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生長在沒有參與感的家庭,長大後成家也會很晚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綜合

童年時期缺乏家庭的參與感,長大後對於家庭的概念會很薄弱。

留心觀察身邊成家比較晚的人,他們意識中對於家庭的觀念非常的薄弱,甚至會有排斥。認知心理學派的説法就是,一個人的性格、信念、認知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為腦海中對於家庭的觀念薄弱,甚至排斥,所以從認知上不願意過早的建立家庭。導致家庭觀念薄弱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由於個體缺乏家庭參與感,以及不良教養方式,導致個體缺乏家庭的觀念。

缺乏家庭的概念

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種本能,通過與周圍人和環境的互動,來確定自己與當前處境之間的關係。個體在童年經歷中,會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確定自己與家庭環境的關係。包括向父母尋求愛撫和食物,提出要求,違背指令,參與家庭決策等方式。通過向父母尋求愛撫和食物,來確定自己是否可以信任他們。如果愛撫和食物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那麼個體就會信任父母。如何缺乏愛撫和食物的供給,個體就會難以建立對父母的信任感。

當個體從家庭中走出來,步入學校或者社會的時候,也會通過與周圍人和環境的互動,來確定自己與當前處境的關係。如果個體發現,當自己身處家庭環境與身處其他環境中沒有區別時,就會導致個體缺乏家庭的概念。比如,個體無論身處家庭還是其他環境,感受到的都是冷落、拒絕、排斥和被拋棄的感覺,那麼個體就沒有對家庭的概念。再比如,個體無論身處家庭還是其他環境,感受到的都是愛、包容、歸屬和理解,那麼個體同樣缺乏家庭的概念。

缺乏家庭概念的個體,從認知上就沒有建立家庭的觀念。在他們看來,無論自己身處怎樣的環境之中都一樣,既然都一樣那麼就沒有必要建立家庭。從現實分析,多數缺乏家庭概念的情況是,在家庭中缺乏參與感,感覺自己在家庭中像一個外人一樣。他們不能從家庭中得到掌控感,自然也沒有對家庭的責任感產生,所以他們成長會很慢,成家也會很晚,成家的過程也會很艱難。

缺乏家庭的責任

沒有參與感,不能對重大問題作出決策,也就缺乏對家庭的責任感。責任來源於決策,這意味着:如果這個決定是由我做出的,那麼我也應該對這個決定負責。父母不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也就意味着你在培養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有的父母也會通過象徵性徵求孩子的意見,其實根本不會理睬孩子的意見,這種做法也會讓孩子失去參與感。這樣的孩子不僅意識到自己的意見完全沒有任何作用,還會意識到父母在欺騙、敷衍自己,孩子也會以相同的方式來對待父母。

缺乏家庭的責任,長大後不僅成家晚,而且成家之後缺乏對家的責任感。由於不明白家庭對自己意味着什麼,所以沒有那麼強烈的動機成家。又因為不知道應該對家庭付出怎樣的責任,所以哪怕成家之後,也會做出對家庭不負責的行為。歸根結底,由於童年時期缺乏家庭的參與感,缺乏對家庭問題的決策,所以導致缺乏對家庭的責任,就好像是一個坐在一邊看熱鬧的閒人一般。

缺乏建立家庭的動機

因為從小缺乏家庭的參與感,所以不明白建立家庭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內心缺乏建立家庭的動機,不僅對於家庭的失望,還源於對親密關係的失望。童年時期缺乏家庭參與感的孩子,通常他們的父母關係也不是很好。他們不懂得怎麼跟孩子相處,也不懂得怎麼跟彼此相處。由於在孩子的眼裏,看到的是父母之間的爭吵和互不信任,所以他們對這種親密關係感到失望。

長大後,由於存在對親密關係感到失望的念頭,當他們和異性相處時,總是覺得不自然,過於拘謹。因為在他們看來,哪怕建立親密關係,所得到的只不過是沒日沒夜的爭吵和猜疑。缺乏建立家庭的動機,個體的行為就不會朝着建立家庭的方向發展,長大後成家也就會很晚。他們需要漫長的成長過程,直到他們明白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責任以及建立家庭的熱情。

總而言之,越是把孩子從家庭事務中分離出去的做法,不僅沒有減輕孩子的負擔,反而越發造成孩子對家庭的疏離。等到他們成家的年齡,也越難以順利進行。