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遍大江南北、身材顏值都絕美的霸屏廣告女神居然在沉寂20年後,登上了“熱搜榜”,但這一次引發熱議的不是她的“重出江湖”,而是引發無數人共鳴的“爸媽的迴避型溝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要不是她的這次自述,我完全沒有料到,18歲因拍攝“婷美內衣”而爆紅的倪虹潔沉寂那麼多年,居然是因為她的不自信,而很大一部分原因還
源自於她爸媽從兒時起與她的疏於溝通。
更要命的是,在拍攝了內衣廣告後,鑑於當時人們的理念,爸媽心存“芥蒂”,但卻一直採取“迴避”的態度,隻字不談,這讓她更加感到自卑。
廣告中那個面龐清秀、看着內衣卻完全不低級的嫩模正是倪虹潔本人。
她在演講中開誠佈公地剖析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和家庭教育有關。她説:
他們到現在都沒有跟我提過這個事情。
也沒有提過這個廣告,
就當這件事情從來沒有過一樣
。
這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情。
就心裏邊一直有一個疙瘩。
就搞得我這十幾年......(注:此處開始哽咽,無法邏輯性表達)
其實
我是個特別沒有自信的人。
但這個沒有自信真的是從小的教育問題。
所以起點很高,但在演繹圈摸爬滾打了20年後,眼下已近不惑之年的倪虹潔在原本應是調侃和灑脱的脱口秀裏,仍然會不那麼從容,會有不安。
同節目組的王子文説倪虹潔:“明明自己不快樂,卻總想着討別人高興。”
金銘也直接指出倪虹潔很沒有安全感:“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其實她的眼神中有很多的不安,今天聽到她説完了之後,你就可以知道,她的不安是源自於哪裏(不自信)。”
在演講後的訪談中,當再度談起這個心結時,她的眼眶再次濕潤。
為了不讓人看出她的介意,咬唇、擺肩等等各種的小動作不斷;用尬出天際的笑來故作堅強,説自己盡力了……
這足見,倪虹潔對自己的“不自信”是有多麼介意。
當天晚上,倪虹潔發佈了一篇長微博詳細講述了父母的不溝通帶給她深深的挫敗感。
爸媽的“迴避型溝通”到底是怎麼
傷到孩子的?
回溯一下倪虹潔出道20年高開低走的經歷。她從廣告明星出道,第一個成名廣告是朵兒膠囊,在廣告還是五顏六色配樂嘈雜的當年,這個廣告相當清新脱俗。
那麼多年過去,當年的廣告依舊在腦海子很是清晰,如今想來那麼記憶深刻,倒不是她驚豔的美,而是她全屏大臉由遠及近説着廣告詞“以內養外、補血養顏”時的堅定,那份女性的自信幾乎是劃時代的。
和廣告一起火的倪虹潔幾乎出道即“頂流”,除了顏值超高身材也是巨好,於是有了後面的內衣廣告。
有顏值、有身材,機遇也不差。雖然也接過爛片,但也參演過《武林外傳》這樣的大火劇。
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武林外傳》中所有的主創都隨着這部劇的大火名氣、收入都一飛沖天,卻只有倪虹潔成了唯一一個沒紅的人。
倪虹潔的“怎麼也不紅”時常會被網友們拿出來討論,其中最多的聲音是認為她“太不努力”。
但是,“不努力”其實只是表象,就像她後來自己剖析的那樣,
其實
隱藏在“不努力”背後的,是
發自內心深處的不自信、沒有安全感。“原來我是分裂的,一邊當演員,一邊懷疑這個職業,可幹可不幹,老想幹別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別的小花一出道就迎頭趕上抓住黃金期,她卻遇到有戲找來隨便拍拍,甚至很怕自己紅,不希望自己被別人認出來時的心態;也總算可以理解她為什麼演完《武林外傳》後在資源最好的時候卻放飛自我,隱匿4年去雲南開起了客棧。
對自己職業不自信、對自己能力不認可,內心的不安全感讓她對於目標的追求始終在搖擺。
這樣的自卑感已是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改變起來真的不容易。比如明明38歲的她身材和容貌都很在線,卻非要説“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以迴避不紅的根本原因。
其實,大家也並沒有因為顏值而刻意忽視演技。事實上倪虹潔在《演2》中主演的劇目《花木蘭》意外地出色,有網友點評:“看過這麼多版花木蘭,我沒想到最好的一版是一部20分鐘的短片。
明明很努力,卻一直不把自己的努力當回事,別人一diss就坐立不安起來。當被陳凱歌質問到“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時,她立馬開始崩潰痛哭,説自己沒有信心。
倪虹潔這樣的表現,也會讓人禁不住會聯想到職場上那些“死得快”的老好人,明明做事投入認真,卻因為沒有自己的篤定和堅持,被老闆視為能力不足;明明心地善良,卻因為害怕與人交鋒,被同事撕逼時反而理虧詞窮;明明有自己的目標,卻總想着成全別人,最後被人邀了功勞搶了風頭。所以,心疼倪虹潔之餘,想到她説的“他們(爸媽)不看我演的戲,不存在鼓勵”,分明看到的就是一個“爸媽溝通方式不當”的受害者。
如果她的爸媽當年願意坐下來聽一下女兒為什麼去拍攝廣告的原因,願意理解女兒內心的彷徨不安,願意和她聊聊他們的感受,甚至和女兒站在一起應對外界的眼神和議論,一切或許全都不一樣了!
童年缺乏跟父母的交流,成年後迴避重大問題上的溝通,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去治癒自己,甚至賭上事業和幸福。
可能你會覺得,倪虹潔爸媽的“迴避式溝通”和我們並沒啥關係,我們才不是那樣的爸媽。
並不是!“迴避式溝通”其實在我們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時常存在。“隻字不提”只是迴避式溝通中的極端典型,
更多的“迴避式溝通”存在的方式就是“我們不去感受或正面回應孩子的需求”。
之前聽過心理諮詢師楊傑老師説過一個“孩子吃零食”的例子,很是觸動。很多時候孩子吃零食,會拿給我們説:“媽媽你也吃”。但我們通常的回答是:“媽媽不要吃,你吃”(我們想留給孩子吃);或者是:“媽媽不愛吃”(我們想向孩子表明我們對零食是拒絕的態度)。但是這兩種拒絕,都是採用了迴避型溝通,因為我們沒有去感受到孩子的內心需求。
如果站在孩子角度,我們就能想到,或許他們的情感流動是這樣的:他吃到零食,覺得好好吃,於是想到了媽媽的好、想到媽媽愛他的種種,於是很想讓媽媽一起來享受這種美味,和他一樣開心。”
所以正面回應的溝通就應該是大大方方説:“好啊!”一邊接過來,一邊開心地和孩子一起吃。又或者不吃,但全然接受孩子的好意,然後交流一下自己的真實想法。
所以,細細琢磨,我們在生活中真的會有無數次的“迴避式”溝通。
比如OK睡下後時常會拉着我説:“媽媽你再陪我一下”,我卻因為時間太晚着急着想讓他睡,便粗暴地拒絕道:“不行,你總是找藉口不睡,快睡!”我早已看不到OK可能非常希望在入睡前最柔軟的一刻和我分享他的甜蜜、或者就是想撒撒嬌。
也經常會有媽媽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不配合,怎麼也説服不了,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長期的相處中,我們太多的“迴避式”溝通讓錯過了瞭解孩子的機會,於是連説服孩子的切入點都找不到。
所以,
無論是孩子遇到問題來求助我們,還是表達出一種需要互動的請求,抓住每一個時機,不僅讓我們收穫更多瞭解孩子的機會,也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確認自己值得被重視,自己是重要的人。
要知道,就是在這樣的反覆確認中,他們不斷積累起安全感,也才會對自己越來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