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0日電 (聞天夏) 近日,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里在社交媒體上,再就中國碳排放等問題“開炮”,質疑是否應當將中國視為發展中國家,並稱在應對氣候危機問題上,“中國需要改變”。然而,斷章取義、戴着有色眼鏡看中國的通貝里,被事實光速“打臉”,又一次暴露了其雙標和無知。
製圖:中新網 張艦元
通貝里此次開“嘴炮”的依據,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西方媒體所發佈的一份報告。報告聲稱,“2019年,中國的温室氣體排放量超過所有發達國家之和。”
“污水”倒是潑得快,但事實究竟如何?根據美媒發佈的這份報告,中國“貢獻”了全球碳排放量總量的27%以上,其次是美國,約佔11%,印度首次超過歐盟,排到了第三位,約佔6.6%,歐盟則約佔6.4%。
但就是同一份報告也指出,2019年,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約為10.1噸,低於美國的17.6噸,後者繼續名列榜首。也就是説,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迄今仍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更何況,數據顯示,中國早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2019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2005年分別下降18.2%、48.1%,已超過對外承諾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2019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比2005年提升7.9個百分點,也已超過對外承諾的2020年提高到15%左右的目標;2018年,中國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509萬公頃、51.04億立方米,成為同期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氣候科學家萊因哈德·斯圖勒指出:“我們(西方)消費的許多東西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其排放量被計入了中國的碳排放記錄。如果考慮到那些基於消耗的排放,我們的記錄就不好了……”
這樣的説法,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部分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產業或工廠的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將污染問題“甩鍋”給當地的把戲,屢見不鮮。菲律賓等亞洲多國不就多次控訴,稱要拒當“洋垃圾”的“垃圾場”嗎?
那時,怎麼不見號稱“環保急先鋒”的通貝里站出來,把質疑的矛頭指向西方國家呢?
況且,就在前不久,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後,世界多國強烈反對,民眾抗議聲浪不斷。而通貝里呢?沉默好幾天,才在社交賬號上轉發了報道,其表態含糊曖昧,跟這次迅速“跳”出來針對中國的舉動,更是大相徑庭。
回看過去幾年,這位被西方媒體大肆吹捧的“環保少女”,究竟為環保做了些什麼?
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樣,呼籲他人種樹或節能減排,反而鼓動全世界的學生一起“為氣候罷課”;乘所謂“零碳排放遊艇”橫渡大西洋前往美國參加氣候會議,船上卻被發現一次性塑料水瓶,還得出動兩名船員坐飛機去紐約把遊艇開回去。整場“行為藝術”產生的碳排放,比想節省的還多……如此做秀,意義何在?
俄羅斯總統普京一針見血地指出,“她(通貝里)是一個被成人利用的無知青年……如果有人為了個人利益而利用兒童和青少年,就應該受到譴責。成年人必須竭盡所能,不要讓青少年和兒童陷入極端的境地。”
普京還呼籲:讓“她去向發展中國家解釋一下,他們為什麼應該繼續生活在貧困中,而無法像瑞典一樣。”
的確,扒掉環保的“馬甲”,通貝里們的背後,不過又是西方那套“寬於律己、嚴於待人”的雙標套路。
一味揮舞着西方視角下政治正確的大棒斷章取義,戴着“有色眼鏡”隨意對別國指點,這樣的行為,與“環保”無關。上演一場又一場情緒化的表演,同時又對西方國家自身破壞環境的惡劣行為選擇性視而不見,這樣的“雙標”,無人信服。
奉勸“誤入迷途”的“環保少女”還是不要煽動罷課了,如今最應該做的,其實就是迴歸課堂,捧起書本,彌補自己的無知與狹隘,否則最終只會淪為一個笑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