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印度的開國總理,曾到英國劍橋大學唸書。1920年,他參加了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8年,尼赫魯和鮑斯共同建立了全印獨立同盟。次年,他當選為國大黨的主席。印度獨立後,他任總理。他積極反對殖民主義,收復了法國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飛地。
雖然尼赫魯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之一,稱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標是謀求和平,而不是通過與任何國家或者國家集團結盟。但他卻挑起了中印邊界衝突,表現出了霸權主義的苗頭,讓他努力建起的中印友好關係遭到了破壞,甚至是親手葬送了印度成為大國的機會。
印度建國後,三大問題仍然存在,分別是宗教制度、地方勢力和種族制度。印度教和穆斯林是印度最大的兩個宗教,由於上千年的歷史原因,雙方誰也看不慣誰,有着難以化解的矛盾。可以説,這兩個宗教是水火不容。而種姓制度,讓印度人從一出生就確定了他的人生。該制度規定低種姓的人,必須侍奉高種姓的人,並且他們幾乎不可能成為高種姓的人,意味着一輩子都要被高種姓的人壓迫、剝削。各種姓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當年,若不是英國插手,印度很難統一。英國在這裏採用直接殖民統治與土邦間接統治的方式管理印度,雖然印度形成了一個整體的國家,但地方勢力依然存在。
尼赫魯出任印度的總理後,也發現了這三大問題。他曾試圖執行一些措施,改變印度的現狀,讓國民摒棄宗教和種族之間的差異,團結起來,共同發展印度。同時,他用武力鎮壓下屬邦國和地方勢力。三大問題由來已久,一時間想改變這種局面根本不可能,尼赫魯的行為反而讓國內的局勢更加不穩。
轉移國內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對外征戰。於是,尼赫魯像二戰前的日本一樣,開始發動外戰。如果打贏了,印度不僅會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一致對外,還會走上大國崛起之路。1962年,尼赫魯為了轉移國內思想,派兵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不管何時,中國在領土問題上是寸土不讓。因此,對印自衞反擊戰爆發。
最終,這場戰爭以印度的失敗告終。它讓尼赫魯苦心經營多年的幻想破滅,他在國內和國際上的威望跌到了谷底,地方勢力趁機分崩離析,印度所存在的問題根本沒有得到解決。更要的是,印度周邊的國家看清了它的本來面目,紛紛倒向中國。尼赫魯受不了這個打擊,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若他不挑起這場戰爭,説不定印度現在是以一個統一國家的姿態出現在國際社會中,是尼赫魯自己葬送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