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江宥林、劉書辰、張晨光)隨着“兩會時間”的到來,全世界再次聚焦中國。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矚目。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讓本國人民的生活大幅改善,也讓在華外國人有機會共享發展成果。三位外籍人士通過親身經歷,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發展”。
生活:更舒適更健康
每天早上,利利婭·波波娃都會提早來到診室,換上白大褂,等待患者前來就醫。這樣的工作習慣,她已經保持了20多年。
波波娃是一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眼科專家。1998年,她受邀來到黑龍江省大慶眼科醫院工作。回想剛來中國時的情景,波波娃記憶猶新:“那時醫院門口只有一條窄路,城裏高樓也不太多,商店都很小。”
在華多年,波波娃見證了中國的巨大變遷。“新建了許多高樓,路變寬了,商店大了,商品種類也越來越多。去別的城市也更加便捷,坐高鐵到北京只要幾個小時。”她説,“這體現了政府對人民的關心。”
利利婭·波波娃在為患者做檢查。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 攝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
波波娃説,中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也體現在醫療條件的改善。“我們醫院以前只有幾個診室,設備數量也很有限,現在建起了一座新大樓,引進了國際領先的眼科檢查和治療設備。隨着新療法不斷湧現,我原來的知識就不夠用了,所以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她説,“在治療病人的同時,我獲得了成長,我在中國的這些年沒有虛度。”
20多年來,波波娃診治患者超過20萬人次。儘管年逾八旬,她依舊充滿工作熱情。“我熱愛自己的職業,它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會盡力幫助更多人獲得健康。”波波娃説。
創業:更便利更省心
“我從小熱愛運動,開一家健身中心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幸運的是,我在中國實現了這個夢想。”31歲的羅曼·多古舍夫説。
多古舍夫來自俄羅斯薩馬拉市,目前居住在深圳市南山區。他和朋友們一起創辦的國際健身中心即將迎來開業一週年。
“當地政府為我們減免税費,這對創業初期的我們幫助很大。這裏的服務中心還免費為我們提供諮詢。”他説,“中國的電子政務很發達,辦理居留證件、進行納税申報等都可以通過線上平台完成。”
今年是多古舍夫在深圳的第六個年頭。過去5年多,他明顯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發展。
“街上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多,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許多像我一樣的外國人來到這裏創業,經營着自己的餐館、俱樂部、咖啡館等等。”他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涉企政策要多聽市場主體意見。去年7月,多古舍夫作為居民代表參加了在深圳市人才公園舉辦的一場對外合作交流會。會上他提出,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和當地政府部門的代表交流。
“會後,我很快收到了政府的回覆。政府部門非常注重瞭解我們的訴求,幫我們解決問題。”多古舍夫説。
2021年7月,羅曼·多古舍夫在深圳參加對外合作交流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健身中心,多古舍夫既是管理者,也是教練。學員近一半是當地的外籍居民。他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能通過運動增進對彼此文化的瞭解。
一年之計在於春。多古舍夫早早便立下了今年的工作目標:“我和夥伴們今年計劃在深圳新開幾家分店,希望一切順利!”
社會:更開放更智能
一口流利的漢語,臉上常掛着微笑,甚至能説幾句方言,這是35歲的巴克特古利·賴因別科娃給人的第一印象。
巴克特古利·賴因別科娃在給學生們上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0年,賴因別科娃從吉爾吉斯斯坦來到中國求學,現在是北方民族大學一名俄語教師。執教多年,賴因別科娃看到的不僅有新面孔,還有新氣象。
“剛開始在中國工作時,我感到中國的學生們普遍比較害羞,與老師的交流比較少,現在的學生更願意和老師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更自信。”她説。
隨着社會不斷髮展,賴因別科娃發現,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改變。“畢業生選擇職業不再單純為了生計,而是更加遵從內心意願,從事喜歡的工作。”她認為,每個孩子都能找到施展才華的天地。
在學校,賴因別科娃見證着學生的成長,也感受到對外人文交流日益頻繁。她説,自己所在的寧夏銀川,許多高校與國外院校開展師生交流活動。學生們不只能在書本上了解世界,更有機會和來自德國、法國、韓國等國的師生面對面交流。“這説明中國變得更加開放。”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但也促進了數字技術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
疫情期間,賴因別科娃的工作並未停滯。“我們開展線上教學,老師能與學生實時互動,組織在線測驗,並及時反饋結果。”
“數字技術也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現在出門不用帶錢包,支付、租車、酒店預訂等都能在手機上完成。”她説。
轉眼間,賴因別科娃來到中國已經10多年。談及未來,她難掩激動:“我很期待再過10年中國的樣子。”(參與採寫:徐凱鑫、劉赫垚、王豐、於恩正、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