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庫促進四大家魚產卵規模創新高
中新社宜昌6月8日電 (記者 郭曉瑩)據三峽集團8日消息,2021年三峽水庫促進產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生態調度試驗結束,初步監測結果顯示,宜都江段魚類總產卵規模約50億粒,其中四大家魚產卵量達43億粒,遠超2019年生態調度期間監測到的30億粒,創下歷史新高。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俗稱“四大家魚”,是中國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同時作為江湖複合生態系統的典型物種,其資源動態也是長江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重要表徵。四大家魚產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合適的水温和合適的漲水過程。
生態調度是指利用水利工程的調節功能,進行有利於改善生態和環境的調度。此次生態調度試驗通過連續增加三峽水庫出庫流量,形成三峽下游漲水過程。5月29日,三峽出庫流量按10000立方米每秒控制;5月30日開始,三峽水庫按照每日1200立方米每秒的增幅逐日加大出庫流量,持續到6月3日。生態調度期間,葛洲壩下水温、透明度均處於四大家魚自然繁殖適宜範圍。
長江流域建壩後,由於水庫調蓄作用以及人工調度等因素,大壩上下游水文情勢發生一定變化。隨着三峽水庫蓄水到175米,調蓄作用增強,具備了製造“人造洪峯”的能力。
從2011年開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會同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和水文局,聯合三峽集團、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等單位,於5月至6月期間擇機開展促進產漂流性卵魚類自然繁殖的生態調度試驗,通過控制水庫下泄流量,製造“人造洪峯”,為長江中游四大家魚創造合適的產卵條件。監測結果表明,生態調度促進產卵繁殖效果顯著,長江四大家魚產卵規模逐年增加。
後期,三峽集團還將結合歷次生態調度試驗數據,對本次監測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為科學揭示魚類產卵對水庫調度的響應機制提供技術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