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聯合報》今發表社論指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美回台後,最急要務就是擺平各地紛起的“議長之亂”。不但桃竹苗三地議長都為選舉提名人選和國民黨中央翻臉,連後山的花蓮縣議長也強烈挑戰黨部提名佈局和國民黨中央操盤手。朱立倫的領導風格和協調溝通能力,為國民黨年底選舉戰力埋下不少變數。
苗栗縣議長鍾東錦
朱立倫在桃園打出張善政牌,雖然是奇招變局,逼出了林智堅對壘,卻因未能事先與身兼中常委的桃園市議長邱奕勝溝通,讓原本力挺“立委”呂玉玲的邱奕勝騎虎難下,呂玉玲也難以釋懷。邱奕勝雖未對張善政完全拒之門外,但他支持羅智強和民眾黨賴香伶會談,處處讓國民黨尷尬,也讓缺乏選戰實務經驗的張善政備感艱辛。
新竹市議員林耕仁布局市長選舉已久,去年就在市議會黨團民調勝出獲得支持, 但拖了近一年,民進黨都已經確定推出副市長沈慧虹參選,朱立倫才找來“立委”鄭正鈐協調禮讓,並表示尊重黨團意見,提名林耕仁參選,平息議長許修睿的怒火。
桃竹苗一家,國民黨在苗栗原應穩坐江山,但徵召“立委”徐志榮被拒,苗栗縣議長鍾東錦又不待國民黨中央協調,直接在街頭掛出競選看板,表明要“一起打贏這一戰”,埋下變數。朱立倫和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幾度勸退未果,鍾東錦更直接攤牌,表明要不退黨參選到底,讓苗栗傳統“劉黃”派系爭戰再起,被地方諷為“硫磺之亂”。
苗栗擺不平,後山也失火。花蓮縣議長張峻因為捲入LED路燈採購弊案判刑上訴中,縣黨部依選舉提名辦法“排黑條款”排除張參選資格。張峻説四年前參選沒事,現在遭黨取消資格,是國民黨中央操盤手、前縣長傅昆萁公報私仇,抨擊黨部成為個人政治報復工具。
社論指出,各地議長爭議頻傳,固然是地方政治恩怨擺不平,也是因為地方議會生態複雜,議長社會歷練豐厚,江湖角色吃重。往好處看,人脈豐富,但在選舉形象上,就是利弊互見。朱立倫力主國民黨變革,但屬意人選多屬“形象有餘,基層羣眾不足”,放諸選舉實戰,能否短兵相接,力拼到底,都有疑慮。另外,打選戰要有子彈,國民黨中央資源不比往日,候選人都得自備糧草,形象牌多半是“有聲量無實力”,不敢輕諾出馬,甚至拒絕徵召。實力派的議長為鞏固權位,不願讓國民黨中央左右地方資源,因而挑戰者眾。
社論進一步指出,其實議長之亂,只是縮影。要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朱立倫不僅得考量個別縣市勝負,還必須有全局戰略安排。平心而論,朱立倫面臨的局勢比四年前吳敦義險峻得多,吳敦義當時的勝選戰績也讓朱壓力倍增。朱立倫個人意志強烈,但缺乏政治溝通的細密與耐性,更乏有力的政治籌碼。面對“黨政司法”一體、權錢集於一身的民進黨,國民黨團結都未必能贏,不團結則是註定敗局,議長們的挑戰紛擾,正意味着國民黨內自亂陣腳,憂患難平。
社論最後表示,朱立倫在選黨主席時,曾經許下年底選戰十六席的承諾,而這一役更是攸關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能否“政權”輪替的前哨戰,朱立倫有輸不起也不能輸的壓力。但以國民黨的表現,要讓民眾相信國民黨有能力再造乾坤,朱立倫顯然尚待努力。如果無法拿出有效對策化解紛亂,重新凝聚共識,只怕朱立倫自己連黨主席都難保,更不必遠眺2024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大局,這才是殘酷的政治現實。這場仗,朱立倫和國民黨能有“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決心與體悟嗎?(編輯:方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