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肘撞,沒有拍背,沒有擁抱,連眼神交流也儘量避開。16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瑞士之約”,把一幅“務實有餘,熱情不足”的畫面展現在世人面前。肢體語言學家從兩位領導人的舉手投足間捕捉到不少信號。
“緊張笑容”VS“躲避目光”
肢體語言專家瑪麗·希維洛注意到,兩位領導人在握手前,並沒有友好的肘撞、拍背、擁抱等動作。而普京和特朗普2017年7月G20漢堡峯會首次會面時,特朗普曾輕拍普京手臂和背部以示友好。
肢體語言學家馬克·伯頓説,拜登看上去“專注於”普京,他身體略微前傾,首先向普京伸出手,顯示自己的樂觀和交流意願。
相對地,普京則向前邁了兩步接近對方,也伸出手。“這展示一種權力意志的對等性——你如果想要握手,那麼我也有意願。”瑪麗·希維洛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席國家安全記者休託注意到,握手時,拜登直視普京的眼睛,面帶微笑。而普京立刻把目光移開。
肢體語言學家朱迪·詹姆斯指出,普京和拜登在室外的握手短促而有力。這位專家暗示,美國總統的肢體語言中有“緊張”的跡象。“拜登的微笑主要是表現緊張的那種——嘴角有點下拉,讓他顯得悲傷。”
“權力坐姿”VS“自我保護”
隨後,二人進入室內會面。會面在一間放滿書籍的房間進行。
瑪麗·希維洛説,坐定之後,雙方似乎不期望做出任何事,也不準備握手或者寒暄。普京仍是“經典坐姿”,兩腳分開,身靠椅背。拜登則蹺起二郎腿,身子微微側向普京,擺出準備向對方敞開心扉的姿勢。
“當他們坐在房間裏時,沒有表現出親密跡象,很少有語言交流,使他們的關係看起來很冷淡。”朱迪·詹姆斯説。“普京擺出了‘權力坐姿’,雙腿伸展,比較放鬆。而拜登雙腿交叉,手放在膝蓋上,更多給人一種‘自我保護’的感覺。整幅畫面顯得冷冰冰——二人都盯着外面看,沒有眼神交流。”
馬克·伯頓説,其間,拜登對官員説了幾句話,顯得“非常美國”,以其特有的説話節奏和展示性的方式,表明“我在這兒發聲”。相比之下,普京多了幾分冷靜,顯得堅忍剋制。
由於“普拜會”後將不舉辦聯合新聞發佈會,記者們都想在閉門會談前的最後時刻“抓拍”更多細節,場面一度顯得擁擠而混亂。不過,這倒讓拜登打破冷場。他笑着説:“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管用”。這時普京的臉上似乎寫着:“隨它去”。他用右手手指輕輕敲擊座椅扶手,彷彿在説:“什麼時候能結束。”
儘管媒體鏡頭中的二人似乎缺乏那麼一股“熱乎勁兒”,但也有分析認為,這説不定只是雙方羞於在媒體面前表露情感,或者“慢熱”而已。畢竟閉門會談二人互動情況並不為人所知。一張照片就顯示,兩位領導人在會談期間舉起雙臂放聲大笑。
瑪麗·希維洛説,普京和拜登是兩位風格截然不同的領導人。從歷史上看,普京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布什和特朗普的接觸,其肢體語言基本類似,釋放的信號是:不要指望我做出改變。而拜登以往的肢體語言則顯示他是個不急於互動的人,但他隨時準備好參與其中。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視頻剪輯:裘雯涵)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張全 裘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