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華全媒+丨推動解決羣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各地持續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本文轉自:光明網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題:推動解決羣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各地持續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顧天成、李恆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黑龍江等20個省份落地,上海等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率先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江西等7個省份被確定為首批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國家衞生健康委28日新聞發佈會發佈信息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多措並舉緩解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醫藥、醫療、醫保聯動改革

“深化醫改就是要推動解決羣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國家衞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司長許樹強説,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推進深化醫改任務的系統集成、落地見效,取得了積極進展。

7月28日,國家衞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顧天成攝

醫藥改革是緩解羣眾就醫負擔的重要環節。內蒙古牽頭10個省份,開展臨牀常用藥帶量採購,平均降價超過50%;陝西等省份通過定點生產、協商調劑等方式,解決短缺藥供應保障問題;雲南等省份完善處方審核和點評機制,促進合理用藥……近年來,各省份落實國家集採,開展省級集採和省際聯盟,協同推動醫藥和醫保高質量發展。

滿足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是關鍵。“各地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2017年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2019年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調整運行機制。”許樹強説,其中,安徽省推進編制“週轉池”制度,合理增加醫院人員編制;山東省改革職稱評審機制,評聘環節不受崗位限制。

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是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的發力點。福建省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省衞生健康委副主任黃昱介紹,福建在全省推廣三明經驗,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公立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總會計師目標年薪制。目前,全省9市1區人均擁有醫保基金量差距縮小23%,省級統籌調劑比例提高到50%,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支付比例提高至90%。

“城鄉衞生”促融合 “疑難重症”提水平

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有着重要作用。

據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黑龍江等20個省份落地,填補了地方在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兒科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山西等省份積極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河北等省份探索醫聯體建設,促進醫療資源下沉。

2月21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杜麗羣(左)向阮毅燕醫生了解罕見疾病用藥及其價格情況。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在“老少邊山”地區,城鄉衞生健康融合發展助力基層衞生服務水平提升。重慶市黔江區區長周恩海説,十年來,黔江區建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等四家新醫院,區內就診病人比例穩定在90%以上。過去黔江的百姓看大病要花4個多小時車程到重慶主城,黔江離主城近300公里,非常不便,如今邊遠山區老百姓不出區也能看大病、治好病。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對地方有着輻射引領作用。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協和醫院累計派出3000多人次醫療援助人員支援全國29個省份,聯合多方創建中國罕見病聯盟,積極推動罕見病診療研工作。同時,積極開展“5G+醫療健康”試點工作,推動遠程“指尖就醫”。

醫療衞生人才穩增長、優結構

人才是衞生健康事業的核心資源。

截至2021年,我國衞生人員總量達1398.3萬人,衞生技術人員佔比80.4%;“十三五”期間,我國衞生人員總量年均增長5%、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所佔比例提高到42.1%、醫護比提高到1:1.15……一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衞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發展。

6月7日,在貴州省龍里縣龍山鎮團結村衞生室,村醫陳莉(右)協助村民陳志珍通過遠程診斷系統問診。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許樹強表示,但也必須看到,我國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與人民羣眾的期盼還有不小的差距,“十四五”期間,將從兩個方面重點推進衞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培養培訓,進一步擴大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規模。優化專業、城鄉和區域佈局;發展公共衞生人才隊伍;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

二是健全編制、人事和薪酬制度。深化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突出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

據介紹,國家衞生健康委正在研究制定公立醫院相關編制標準及如何建立動態核增機制。

“醫務人員是深化醫改的主力軍。許樹強説,國家衞生健康委將從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拓展職業發展空間、創造良好執業環境、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等入手,進一步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理解、支持和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