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有,1930年11月生於山西省崞縣(今原平縣)一個農民家族。16歲參軍,一步一個腳印,從戰士、副班長、班長、排長、連長、營參謀長、副營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師副參謀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軍副參謀長、軍參謀長。
1983年5月任陸軍第1軍軍長。他身經百戰,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了沙家店、延清、宜川、荔北、陝中、扶眉、蘭州等重要戰役和新疆剿匪戰鬥,立下不少功勳。1953年初,他隨第1軍奔赴半島,參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陸戰役準備和夏季進攻戰役,經受住了現代戰爭的戰火考驗,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正在前線視察的傅全有(右三)
1984年4月至5月,昆明軍區部隊先後收復了雲南中越邊境被越軍侵佔的老山、者陰山地區。越軍總部和第二軍區不甘心失敗,制定了代號為“MB-84”的戰役計劃,先後發動了團級和加強師級規模的猛烈反撲。
鑑於越軍在老山地區的反撲企圖明顯,持續與中國軍隊糾纏,軍委決定從外區抽調部隊入滇輪戰,長期牽制越軍,既配合柬埔寨和泰國的抗越鬥爭形勢,又達到鍛鍊軍隊的目的。南京軍區第1軍光榮地成為了第一批入滇輪戰的部隊。
接到命令後,傅全有軍長立即與政委史玉孝等軍領導研究,並迅速展開收攏部隊、完善組織、調整兵員、補充裝備、儲備物資等臨戰準備工作。7月19日,第1軍參戰部隊及配屬部隊向雲南開進,至7月31日13時前,所有參戰部隊全部到達雲南文山、硯山兩縣指定地域集結。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
第1軍由於長期駐防於江南溝湖河汊(浙江湖州)地區,對於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區作戰比較陌生。因此,進入集結地域後,傅全有、史玉孝等軍領導即按照“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和急用先訓、先主後次等原則,組織部隊迅速轉入了全面的臨戰訓練。
並根據亞熱帶山嶽叢林地的地形、敵情,狠抓適應性訓練,加強針對性訓練。經過3個多月戰區駐訓後,在昆明軍區的統一組織下,於1984年11月16日進入一線陣地,至12月9日全面接管了昆明軍區第11軍前指所屬部隊在老山、八里河東山地區的防禦作戰任務。
敵我態勢
第1軍在老山、八里河東山地區的防禦陣地總面積約800平方公里,共防守大小121個陣地。越軍總部和二軍區吸取了7.12反撲失敗的慘痛教訓,於1984年8月召開了第三次北光會議,制定了“第三戰役計劃”,再次集結重兵,企圖伺機與我決戰,收復老山失地。
越軍在“第三戰役計劃”中與以往不同的顯著特點,就是針對我軍的炮火優勢,採取了“塹壕延伸式”的新戰術來予以反制。
越軍“塹壕延伸式”戰術
從1984年8月初開始,越軍開展施工掘進,挖壕打洞。到第1軍接手陣地的時候,越軍的戰壕已經挖到了我軍陣地的前沿,形成了縱橫交錯的9條塹壕和交通壕,總長度達到了15公里以上,沿戰壕建了800多個掩體。兩軍前沿陣地相隔只有十幾米或者幾十米,越軍經常順手就甩個手榴彈過來,導致我軍時有傷亡發生。
越軍還在我軍前沿陣地後方佈設地雷,並用炮火輪番轟擊覆蓋我軍陣地及後方運輸線。我軍前沿陣地多與越軍直接接觸,特別是從634到116高地,148到142高地,143到541高地,被稱為“三道生死線”。我一線守備部隊長期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且難於及時得到補給,態勢非常被動。
初始非常被動
第1軍剛接防陣地時,正值越軍“第三戰役計劃”的猛烈炮擊階段。僅12月9日、10日,越軍就向老山主峯、那拉等方向發射了幾千發炮彈。第1軍前沿陣地的工事、塹壕損毀高達60?5?有的陣地工事幾乎被炸光,有的陣地只有少量防炮洞,前沿守備分隊的官兵只能躲在樹底下防炮,甚至有的人被迫只好在哨位上挨炮彈。
越軍還頻繁進行特工襲擾,埋雷斷路,阻斷我軍前沿陣地與後方的聯繫。通信聯絡問題也很大,有線通信常被越軍炮火炸斷,無線通信受干擾大,保密差,速度慢,與前沿陣地經常中斷聯繫。造成了第1軍上陣地後打無堅固依託,藏無可靠工事,走無隱蔽通道,生活無安定處所,前送後運困難的嚴重被動局面。
“寧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讓炮彈炸死”
傅全有等軍領導仔細研究了目前的困難形勢,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四期陣地建設計劃,並提出了“寧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讓炮彈炸死”的戰鬥號召,組織部隊利用作戰間隙和不良天氣,抓緊時間構築陣地和交通線。
經過既有工事改造維修、土石山工事構築、修建斷續掩蓋交通壕和加固完善搶修增構屯兵洞、指揮所、觀察所、炮陣地,全軍共計開挖塹壕、交通壕47717米,構築各種掩體工事10571個、短洞172個、坑道3條(長911米),施工總土石方達12萬立方米。基本實現了能藏、打、戰鬥、機動、生活的陣地要求,極大地改善了部隊的堅守條件。
徹底粉碎越軍“塹壕延伸式”戰術
鑑於惡劣的戰場防禦態勢,傅全有、史玉孝等指揮全軍部隊針鋒相對,施展各種手段對越軍予以反制。首先動用了各種偵察手段,建立完整立體的觀察配系,及時查明瞭越軍的塹壕延伸情況和屯兵方位。
接下來,第1軍各部隊採用靈活多變的戰法,對越軍的塹壕、交通壕、屯兵點進行了針對性打擊和破壞。如:以炮破壕、障礙破壞、以壕制壕、適時從翼側反擊,逐漸將越軍的塹壕、交通壕和屯兵點摧毀、截斷或擠回去,殲滅已滲入前沿陣地間隙的越軍,解放了越軍設置在松毛嶺、那拉陣地前沿的“三道生死線”,並控制了越軍可能延伸塹壕的間隙,終於粉碎了越軍的“塹壕延伸式”戰術,奪回了戰場主動權。經過巨大而艱苦的努力,第1軍終於穩住了陣腳,改善了防禦態勢,為其後的奪取戰場主動權打下了基礎。
主動出擊,戰果巨大
以傅全有為首的第1軍前指領導班子運籌帷幄,以硬對硬,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戰鬥中指揮所屬部隊給了越軍以狠狠打擊。在進行較大規模出擊和抗敵反撲作戰的同時,傅全有、史玉孝等軍前指領導還廣泛組織部隊開展小規模殲敵行動。
最著名的就是“三防三反”活動,即防炮擊,反炮擊,以炮對炮;防偷襲,反偷襲,以偷襲對偷襲;防滲透,反滲透,以滲透對滲透,積極主動尋殲越軍。傅全有還借鑑朝鮮戰場的經驗,靈活運用大炮壓制、小炮遊擊、冷槍冷炮等戰法,不斷拔除對第1軍陣地威脅較大的越軍前沿目標和以炮火突襲敵縱深目標,殺傷其有生力量。
在此次老山作戰中,第1軍部隊共抗住了越軍22.4萬多發炮彈襲擊,打退了越軍9次營、團規模和102次連以下規模的反撲和襲擾,完成了昆明軍區賦予的3次出擊作戰任務,拔除了越軍28個陣地。總計殲敵5007人,其中斃敵2840人,傷敵2164人,俘敵3人(後因傷重死亡),毀傷敵火炮128門、軍車65輛,繳獲各種槍炮112支(門)及大批彈藥器材。
第1軍總計犧牲404人,負傷1278人。戰後,第1軍受到了軍委和昆明軍區的通報表揚及通令嘉獎。
圓滿完成作戰任務,撤出戰場
1985年5月10日,根據中央軍委的輪戰指示,由濟南軍區第67軍接替第1軍在老山戰區的防務。隨後,第1軍參戰部隊全部撤至雲南文山、硯山、平遠街地區,進行休整、總結和戰評。
第1軍部隊自1984年12月初進入老山陣地至1985年6月初撤離陣地,半年作戰時間內沒有丟失一個陣地,沒有一人被俘虜,沒有一人違犯軍紀,以硬對硬,堅決打掉了越軍自7.12大戰後的猖狂反撲氣焰,打出了國威軍威。全軍官兵還喊出了“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響亮口號,勝利完成了輪戰任務。
後記
老山輪戰,傅全有一戰成名。剛撤出戰場,還未返營,命令即傳來,1985年6月,傅全有被破格由軍長提升為成都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我軍實行新軍銜制,傅全有被授予中將軍銜。
1990年5月,傅全有又調任蘭州軍區司令員。其後,又陸續升任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參謀長。1993年6月晉升上將軍銜,達到軍旅生涯的頂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