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生只做一件事,青龍橋站老站長退休了!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綜合

◎京範兒

2022年9月14日,是青龍橋火車站楊存信站長正式退休的日子。

青龍橋火車站是老京張線上的一座百年老站,是當年詹天佑修建這條鐵路時實現著名的“人字形”轉折的地方,也是京張線上唯一一座至今保持原貌並一直在運營的車站。

整整60年,在這座大山深處的小站上生活、工作,父子兩代人接力守護,楊站長和小站的故事會隨着他的退休畫上一個句號嗎?

也許,這只是另一個新的故事的開始。

在山裏待幾天挺好,要是待幾十年呢

楊站長退休前不久的一天,我終於來到這座八達嶺崇山峻嶺深處的百年老站,之前已經聽説了很多關於楊站長的故事,欽佩之餘,腦子裏其實還是有不少問號,想親自來尋找答案。

那是北京盛夏非常晴朗的一天,我和楊站長沿着鐵路線邊走邊聊,抬頭望見白雲點綴的碧藍晴空,兩側是莽莽羣山和蜿蜒的長城,這壯麗景色讓人的心胸也一下子開闊起來,我禁不住讚歎:這裏真是太美了!

楊站長笑着説:“我們這兒環境是不錯,空氣也新鮮,待上幾天甚至幾年都挺好,可如果説從一上班就打算在這兒紮根兒一輩子,那就是腦子有問題了。”

這正是我最想問的問題,楊站長説得很坦率。小站雖美卻不過巴掌大的地方,10分鐘就能轉完,每天的工作重複而枯燥,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何度過呢?而大山之外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就是繁華的京城,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也曾經想過離開,不想過和父親一樣的生活。”楊站長指給我看站台附近的一座老屋,那是父親當年住過的職工宿舍,也是他出生的地方。楊存信生在車站,長在車站,每天看着火車奔跑,枕着汽笛入眠,這裏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都曾經是他的玩伴。“那時,家屬都隨鐵路職工在工作崗位附近居住。這裏最多時住了30到40户人家,有學校、商店,十分熱鬧。”

1951年,楊存信的父親楊寶華來到青龍橋車站任扳道員。“京張鐵路當時是唯一去西北的幹線鐵路,一天一夜要走32對車,就是64趟,父親常常忙得沒日沒夜。”楊存信從小就知道父親工作辛苦。以前用的是臂版信號機,楊寶華在夜幕中把煤油燈掛到信號機上,天亮了再摘下來。如果煤油用完了,他還要徒步三十里地去延慶縣城買。

楊存信印象最深的是,爸爸的值班室裏最多的時候有16部電話,是那種手搖的鐵路專用電話,一個電話接錯了,或者睡着沒接到,就會出大事故。“我當時想去企業做一個普通的工人,過那種每天正常時間上班、週末休息的生活。”

然而,事與願違,楊存信19歲那年還是接過父親手中的信號旗,正式成為青龍橋車站的一員。正式上班那天,父親把楊存信領到詹天佑銅像前説:“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以後你每天都要在這裏工作,要是幹不好就對不起這身鐵路制服。”父親跟他説:“你選擇幹一天,就把這一天的工作幹好。”從扳道員到助理值班員、車站值班員,1991年,29歲的楊存信成為青龍橋火車站站長。

當時的他,依然沒打算要一輩子紮根兒在這裏,然而,最終是什麼留住了他呢?

和青龍橋站、詹公的緣分,是命中註定的

“上世紀90年代之後,這條線路不再承擔重要的運輸任務,一些尋訪歷史的旅客來到這兒,常會問我很多問題,關於小站的往事,關於詹天佑銅像等等。”楊站長笑談,慕名而來拜謁的旅客、遊客絡繹不絕,提出的各種疑問和諮詢的問題也不斷困擾和拷問着他,是旅客“逼”着他去重新瞭解青龍橋站,去了解這條鐵路的故事。

2006年11月,著名的國際長城保護友人威廉·林賽來到車站,他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192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載的青龍橋車站系列老照片,楊站長看後被徹底震撼了,原來小小的青龍橋車站、短短的京張鐵路線,早在他出生前居然已經享譽全球。

生於斯,長於斯,卻不知原來這個方寸之地的小站承載了中國一段如此重要的歷史;詹天佑的塑像在小站佇立整整100年了,卻不知塑像碑座上的字有這樣的含義……隨着瞭解越來越多,楊站長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座小站,更像是一座時光博物館,而他的責任又多了一項,除了守護一趟又一趟列車,他還想讓更多人知道這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漸漸地,這成了楊站長日常工作之外最大的事業。

像接待每一位尋訪歷史的遊客一樣,楊站長帶我參觀並重新認識了這座老站。“它仍保留着百年前的樣子,灰磚牆配上紅瓦紅門,站牌從右到左寫着黑字‘青龍橋車站’,下面是韋氏拼音……”

始終陪伴着楊存信守站的是“詹公天佑之象”。從1922年落成,這座銅像歷經百年,碑座上寫的為什麼是“象”,而不是“像”?他專門請教了詹天佑嫡孫、詹天佑紀念館首任館長詹同濟,“這座銅像除了身高以外,其他都是按照詹天佑原貌鑄造的,沒有任何藝術誇張。使用大象的‘象’,表示‘見象如見人’,代表詹公原貌。”楊站長從詹同濟那裏得到了答案。

楊站長常説,我和青龍橋站、詹公的緣分,是命中註定的。最終,還是百年老站留住了楊存信。轉眼間他在老站工作已經41年了,唯有一句話能詮釋他的執着的駐守,那就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上,如今依然車來車往

1908年9月,火車第一次駛過八達嶺隧道,青龍橋站正式發揮作用;1922年4月23日,青龍橋站舉行詹天佑銅像及碑亭落成典禮;2008年首都博物館確定青龍橋站為北京市工業遺產;2013年3月,青龍橋站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4月10日,全國鐵路大調圖,青龍橋站不再有國鐵列車經過,改為只辦理北京方向S2線列車的接發業務……

轉眼,114年過去了,已經成為文物的青龍橋站直到今天還在運轉,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上依然車來車往。楊站長指給我看這個著名的“人”字,只見兩山相夾處有高聳的長城,坡度緩緩向上,那段鐵路,真像是一個大大的“人”字,一撇通往八達嶺,一捺奔向居庸關。

當年,詹天佑修建京張線遇到海拔落差大的難題,經過實地勘查,他的目光落在青龍橋,他曾寫道:“惟查距八達嶺二里餘,名青龍橋,向偏東北,名小張家口,較八達嶺偏低,軌路行經該處,雖繞越多十餘里,似可減開鑿之工。”詹天佑正是用這個方法完美解決了火車爬坡的難題。“不但縮短了工期,還節省了10萬兩白銀,詹公的這個設計真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楊站長的語氣中充滿了欽佩和敬重。

如今,市郊鐵路S2線和諧號列車每天在這裏進行技術性停車,即車頭變車尾、車尾變車頭,從“人”字形鐵軌的另一邊折返下山。列車進站後,要用道岔來改變行車方向。楊存信最怕的就是雪天,為了保證列車的正常運行,鐵路員工需要不停掃雪,以確保道岔靈活。每天目送着列車離站,他都彷彿在送別一位老朋友。

這座老站是真正的“活文物”,在全國也實屬罕見。楊站長這些年一直致力於收集整理關於青龍橋站的一切,隨着一個個聞所未聞的謎底被揭曉,一個又一個謎團接踵而至,他一有時間就跑書店、查資料、拜專家、收集老物件,積極奔走,呼籲保護修繕青龍橋車站。

站台上擺放着一些畫着奇怪字符的石碑,這是什麼呢?這些是楊站長組織職工2011年從居庸關車站等地搬運回來的,經過多方求教,謎底終於被揭曉,原來這是用“蘇州碼子”書寫的裏志牌和坡度牌。

“清末老百姓記數記賬,用這個‘蘇州碼子’比較多,比較普遍,所以詹先生修建京廣鐵路的時候,應該是考慮到我們自己國家的認知,讓老百姓都能認識,所以用了這種數碼作為鐵路沿線的標識,包括我們上水的水塔,都是用的這種標識,當時外國人設計的鐵路用的都是阿拉伯數字。”楊站長終於搞明白了“蘇州碼子”是怎麼回事,他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搶救下來的是一件“證據”,“為什麼説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條鐵路?‘蘇州碼子’石碑的發現,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證。”

“人字形”鐵路多了一橫,京張鐵路變成了“大”

讓楊站長最感到自豪的是,當年詹天佑在青龍橋站留下的一段傳奇今天還在續寫。

2019年12月30日,在詹天佑逝世100週年、京張鐵路建成110週年之際,世界首條智能高鐵——京張高鐵開通運營,線路奇蹟般從青龍橋車站下方穿越,在地理空間上新老京張線路被定格為一個“大”字。2020年12月30日,在京張高鐵開通一週年之際,新老京張鐵路立體交匯點紀念碑在青龍橋站揭幕。

楊站長帶我來到站台旁的紀念碑前,上面寫的是“新老京張鐵路立體交匯點”,地下4米深的隧道里,高鐵列車以350公里的時速每天呼嘯而過。

“2011年左右,籌備修建智能京張高鐵,我記得當時來我們車站參觀的是一羣二十幾歲的小孩,我問你們怎麼設計?他們説就從站底下通過,當時我真是挺懷疑的。”幾年後,智能京張高鐵順利通車,楊站長驚歎:“整個施工完全沒見到人!”

楊站長指着石碑上的地圖,那裏原本是詹天佑當年在青龍橋留下的“人”字形鐵路,如今和高鐵的立體交匯,“人”字變成了一個“大”字,這簡單的一筆,見證了中國的百年騰飛。

“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1919年的初春,抱病參加遠東國際鐵路會議返鄉途中的詹公天佑,最後一次登臨長城,遠眺京張鐵路,面對國弱民貧、山河破碎的泱泱中華髮出如此感嘆。如今,詹公曾經眺望過的在八達嶺的崇山峻嶺間、從隧道中穿梭而出的高鐵列車如利劍出鞘,必能告慰詹公在天之靈!

“當年老京張線的建成,是西方工業文化第一次和象徵古老中華文明的萬里長城的交匯,110年以後,我們的智能京張高鐵又在青龍橋形成了一個立體交匯,時速從以前的35公里到現在350公里,這個變化太大了。我作為一個鐵路人,這是我一生最難得的經歷,也為國家的發展感到自豪!”楊站長説得有些激動。

“我向詹公許了願,會繼續講好中國鐵路故事”

近些年,青龍橋站成了網紅打卡地。春天,遊客從北京城區坐S2線列車出發,沿途可以見到京郊最美麗的桃花和杏花。遊客站在青龍橋站站台上還可以看到從山脊上蜿蜒穿過的長城。在這樣的背景牆下,一列列開往春天的列車,引得遊人陣陣歡呼。這是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撞擊,富含深厚的韻味。老站房翻修恢復了古色古香的原貌,來青龍橋站參觀的遊客一波接一波。每當有人來訪,楊站長總要跟他們講一講青龍橋站的故事。一位多次來參觀的遊客問他:“怎麼每次來青龍橋站,您講的故事都不一樣?”楊站長説:“青龍橋站的故事太多了,咱得一步步地講,要不然話匣子一開,説也説不完。”

如今青龍橋站變成了一個小博物館,原先的候車室、售票窗口,都已成為展覽品。中西結合的站房,依舊保持着建成時的原貌,西式的百葉窗欞上是中式的女兒牆,屋頂下雕刻着中式的太極圖案,寓意平安吉祥。雖然不遠處便是人聲鼎沸的八達嶺長城,但質樸的小站卻恍若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始終保持着安詳與寂靜。自2008年這裏被首都博物館確定為工業遺產,楊站長已經為20萬觀眾講解了這段中國鐵路的歷史。這座小站連通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未來。

今年1月31日是楊站長在小站度過的最後一個除夕夜,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守着青龍橋車站,我盼來了智能京張高鐵的開通,見證了新老兩條京張鐵路線的歷史交匯。北京2022年冬奧會即將開幕,2月3日,北京冬奧火炬接力還將走進延慶的八達嶺長城,站在長城腳下的這座百年老站裏,我不是火炬手,可心裏一樣火熱。”

青龍橋站的詹天佑銅像後有一條小路,拾階而上,便是詹天佑的墓地,一塊塊正方形石塊砌成,像是一頂工程師帽。墓額鐫刻着“詹天佑先生之墓”七個古樸渾厚的漢隸大字,墓後有一座寬兩米多、高一米多的卧碑,上面鐫刻着詹天佑先生的生平事蹟。1982年5月20日,鐵道部、北京鐵路局為了彰顯詹天佑的功績,激勵後人,特將詹天佑及夫人的骨灰移葬於青龍橋詹天佑銅像後的新墓中,詹公長眠之地有青山相伴,長城相伴,鐵路相伴,楊站長常來這裏掃墓,感覺自己似乎在和詹公對話。

除夕這一天,楊站長吃完年夜飯,穿上大衣,來到“詹公天佑之象”前,望着詹公深深地鞠了一躬。“我將脱下這身鐵路制服,不過我向詹公許了願,不管是在崗還是退休,我都會繼續講好中國鐵路故事。”

2022年冬奧會期間,“瑞雪迎春”復興號高鐵冬奧專列從老站下穿過,消失在莽莽羣山之中,楊站長曾夢想能坐着京張高鐵去看冬奧會,但實際上,那段時間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天也走不開。冬雪降落在百年老站,萬籟俱寂中,他似乎能感受到冬奧賽場上的歡呼吶喊。直到退休,他也沒能坐一趟完整的京張高鐵。

如今,楊站長終於站完了自己的最後一班崗,不過,他和老站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他希望青龍橋站作為珍貴的工業遺存和中國百年騰飛的見證,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更好的保護。雖然,駛入青龍橋站的車次已經越來越少,但楊存信深知:“車站的歷史價值已經遠遠大於它的使用價值。”他希望青龍橋站能夠繼續運行,“哪怕一天只走一趟,它也是活的。”

“退休以後,在我身體情況准許的情況下,如果有機會我會參與一些對京張鐵路的保護和我們百年老站歷史宣傳傳承的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段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歷史!”

一生只做一件事,老站長楊存信做到了。供圖/京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