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大家好,這裏是每日人物的新欄目,反人設俱樂部。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

人生沒有人設,也不希望被貼標籤,更不想被安排按照某個參考座標系來發展。

摒棄刻板印象,展現不同態度,所有話題我們共同討論,至於結論,因人而異。

第一期,我們來聊一聊年齡和存款。

雨秋

金匝

插畫設計 /

陳聃

第一批90後今年30歲,到為錢焦慮的時候了,生活在北上廣的他們,註定要面對遙不可及的房和攢不下來的錢。

但今天我們打破人設,找到了三位年輕人,他們或是三十歲前存款近百萬,或是不到三十歲就靠自己的能力在一線城市買了房。

有請三位出場嘉賓: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財富路徑:限制消費額度,借未來的錢,把壓力轉換成動力。

我雖然曾經短暫地擁有過一百多萬的存款,但其中有60萬都是借的。

找朋友借了30萬,找銀行申請消費貸、信用貸,你能想象的所有能借錢的地方我都借了,花唄、借唄,又借出30萬。

自己工作後攢的40萬,加上借來的錢,湊夠了一百多萬首付,在北京買了房。

我很早就有存錢的意識,畢業後掙6000塊,房租3000塊,每個月我還能省下來2000塊。

我的開銷都會在自己設定的額度內,假設我一年能攢下來10萬塊錢,那麼只有兩萬是可以獎賞給自己消費的。

雖然60萬都是借的,但在我的理解中,我只是借了未來自己的一部分錢提前使用。

財富路徑:提前進入社會,起點比他人高。不愛花錢,幾乎是0開銷。

第一份工作入職時是初級記者,底薪1400塊,稿費千字800塊,所有應屆生都一樣。

到第二年重新評級,一般是二級或三級記者,我第二年直接被評為了五級,也就是資深記者。

底薪變成了5000塊,稿費也升級到千字2000塊,一篇文章四五千字,稿費大概有8000-9000塊,一個月完成兩篇稿件,月薪直接過兩萬。

我畢業時已經在那裏實習了兩年,正式入職時已經知道60分的稿子是什麼標準,其它同事可能需要再摸索一年去形成自己的判斷。

採訪需要一直出差,一個月在外面待一二十天,沒有任何生活成本,慢慢的,手裏就有了幾十萬的存款。

工作到第四年的時候,我有了八十萬。

我沒有刻意攢錢,只是單純地沒有花掉。大家都覺得我特別能攢錢,但其實沒有攢這個動作。攢是主觀意識上要如何積攢財富,我沒有這個過程。

財富路徑:閒不住,愛體驗,花式打工賺零花錢。

大三開始去教育機構代課,一個上午的大課,一個月上10天,能賺4000塊。本科學中文的我還兼職給小朋友上國學課,上午講《三字經》《弟子規》,下午輔導作文基礎,15天可以掙8000塊。

每個晚上基本都在教課,還沒畢業已經月薪過萬,學校裏也沒有大的開銷,每個月能留下一大半,到本科畢業的時候差不多有十多萬的存款。

22歲,拿着全額獎學金去新加坡留學讀研,自認為沒有打工的留學生活是不完整的。

星巴克、麥當勞做服務員;超市賣牛奶、賣電視;酒吧兼職、中介賣房子;刷廁所,擦玻璃都幹過。研究生畢業時靠打工攢了5萬新幣。

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經常出差,報銷的錢都會發放到一張卡里面,我沒取過裏面的錢,等工作兩年後發現卡里足足有4萬多美元,我就把這4萬美金投了美股和外匯市場。

4萬美金後來變成了10萬美金,今年疫情期間我買了拼多多,39塊買入,現在,賬户從10萬美金變成了25萬美金。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搬家耗掉對生活的熱情,30歲趕末班車買房

對買房有一種迫切的需要,要邁入30歲那年,身邊的人差不多都在北京買了房,他們的家庭條件比我好,我屬於需要使勁咬牙,東拼西湊才夠得上的那撥人。

當時政策也在變,首付比例上調,貸款方式也不一樣,就在那個時間節點上,我有種迫切的感覺:必須要買,否則可能這輩子都買不了。

我是學文科出身,跟那些年薪百萬的程序員沒有可比性,畢業後差不多是6000元的薪資,30歲的時候工資一萬出頭。

在北京買房,家裏無法提供任何支持。我的背景和收入,決定了我需要拼命賺錢,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下定決心買房還有一個原因,搬家太累了。有一次我是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搬走的,在新家拆打包箱拆了7天,拆到後來就想哭。

搬家這件事情特別折磨人,人都是被生活的細節打敗的,這些細節在一點點消耗掉我對生活的熱情。

一段關係隨時會崩,只有財產最穩定

英國作家伍爾夫説過,如果一個女作家要寫作,她每年要有500磅的收入和一間自己的房子。我覺得自己有點被這句話洗腦了。

目前我不太可能結婚或者有特別穩定的關係,對我來説,房子和收入就是我在大城市的勇氣,可以肆意放縱的底氣。

今年春節我去武漢做疫情報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從武漢回來後,更加能接受生命的無常。

人生就是你明天醒來可能就失去一切,失去一段關係,失去一份感情,但你的固定資產和賺錢的能力是不會失去的。

有資產就有後路,在這個城市不管怎麼樣,不會再有飄來飄去的不確定感。我可以好好享受生活,遊戲人生。

我其實是個對掙錢不是有特別大渴望的人,原來我覺得人一定要努力,但後來覺得,人不能總在努力,也可以有不努力的資格。

有句話叫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當然可能有一天我會想不開去掙大錢,也許是我要結婚了,或者想買第二套房子時,就會對賺錢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消費速度高於賺錢速度,錢不夠花

上學時一個月一千的零花錢,總覺得不夠花。做家教掙兩千,在06年是筆巨資,代課掙四千,08年畢業生起薪也就這個水平,我覺得自己很能賺錢。

隨着賺錢能力的提升,人的慾望是會膨脹的,我想要的越來越多。賺兩千的時候想賺四千,賺四千時覺得自己可以賺八千。

能賺不完全是件好事,至少對我來説不是。我是個花錢沒數的人,錢怎麼花出去的我完全沒有概念。

在新加坡留學時,每兩週就忍不住要出國玩,坐船去印尼巴淡島,坐車去馬來西亞採購,車站總站有酒吧區,每次都會和朋友一起喝不少酒。

15年一頓外賣,我能點到一百多,下午叫個咖啡,下班打車回家。每天熬夜買一百多塊錢的零食,淘寶衣服的單價七八百,每天都有快遞收,還會偶爾買個LV。

一個月的開銷把之後幾個月的收入都提前透支了,每個月循環都是無底洞,自然要努力賺錢填窟窿。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房貸只是催化劑,不是決定性因素

説實話,很多人可能覺得在大城市買了房就踏實了,我恰恰相反,很焦慮。因為要還很多錢,如果工作不順心了,我也不能辭職。

我感覺我被資產綁住了。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麼説挺裝的,但事實如此。

我有一段時間整個人狀態特別差,工作不順利,錢的壓力特別大。正好處在30歲,工作變動急需上升的一個節點,婚姻、家庭、職業,中年女性的很多重壓力集中爆發。

買房加速了我焦慮的過程,當時覺得一切都是房子的錯。甚至還想過,如果把房子賣了,會不會好一些?

但後來我理性地思考了這個問題,房貸只是催化劑,絕對不是你工作和職業發展問題的決定因素,是我自己沒有調節好心態,做好面對這一切問題的準備,拿房子做了逃避的藉口。

???

缺錢時面對的壓力?我沒有遇到過缺錢的時候。對不起,打擾了,請C同學繼續。

擔心隨時會崩,成為黑名單的老賴

我26歲時結束了一段8年的感情,所見之處都是回憶,我只得裸辭後拋下一切,去了另外一座城市,收入一下斷了,直到三個月後,我才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為了省錢,我輾轉租了一間小房間,房租1950元,我以為還能剩下3000元,但我忘了,房租要押一付三。

一直以來掙一萬花兩萬的這種消費習慣,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每個月工資發下來,先還信用卡,工資一下就刷沒了,還欠着好幾萬。慢慢欠到五六萬時,我開始借很多小貸,微粒貸,借唄,有錢花,拆東牆補西牆,利息一直滾,最後欠了十幾萬。

覺都沒法睡了,有點崩潰。夜裏睡不着,想到這件事情就會冒汗。

不敢跟家裏説,跟一個非常好的朋友説最近缺錢,他説“我借給你,3個點”,我記得特別清楚,很心酸。

那時候才明白沒有人會單純地願意給你錢,都是有附加利益的。

為了還錢,我賣了之前買的一些奢侈品,三四個包,裏面有愛馬仕的菜籃子,還賣了徠卡相機,只用了半年不到。

消費習慣也從那時開始改變,天天吃沙縣,原來喜歡吃法餐裏的油封鴨腿,後來發現沙縣的鴨腿也特別好吃。

學會記賬,細到坐公交車花一塊錢都要記下來,這個習慣延續到現在。前兩天豐巢超時要交一塊五,我也記下來了。

我相信那些負債可以憑自己的能力還清。但壓力確實特別大,感覺自己隨時會崩,也擔心不到30歲,就要上黑名單成老賴。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沒錢的時候心向內生長

走在街上,整個人的勁兒都不一樣了。原來坐公交車的時候,會覺得我只應該坐公交車,現在坐公交車,我覺得是我選擇了公交車。

沒錢的時候人的心是向內生長的,會很關照自己的每一個細微動作,有錢時這種事其實都不會在意。

但沒錢的時候,就像頭懸樑的那個梁,一直在你腦袋上,整個人會對很多事情非常計較。

錢從哪兒掙出來,這個更重要

我現在在杭州工作,會想如果工作不順心,大不了我就回北京。但如果我在北京沒有資產,就只能回老家了,也沒有那麼多的底氣。

這兩種回是不一樣的。另一種其實是退出了,退出競爭的舞台。

有了房子,讓我變得更從容,我對個人的價值有了更多的信心。我掙6000元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買房,現在雖然揹負了120萬的債務,但我有了更值錢的東西——解決“錢從哪兒掙出來”這個問題的能力。

有壓力就有動力雖然是很淺顯的概念,但確實它會逼着你提升自己。我原來可能從沒有挖掘過自己的潛力和價值,但我現在證明的,不是我能還120萬的債,而是證明了我這個人有掙120萬的能力。

有了這個能力,我不擔心我需要還20萬還是120萬,我需要擔心和思考的是什麼時候可以有掙240萬的能力。

王爾德曾説過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錢是流動的,對待錢的態度也是流動的

對我來説其實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固定資產對於每個人來説意義都不太一樣,需求也不一樣。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自己買了房,繼續租房住。

在北京生活是一個持續遷徙流動的過程,會因為各種原因離開當時的住所,比如工作變動、結婚、孩子上學。

錢也一樣,也許你有了100萬之後,因為買房變成了負債,或者因為意外、疾病就全部一切歸零。

重要的不是有錢還是沒錢,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掙錢。我清楚只要努力工作,就會有穩定的收入,即使我沒有存款或負債,都一直是有底氣的。

當然,有房或者有錢一定會更開心,我最開心的是交首付刷卡的那一瞬間。你知道一下刷了100多萬後有多興奮嗎?我把那張有好多零的小票拍下來發給我媽媽,告訴她我可以有能力一下花這麼一大筆錢,覺得自己可厲害了。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反人設俱樂部結語

和想象中不一樣的是,這些年輕人並沒有為了存錢或買房,拼命壓縮自己的生活成本。也不是所有人在擁有財富之後,都會擁有更好的生活。財富也不會一直累積增加,也會清零甚至變成負數。

有錢以後會怎麼樣?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錢不一定能帶來自由,但也許我們能在所擁有的財富中找到更多的自我價值。

每個人收穫財富的路徑各不相同,積攢下來的是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數字,但那些開銷出去的,難道不是另一種財富嗎?

30歲存款為0或者30歲存款百萬,很難説哪種生活更輕鬆,焦慮是伴隨我們一生的課題,唯有努力適應,和自己和解。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35 字。

轉載請註明: 20多歲存款百萬,30歲北上廣買房,這屆年輕人的錢是怎麼攢下來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