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鄧偉強:澳門該如何抓住歷史機遇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綜合

澳門各界熱切期待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5日出爐,標誌着澳門正式進入一個嶄新時代。以中央的“橫琴之力”加大支持澳門突破多年以來經濟單一發展的困境,並且明確定下2024年、2029年、2035年“三步走”目標,讓人深信“琴澳一體化”發展必將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

早在“十一五”規劃中,中央就已提醒澳門各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發展的必然基礎。但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再次暴露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全年博彩毛收入按年下跌79.3%,連累GDP收縮56.3%。

這次《總體方案》出台適逢其時,與“十四五”規劃一脈相承,合作區的“一條主線”“四個戰略定位”“四項主要任務”,不僅代表中央對澳門的發展寄予厚望,也將促使澳門各界統一思想、認識、行動,抓住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四大着力點,做好合作區發展這篇大文章。方案另一重點是回應澳門同胞對於更優質原生態居住環境以及更廣闊創新創業就業空間的期待,更通過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領域的融合,讓30多平方公里的“小澳門”,適度擴展到面積相當於三個澳門的“大橫琴”,內地與澳門的制度優勢如何形成疊加效應成為關注焦點。

那麼,該如何落實好《總體方案》的要求呢?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首先,橫琴與澳門在行政層級上是不對等的,過往橫琴政策是內地主導,澳門參與路徑不多。這次體制創新,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並下設執行委員會,2024年前投資收益全部留給合作區開發建設,中央財政對合作區給予補助,補助數額不超過中央財政在合作區的分享税收。合作區發展有了目標、有了資源、有了時間成果要求,餘下的就是如何選拔既讀懂內地又瞭解澳門民生的幹部、委員。只要開好局,税收增加,補助相應會增多,發展的態勢和規模就會越來越大。

第二,合作區的使命非常明確,就是要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同時發揮澳門所長,更好地配合國家所需。方案提出要充分發揮澳門對接葡語國家的窗口作用,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吸引外資加大對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創業支持力度。總體而言,引入外資活水應是主要方向,如何吸引葡語系國家的高新科技項目進駐,如何加大對海外長線基金、主權基金、家族基金面向中國直接投資和資本保值的吸引力,如何破壁制定有利於跨境股權投資的方案,如何保障投資者的權益,類似一系列細則的制定對合作區的發展至關重要。

最後,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大背景下,《總體方案》特別提出越是開放越要注重安全,強化底線思維,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及時研究處置合作區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特別是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大新產業既要做好開拓,亦要做好保護,以國際法作基礎,以澳門“二五”規劃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作護航,這樣一來,粵澳全面合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就將邁上更大台階。(作者是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博士智庫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