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只是謊言?豐田子公司,日野造假事件調查結果出爐
早在去年,就有媒體曝光豐田旗下子公司“日野汽車”涉嫌尾氣排放及油耗數據造假的事,到了今年3月,日本相關部門又成立了調查小組對其進行了詳細調查,而近日相關的調查結果也被正式公佈。
資料顯示,自2003年起,日野汽車就通過提交虛假報告等方式,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供不實的尾氣及油耗數據,比此前傳聞的2016年還要早得多,其造假歷史已有近20年,涉及車輛多達11.5萬輛。
從細節來看,上述的違規操作,大多發生在日野的發動機測試工廠,其具體的操作是在發動機測試的過程中,當測試結果不達標,測試人員會悄悄更換排氣系統,直至參數合格。
目前,日本國土交通省方面已責令日野汽車,對去年和今年生產的問題車型進行召回,並撤銷了搭載“問題發動機”車型的生產許可,進行所謂的永久封殺。
而對於這次醜聞的曝光,日野汽車也只能“積極配合”,表示會認真聽取官方意見,並組織為期三個月的“整風”行動,在公司內部發起一輪改革,不僅要重組管理層,還要加強品質管理和監督體系。當然這番信誓旦旦的悔改,是否真的能夠實現,還有待時間檢驗。
成立於1942年的日野汽車,是日本最大的商用車製造企業,旗下生產的卡車、客車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員工超過8000人,資產規模更是達到了700多億日元以上。
不過,受“造假門”的影響,日野汽車最近一年的銷量和營收,已出現嚴重下滑。
具體來説,去年日野汽車全球總銷量為155,212 輛,其中在日本本土銷售59,935輛,比例佔到了總銷量的40%,可見日本本土市場對於日野的重要性。
而等到今年,造假事件發酵後,日野旗下大中型卡車在日本的銷量下滑了一半之多,其第一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更是分別同比下降了73.3%和88.6%,具體為43.16億和7.23億日元,情況非常糟糕。而隨着這場風波的持續擴大,與日野關係密切的豐田和五十鈴也受到影響,旗下搭載來自日野不合格引擎的車型,不得不暫停生產。
説起,日野汽車和豐田的關係,要追溯到2001年8月,當時豐田看準了商用車市場的潛力,斥資收購了日野50%左右的股份,並與日野合作推出了型號為FCHV-BUS2的燃料電池客車。可以説,豐田一直將日野視作自家燃料電池技術的試驗田,雙方在發動機及電池技術方面,合作緊密。
儘管豐田方面也盡力“撇清”與日野的關係,稱豐田與日野是完全獨立運營的兩家企業,暗示豐田方面不存在類似的“違規”情況,但作為主要控股集團的豐田,對於子公司存在如此嚴重的管理問題,他們多少還是負有一定的責任。
從某種角度來説,本次造假事件的發生,或將給日本汽車行業乃至日本製造業形象,帶來巨大負面影響,要知道,“日本的工匠精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日本品牌營銷宣傳重點,是他們進軍海外的利器。
而對於消費者來説,本次事件最大的意義在於,告誡大家切莫盲目迷信品牌方所宣傳的概念,畢竟資本市場上的任何一家企業,都是為賺錢而生,脱離價格與定位,談品質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儘量,選擇那些銷量大,口碑好,經得起市場推敲的熱銷車型,才是相對靠譜的方法。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