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不怕中國了! 有了這項技術日本將"底氣十足"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在海底熱水礦牀進行挖掘試驗的示意圖
投入海里的挖掘機
從海底熱水礦牀開採出來的礦石
海外網10月10日電海底裏沉睡着無數的金、銀和寶藏,令人心動並“躍躍欲採”。不過,這樣一個“冒險故事”很有可能將成為現實。日媒稱,在9月下旬,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宣佈,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試驗從沖繩縣近海的“海底熱水礦牀”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而且,由於日本被海洋所包圍,擁有在世界上面積屈指可數的專屬經濟區(EEZ),國產資源的開發將不再是“夢”。如果能夠努力做到商業化,便不再“受制於人”。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該實驗成功從能將海底噴出熱水中含有的金屬冷卻和沉澱的“海底熱水礦牀”中連續大量開採出礦石。礦石中除了有金和銅等稀有金屬外,還有對汽車等鍍鐵所不可或缺的鋅。從8月中旬至9月下旬,由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等在沖繩縣近海實施了該實驗。開採方式是,將挖掘機投入水深約1600米的礦牀,將礦石粉碎成3釐米大小,然後用吸水泵吸上來。將重礦石與海水一同順暢地吸上來是一個課題。試驗期間,共進行了16次持續十幾分鐘的開採,成功開採出約16.4噸礦石,不過礦石中似乎含有7%~8%的礦物資源。
日媒表示,此次得以領先世界成功連續開採海底礦石應該歸功於日本企業擁有較高的挖掘技術。三菱重工生產的挖掘機和水泵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日本還有能讓船在洋流湧動中保持不動並進行挖掘的較高駕船技術。但是,為了更好的商業化,日本必須致力於技術方面的革新,比如降低挖掘機的價格、使水泵大型化,不過當下日本在技術上還是優於其他國家的。
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對專屬經濟區的其他海域的資源量進行調查,並評估在2030年是否能夠實現商業化。關於海底熱水礦牀的分佈,除了日本沖繩縣近海已確認存在之外,小笠原羣島近海等8處地點也得到了確認。位於日本沖繩島西北約110公里海底的伊是名海穴的資源量為740萬噸,其中埋藏着同國內年消費量等同的鋅資源。而且,日本專屬經濟區面積在世界上排第6位,不僅有海底熱水礦牀,在深海里還存在富含鈷、鎳、白金等稀有金屬的“富鈷結殼”以及富含稀有金屬的球狀岩石“錳塊”。
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地弘成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預計在日本近海存在超過國內年消費量的礦物。通過此次成功的試驗,我國將繼續開展國產資源的開發,並強化礦物資源穩定供給體制。”
不過,成功開發海底資源還面臨一些困難。日本經濟產業省幹部坦率地表示,即便能夠做到有效利用海底資源,那也是數十年以後的事情了。不過,如果擁有國產資源,就能在“資源外交”中掌握主動權,成為交涉的籌碼。
2010年9月,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和中國漁船發生衝突,日本在釣魚島海域扣押中國漁船船長,導致兩國外交關係緊張局面升級。外媒聲稱,在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後,中國停止了對日出口稀土,不過當時中國稀土貿易商向海外權威媒體表示,尚未聽説任何相關禁令。日媒稱,雖然當時日本製造商表示將致力於開發製造不使用稀土的發動機,但是現在想想,還是開發國產資源才靠譜,那樣才在他國面前就有底氣了。
對於此次實驗的成功,日本經濟產業省某幹部臉上浮現出安心的表情,他表示,“不管怎麼説,感覺總算逾越了一堵高牆。”
日媒還表示,日本不是沒有資源的國家。在漆黑深邃的海底中,掩埋着正在沉睡的日本“希望之光”。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