安、長沙、合肥、常州、撫州、鄭州、濟南等8個整車製造基地。其中,深圳、西安、長沙三大基地建成時間較早,產能分別在2萬、6萬、3萬左右,其餘五個基地均為近年建造的全新工廠,目前部分剛剛投產、部分還未建成。
其中,長沙工廠是比亞迪DM-i動力核心電氣部件在全國的唯一生產基地,也就是説,比亞迪所有的DM-i訂單都要經由長沙工廠才能生產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3月比亞迪停產燃油車以來,DM-i已經成為比亞迪增長最快的車型,對銷量的貢獻力度日益提升。來自比亞迪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4月,比亞迪DM-i車型銷量分別增長615.2%、313.22%,達到50674輛、48072輛,佔當月總銷量比例分別為48.5%、45.5%。
這翻倍增長的產能壓力,全部落在了長沙工廠身上。
為了應對市場激增的需求,去年比亞迪就已投資37億元分兩期對長沙工廠進行擴建,用以生產比亞迪DM-i產品,其中第一期已於2021年7月建成投產,第二期預計將於2022年5月正式投產。
湖南日報曾報道,雨花經開區工作人員“白+黑”“5+2”奮戰,兩個月內為這個一期項目騰地。目前,一期項目已形成月產6萬套電動總成的生產能力,全面配套比亞迪汽車所有DM-i車型,車間內5條生產線同步開工,每3分鐘便能下線一台電機。
儘管如此,對於比亞迪火爆的銷量來説,產能還是跟不上。3月底,比亞迪投資者會議紀要透露,目前比亞迪累計未交付訂單量達到40萬輛,並且仍在逐月增加。
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項目(指長沙雨花工業園)前前後後投資100多個億,停產是不現實的。目前比亞迪正在做方案,爭取5月做出的整改方案儘量減輕排放氣體的異味,減輕到周圍居民感覺不出來。”
來源 / 鳳凰網科技
在今年之前,比亞迪也曾多次被曝存在污染嫌疑。
2016年,深圳龍崗區寶荷片區的振業巒山谷、振業天巒等小區居民就曾多次反映過比亞迪寶龍工業園存在刺鼻氣味,後經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現場核實,最終確認來源為比亞迪寶龍工業園的電池加工車間。為此,比亞迪投入超過3800萬元,才將寶龍工業園氣味問題解決。
2021年,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公示的《羣眾信訪舉報轉辦和邊督邊改公開情況一覽表(第二十四批)》中,長沙市雨花區比亞迪製造廠因塗裝車間油漆味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問題被點名。
截至發稿前,關於長沙雨花區工廠氣味整改的最新進展,比亞迪方面並未對外做出回覆。
新能源汽車,真的就環保嗎?
新能源汽車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低碳環保的標籤,不少車企也以此作為賣點和噱頭。
在使用過程中,新能源車沒有尾氣排放,確實足夠清潔環保。但從其全生命週期來看,新能源汽車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麼清潔、環保。
首先從使用的燃料來説,驅動電動車的能源是電。但電力屬於二次能源。不同的發電方式,碳排放強度不一,風能發電、水力發電更為清潔環保,而火力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最嚴重。
遺憾的是,在中國,火力發電佔了大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發佈的《2020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數據顯示,我國電力結構中,火電佔比最大,高達68%。火電主要以煤炭作為燃料,在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環境污染物。終端用户每使用1kWh電能,火力發電廠就要排放0.86kg的二氧化碳。
具體到汽車的生產製造上,衝壓、焊裝、塗裝……汽車的各個生產過程都繞不開污染和高耗能,哪怕生產的是一輛新能源車。
以塗裝為例,這個環節是目前全球汽車製造生產過程中所公認的三廢排放最多的環節。在汽車噴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以及固體廢棄物。
即便是這個星球看上去最環保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也不停地收到各國環保部門的罰單。
比如,今年2月,特斯拉向美國環境保護署支付了27.5萬美元的罰款。特斯拉為什麼被罰呢?美國環保署在聲明中稱,2016年10月到2019年9月,特斯拉未能“制定或執行一項工作實踐計劃,將汽車塗裝作業中材料的儲存和混合所產生的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降至最低”。
在中國,2021年4月,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發佈了《光環之下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環境問題調研報告1》,直指特斯拉在華供應鏈環境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
在德國,據環保機構和水資源管理機構稱,4月11日,特斯拉超級工廠泄露了1.5萬升油漆混合物,德國的環保組織綠色聯盟準備發起一項行動,旨在吊銷這家工廠的營業執照。
還有電池,電池是一輛電動車的心臟。但是僅僅是從礦石中提取原材料,污染就已經開始了。我們以最主流的動力電池為例,鋰電池的核心原材料是鋰鹽。
鋰開採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水資源,在智利的阿塔卡馬省,採礦活動消耗了該地區65%的水。而根據環保組織的報告,提取鋰不可避免地會損害土壤並導致空氣污染。
動力電池行業還面臨着棘手的回收問題。一塊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只有5-8年。根據東吳證券研報,預計2022年鋰電池回收利用需求為83GWh,至2035年可達1318GWh。這些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發生泄露、爆炸、自燃,並且嚴重危害環境。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曾對媒體指出,鋰電池雖然不含汞、鎘等毒害性較大的重金屬元素,但是電解液溶質六氟磷酸鋰屬有毒物質且易潮解,與空氣中的微量水分反應生成氫氟酸等,會造成氟污染。
在國內,有一些退役電池流入了非正規的“黑作坊”,也加大了污染環境的隱患。
從原材料到生產製造、再到報廢處理,看上去環保的新能源車,其實處處存在着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可能。而對於像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車企來説,它們頂着低碳、環保的綠色光環,享受補貼等優惠,現在,在環境保護上,它們也是時候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小宋、石榴媽媽、萬金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