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國家對俄施加嚴厲經濟和金融制裁,俄羅斯向海外債權人支付的渠道也相應被切斷。6月26日,俄羅斯兩筆外匯債券大約1億美元應付利息的30天寬限期結束,儘管俄方27日稱已按期支付,但受西方制裁影響,海外債權人未收到付款,俄羅斯被認為構成“違約”,該事件或將成為俄羅斯一百年來首次外債違約。
當地時間27日,俄羅斯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俄羅斯已按期履行了支付債券利息的義務,但由於制裁原因,資金無法流向海外債權人。
據悉,俄羅斯上一次“外債違約”可追溯至1918年,當時蘇維埃俄國宣佈廢除沙皇和臨時政府的鉅額外債。1998年,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盧布崩盤,但當時的俄羅斯政府也及時償還外債。此次“違約”與之前的不同之處在於,俄羅斯並非因為經濟下行導致無法償還外債,而是由於西方制裁把俄羅斯多家主要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支付系統等全球金融體系之外,給俄方設置了難以克服的支付障礙。
俄羅斯財長西盧安諾夫早前將當前情況稱為“鬧劇”,並表示,美國和歐盟人為製造的障礙將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對西方金融基礎設施的信任將不復存在。
分析人士:“違約”短期內影響不大
一般情況下,國際評級機構負責正式宣告某國主權債務違約,但歐盟對俄製裁已導致評級機構撤銷對俄羅斯實體的評級。不過本次事件所涉的債券文件顯示,如果四分之一債券的持有人贊同,持有人可自行宣告發生“違約事件”;且支付日期過後三年內,債權人有權追討。
就此,有分析指出,這次違約早在預料之中,不會馬上引起國際金融市場或俄羅斯經濟的連鎖反應。還有觀點認為,大多數債券持有人將持觀望態度。另外,由於俄羅斯有錢支付也願意償債,如果債權人宣佈俄方違約,預計會遭遇特殊的法律挑戰,且相關法律訴訟可能會持續數年。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