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快車道” 生產製造領域融資集中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綜合

封面新聞記者 朱珠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四大區域,各自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曹光宇在解讀報告時也認為,“通觀各大城市羣和都市圈,其內部結構各有不同,有集羣協同式,有核心引領式。這種差異值得額外關注。”

天眼查相關報告顯示,以重慶和成都引領的雙城經濟圈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塑造支點優勢。今年以來,重慶市和四川省共計獲得融資600餘次,融資總額達420億元。

京津冀:

產業協同,交通一體化“提檔加速”

重塑新格局,協同開新卷。產業聯動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頭戲。自《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來,北京輸出到津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過1200億元。隨着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等建設持續推進,京津冀三地產業對接協作進入快速融合通道。

京津冀三地跨區域產業活動和創新聯繫更加活躍,北京產業外溢效應明顯,天津和河北積極承接北京部分產業的疏解轉移,三地間逐漸形成明確的產業分工。

融資方面,京津冀也彰顯出巨大的活力。報告顯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今年共計獲得融資2000餘起,融資總額高達3900多億元,平均單筆融資額居全國第一,投資主要分佈在汽車交通、生產製造、物流運輸等領域。

隨着“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張高鐵、京津城際延長線、京雄城際鐵路等相繼通車,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未來,京津冀三地還將聯手建設自駕驛站,為自駕遊客在京津冀區域內停車、休息補給等提供服務。交通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加速了三地融合發展。

近年來,因交通的便捷性,京津冀區域間“雙城”工作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在火熱的冰雪旺季裏,也為眾多滑雪愛好者們奔赴京郊各大滑雪場創造了便利的出行條件,這也帶動了冰雪產業的發展。

長三角:

科創推動產學研用整合,產業集羣蓬勃發展

功能互補,融合互動。圍繞新基建、產業體系和城市羣,長三角以科創為推動國家、區域和地方城市發展的關鍵抓手,跨越行政邊界,推動了城市間產學研用資源整合,促進了區域產業的集羣網絡式發展。

長三角是國內創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聚集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行業的人才資源,一方面協同聯動以往的優勢產業,一方面利用城市資源發展新興產業,形成聚合優勢,大大提高了效率。由上海牽頭搭建的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整合了三省一市2400多家機構的三萬多套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提高了利用效率;上海張江示範區有全國的1/7的科創板上市企業,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也已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近2.9萬家,聚合效應明顯。

除產業協同之外,長三角各地也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海近日發佈全國首個《鄉村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江蘇成立“長三角鄉村振興智庫”,浙江省更是肩負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歷史使命。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浙江省共新增近14萬家鄉村電商相關企業,位居全國前列。

融資方面,長三角也十分活躍。報告顯示,上海、浙江和江蘇三地今年共計獲得融資4800餘次,融資總額近4500億元,約佔全國總量的三成,四大經濟區域排名第一,投資投資主要分佈在醫療健康、汽車交通、企業服務等領域。

粵港澳大灣區:

全面開放產業多樣化,機器人與製造產業領先

開放紐帶,深化對外開放。粵港澳大灣區的開放性、包容性、市場化特質,使之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並有望成為中國新一輪全面開放的領頭羊。

據瞭解,大灣區有25家企業躋身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且產業結構相對全面。報告顯示,其中廣東今年共計發生融資事件近2000起,融資總額高達2000多億元,投資主要分佈在金融、物流運輸、房產家居等領域。

大灣區的魅力在於它擁有種類豐富的產業集羣,如家電、傢俱、衞生陶瓷、服裝等,還有香港的金融、運輸,澳門的旅遊等產業。佛山製造業更是承擔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全球製造創新中心的重任。全球城市實驗室(紐約)首席研究員、牛津大學經濟地理學博士王曉陽在解讀區域特點時認為,“佛山製造業的發達, 與其產業集羣數字化轉型較早,與互聯網、雲數據深度結合,有很大的關係。”

廣東是全國機器人生產和應用大省,是國內機器人產業的主要聚集區之一。機器人產業作為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之一,集羣發展優勢明顯,在機器人產值規模、企業數量、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天眼查數據顯示,廣東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機器人相關企業,超過7.2萬家,今年新增企業數量超越江蘇居首位,增長率高達80%。

成渝地區:

雙城經濟圈成西部支點,生產製造領域融資集中

唱響雙城記,共建經濟圈。近期發佈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未來一段時期成渝地區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以重慶和成都引領的雙城經濟圈正擔起“第四極”使命,併為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塑造支點優勢。報告顯示,重慶市和四川省今年共計獲得融資600餘次,融資總額達420億元,投資領域主要分佈在生產製造等相關領域。王曉陽認為,“將成渝打造為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區域性經濟中心,對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幫助很大。”

根據重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項目清單,在未來5年的時間內,重慶將完成14個支柱產業的項目建設,大力推進重慶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新能源、汽車製造等領域的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重慶市前三季度新增相關企業超2萬家,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5%。

作為潮流文化中心,成都文化創意方面的吸引力顯著,創新創業空間變得無限寬廣。 天眼查數據顯示,成都今年已新增超7萬家文娛傳媒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4%。另據官方數據顯示,丁真走紅抖音一年,今年十一黃金週,理塘縣共接待遊客137967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72.4%。

地處中國東南西北四方的四大城市羣,對未來城市發展路徑具有典型意義。讀懂2021中國區域產業發展,有利於我們汲取時代力量,在綠色轉型、創新引領、提質升級、擴大開放的形勢中尋找新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